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2019年12月28日我院收治1例因双上肢麻木、无力半月入院患者,经血常规、头颅、颈椎CT检查、头颅/颈椎MRI、MRA检查、生化检查等确诊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并发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经过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患者病情得以好转。巨幼细胞性贫血并发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发生和维生素B12缺乏有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2 年 3月—2022 年6月 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 56 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PBL 教学模式,对同样内容进行教学。采用调查问卷和技能考核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教学质量。结果:实验组基础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诊疗技能成绩、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腹腔穿刺、胸腔穿刺等急救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模式满意度、激发学习兴趣、建立临床思维、强化急救技能、提高医患沟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 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激发主动学习的能力。
简介:随着国家日益重视医院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当代食品安全管理模式逐步健全,医院作为基本的民生场所,承担着国民生命安全健康的守护责任。因此,医院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既能同国家发展步伐相一致,同时也是医院本质要求所在。对此,本文特针对医院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浅析医院食堂食品安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对策。
简介:随着人们对档案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和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健康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新时期的医疗档案管理。大型医院对局域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档案数字化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本文从档案数据管理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创新档案管理理念的意义,结合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探索创新网络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确保有效运行。
简介:目的:对消化内科教学采用CLB教学模式,比较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消化内科实习人员共计60名,常规组、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模式、CLB教学模式,比较效果。结果:试验组实习人员中实践技能、观察判断、应变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整体评分优于常规组,两组实习综合能力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试验组实习人员参与意识、操作能力、训练效果及分析能力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教学中采用CLB教学模式,整体效果较好。
简介: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有效性,将会对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直接影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理念,切实改善医患关系质量,进而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医疗事业改革工作有序向前推进。基于此,文章针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展开研究,并提出策略,供参考。
简介: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计算机以及网络系统的发展为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带来良好的契机,其被应用到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在医院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其为医院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的同时,也导致医院的信息安全管理面临更大的发展难题。本文将从医院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医院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管控策略。
简介:目的:探究强化西药药房管理对减少药患纠纷的效果意义。方法:在2020.05~2022.05,本院100例西药治疗患者为样本,时间分组,对照组(2020.05~2021.05)50名患者,未实施管理;实验组(2021.06~2022.05),50名患者,强化西药药房管理。对比:西药房给药出错率、药患纠纷;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结果:施行患者满意度措施后,实验组相较之对照组,各项研究数据改善明确(P<0.05)。结论:强化西药药房管理措施开展后,可积极避免药患纠纷事件发生,提升药师责任意识,效果积极。
简介:干休所肩负着军队离休干部的保健工作重任。近年来我国的军队离休干部逐渐步入高发病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休所的工作压力及工作负担,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逐渐涌现,随着离休干部逐渐高龄其身体问题也逐渐增多,面对这些问题,干休所的保健工作也亟须针对现状进行积极调整和优化,因此如何通过优化干休所的现行管理模式来提升干休所的保健工作质量,更好的发挥干休所职能服务好军队离休干部,是目前阶段干休所工作的主要探究方向。
简介: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21年1月~2021年7月的中药房运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设为对照组。对本院2022年5月~2022年12月的中药房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管理,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药品差错情况及管理质量。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实验组药品总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药房整体管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房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药品差错率及提升管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篇文章选取于本院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医院档案1000份,作为实验组,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另选未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医院档案(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作为常规组。分析两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档案管理人员年终考核结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档档案管理过程出现的不良事件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本院采用精细化管理后,医院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信息化,同时增强了医院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使工作人员更加耐心、细致的对待工作。
简介:在医院的日常工作过程中,档案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通过档案管理,能够较好对医院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及信息进行汇总,能够更好地帮助医院实施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这对于医院而言显得极为重要。但目前有研究显示,我国有较多医院在实际实施档案管理过程中,在临床上无法起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尤其是在使用常规的纸质档案过程中,效率极低。基于这种情况,我院在实施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自动化办公,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急救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急救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接受急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的抢救成功率,以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救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急救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在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如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共计76例。将76例平均分组,分别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列,其中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而对于研究组则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对比两组的白蛋白的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情况,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胆漏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
简介: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在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期间从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之间接收的维持性尿毒症血透透析患者中选出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差异化护理干预,从生活质量水平、负性情绪评分等角度加以组间对比。结果:经统计,研究组在经过综合护理的干预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负性情绪评分水平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将会变得更为显著,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但可以缓解他们的消极心态,还能显著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简介:目的:探究多元化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衰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老年慢性心衰伴营养不良患者80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多元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老年慢性心衰伴营养不良患者中采用多元化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在护理实践中进行借鉴。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使用蒙医针刺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选择随机抽签的分组方法,将100名患者均分成2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人。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联合蒙医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通过洼田饮水实验分析患者病情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8.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洼田饮水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使用蒙医针刺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采取中医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n=40)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水肿评分均较低;研究组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均较低,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治疗中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可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建议推广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