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口服药物在肠道中的吸收是决定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肠道中有许多介导药物转运的蛋白,在药物的吸收、分布和相互作用方面起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肠道膜转运蛋白及其转运机制,提出利用转运蛋白的特性和转运蛋白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对中药成分中的一些转运蛋白底物及中药-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肠吸收 转运蛋白 相互作用 中药
  • 简介:<正>唐代转运使成为固定职官以后,便有了治所。可是,治所在哪里呢?至今还是一个问题。1982年出版的《中国史稿》第四册第五章第四节说“唐朝盐铁转运使的治所设在扬州”。其实这种说法很早就有。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20《赋役·漕运》说:“扬郡为江淮津要,唐都关中……皆转漕东南,设转运发运等使,驻节于此,以经理其事。”又在卷35《秩官·盐铁使、转运使、发运使》中,把从裴耀卿至柳灿等五十七人,全部作为在扬州的职官。这无疑是认为盐铁转运使统统都在扬州治事了。另外有一种说法,虽然不明确说盐铁转运使的治所在扬州,但认为“唐代盐铁使久驻扬州”“长期驻在扬州”。

  • 标签: 转运使 治所 扬州府志 唐代 盐铁 御史大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原因及管理措施。方法分析总结本院288例术后患者转运途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和交接流程。结果患者术后的转运时间虽然很短,但仍然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和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交接流程的安全、规范是医院护理安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标签: 术后 安全转运 交接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医疗用转运装置方便患者转运。方法:1、该转运装置,通过折叠组件的设置,不使用时,拧松紧固螺栓,转动支撑腿,带动转动块在连接片的内部转动,将支撑腿的一端卡入卡环内,进而将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折叠,提起把手转移后放置,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2、该转运装置,通过束带组件的设置,患者躺在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上,拉动束带,进而将卡扣和卡块相连接,从而达到了对患者进行固定的效果,避免患者在转动过程中因意外导致摔落。3、该转运装置,通过仪器槽的设置,打开盖板,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的相关仪器设备放置入仪器槽内,方便医护人员在患者转运途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监测,避免发生意外。结果:该转运装置能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 标签: 医疗 转运装置
  • 简介:摘要:燃料转运装置是核电站重要的换料设备,承担着运输燃料组件的重要工作。本文从设备结构功能出发,结合多个机组安装调试及运行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优化改进,为后续核电站燃料转运装置的安装调试及检修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燃料转运装置 调试 改进。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迅速崛起,推动着飞机制造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运输在飞机制造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 AGV)作为飞机制造运输领域中的关键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路径灵活、转弯半径小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物料搬运、关键设备搬运等环节。本文设计的高精度双车联动转运装置用于完成对大尺寸的飞机零件及大尺寸工艺设备的运输,主要由行走系统、升降称重系统、导航系统、调度系统等组成,两辆AGV小车既可独立运作,也可以进行协同搬运。

  • 标签: 飞机制造 AGV 双车联动 运输
  • 简介:摘要:PPP项目普遍采用“短建设期+长运营期”的项目实施模式,“建转运”是链接PPP项目前期投资建设和后期运营回款的关键环节,此阶段是建设问题的集中暴露阶段,也是运营的奠基阶段,对后期项目运营期管理质量与全周期的投资收益影响重大。本文通过分析PPP项目“建转运”阶段风险清单,合理建立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为防范化解PPP项目“建转运”各类风险提供相关建议。

  • 标签: PPP项目 建转运 风险清单 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
  • 简介:【摘要】 危急重症是指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在短时间内就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的疾病,而此类患者多为院外发病,进入院内后,需要前往多个科室接受检查或治疗,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转运处理。儿科患者由于年龄较小,自身免疫力较低,因此在转运过程中不仅需要监测其生命征,还需要给予其护理干预,以改善其转运情况。本文对急诊儿科危重患者的转运护理进展进行综述,采用针对性的护理,以保障后续儿科危重患者转运期间的安全。

  • 标签: 急诊 儿科 危急重症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在机械通气患者高压氧治疗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浙江明州康复医院需行高压氧治疗的20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单,比较2组护理不良事件及交接不清的发生情况、护士满意度及平均交接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和交接不清的发生数分别为8例、2例,分别少于对照组的21例、11例,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0% vs. 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交接时间为(9.95±1.23)min,短于对照组的(22.46±1.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的运用规范了机械通气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转运交接流程,有效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及交接不清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转运交接的工作效率及交接护士双方的工作满意度,保障了重症患者的转运安全。

  • 标签: 机械通气 高压氧 转运 交接 SBAR模式
  • 简介:本文介绍了血脑屏障的结构、功能及该部位的转运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和溶质载体转运蛋白),以及它们在血脑屏障转运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和在体脑微透析技术,定性定量地探讨了转运蛋白在中药有效成分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

  • 标签: 血脑屏障 ATP结合盒 溶质载体 转运蛋白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科危重病人应用急诊转运呼吸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需气管插管病人40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实验组急诊转运期间应用转运呼吸机,而对照组则应用简易呼吸器。综合分析两组的通气效果、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转运后的血氧饱和度为(97.3±1.0)%、心率为(105.6±2.8)次/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2.1±1.2)%、(116.9±3.4)次/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为0.0%,明显比对照组的15.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危重病人急诊转运过程中积极应用转运呼吸机,可有效支持呼吸、预防气管插管移位,提高转运效果。

  • 标签: 危重病人 院内转运 应用效果 急救转运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采取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对患者转运指标、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价值。方法:6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患者为样本,研究指标在2021.05-2022.06时间段内,数组排列随机化分组,对照组纳入30例人员(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纳入30例人员(安全转运护理模式),统计对比:(1)院内转运指标;(2)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人员院内转运指标、家属护理满意度数值改善价值较为理想,(P

  • 标签: 安全转运护理模式 急诊科 院内转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10月至2023.10月于我院急诊就诊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安全转运和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检查等待时间、转运时间差异明显,观察组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采用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应用。

  • 标签: 急危重症 安全转运 前瞻性护理干预
  • 简介:在人及高等有机体基因组中,有许多基因家族。有的基因家族成员多,有的基因家族成员少;有的基因家族成员功能相似,有的基因家族成员功能各异。所谓多基因家族是指一类具有序列同源性及相似功能的基因;而基因超家族是指一类具有序列同源性而不具相似功能的基因。如果一类蛋白或基因具有共同起源的一个结构域,就属于一个基因超家族,同一个基因可归属于两个或多个基因超家族。

  • 标签: 基因组 多基因家族 基因超家族进化
  • 简介:基因系指携带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人类基因分布于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由1条双螺旋DNA分子构成。DNA分子含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鸟嘌呤(G)四种核苷酸,并按照碱基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结合形成碱基对。人类共有约30亿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排列形成的基因数目为10万左右。

  • 标签: 基因组学 DNA分子 脱氧核糖核酸 常染色体 碱基配对 碱基对
  • 简介:基因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是指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而现行高中《生物(选修)》(人教版)在第三章的第四节"基因工程简介"中对这一部分内容只是作了概念上的叙述,对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原理、过程并没有详细的介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认知学习以及教师的授课、辅导都带来了困难,有部分教师对这部分内容也是认识模糊.为此,本文就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的有关问题做一些浅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高中 生物 人教版 “基因工程简介”
  • 简介:摘要从生态学角度,人类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特殊生态系统。因此它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等多重属性。人类社会对外具有开放性,它不断与周围环境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努力去达到一种平衡,对内—即作为核心的人—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人的活动基本只在一定的人类社会系统中进行,一般是通过对社会的改造而间接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作用。

  • 标签: 生态学 基因的建筑 以人为本 生态建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个葡萄糖转运体1缺乏综合征(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1 deficiency syndrome,GLUT1-DS)家系的临床表型,并对其SLC2A1基因进行变异检测和遗传特征分析。方法收集1例因运动语言发育落后就诊患儿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样,提取DNA,进行医学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分析,并对其父母和姐姐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确定变异位点,分析其与表型的对应关系。结果患儿及母亲、姐姐有共同的临床表现,包括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运动耐受差、易疲劳、阵发性肌张力障碍;不同的是患儿及母亲存在小头畸形、癫痫发作,而姐姐无此表现。家系中患病者均存在SLC2A1 c.191T>C(p.L64P)变异位点,1号染色体43 396 801位置发生了杂合错义变异,既往未见报道。结论患儿及其母亲、姐姐所具有的SLC2A1 c.191T>C(p.L64P)杂合错义变异,是造成语言运动发育落后、癫痫发作及阵发性肌张力障碍、智力低下等的原因。共同的SLC2A1基因变异位点,临床表型却不尽相同,反映了GLUT1-DS的遗传和表型多样性。新的基因变异位点的检出丰富了GLUT1-DS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葡萄糖转运体1缺乏综合征 SLC2A1基因变异 癫痫 发育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