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转运程序管理是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11月到2017年4月期间接诊的高危儿中选取符合本次纳入标准的患儿一共300例,然后对其展开研究,将这些高危儿平均分为两组,对于A组的高危儿而言,采用的是安全转运程序管理的护理方式,对于B组高危儿而言,采用的是常规性质的转运管理,期间医护人员需要记录A、B组高危儿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良情况、转运效果等等,以作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安全转运程序管理的这一组高危儿转运成功率更高,家属对于转移到满意度更高。A、B组高危儿转运过程中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在高危儿转运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转运 程序管理 高危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质载体转运蛋白22A3(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多态性与胰腺癌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30日至2016年3月30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年龄范围为35~79岁,年龄(49.1±5.7)岁;男61例,女39例;胰头颈癌66例,胰体尾癌34例,TNM分期参考第7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胰腺癌分期系统,其中Ⅰ期19例、Ⅱ期56例、Ⅲ期25例,于入院第2天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测序法检测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多态性。对患者进行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观察rs7758229位点多态性与胰腺癌预后相关性。: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Hardy Weinberg平衡被用于检测患者基因型分布偏离情况,使用χ2检验分析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多态性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多态性与OS相关性;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OS的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3种基因型(GG型、GT型、TT型)在胰腺癌的分布频率不同,其中GG型28例(28.0%);GT型51例(51.0%);TT型21例(21.0%)。rs7758229单核甘酸多态性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9、10.826,P<0.05)。失访6例(GG型2例,GT型3例,TT型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6个月,死亡73例。Kaplan-Meier分析并Log-rank检验显示,比较rs7758229 GG型患者,rs7758229 TT型患者总生存期(OS)缩短(Log-rank:χ2=11.2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rs7758229单核甘酸多态性[TT型比GG型,P<0.05,比值比(OR):2.357,95%可信区间(CI):1.524~6.317]、TNM分期(P<0.05,OR:1.194,95%CI:0.031~3.491)、年龄(P<0.05,OR:1.354,95%CI:1.067~4.357)、肿瘤分化程度(P<0.05,OR:1.687,95%CI:1.108~4.217)、切缘情况(P<0.05,OR:1.947,95%CI:1.354~5.218)是影响胰腺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多态性与胰腺癌生存率相关,TT型患者的OS更短。

  • 标签: 溶质载体转运蛋白22A3基因 单核甘酸多态性 胰腺癌 总生存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折叠式转运支架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嘉兴市第一医院从急诊科转运至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按照转运时是否使用自行研制的折叠式转运支架将患者分为支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命体征稳定率及转运时间的差异。结果共入选437例危重症患者,其中转运过程中使用折叠式转运支架转运者222例,使用普通转运转运者2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病情程度等基线资料均衡。支架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率高于对照组(89.19%比82.33%,P<0.05),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min:6.39±1.35比7.61±1.34,P<0.01)。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支架组低于对照组(2.25%比10.23%,P<0.01),尤其是支架组抢救用物携带不齐、仪器掉落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比2.79%,0%比2.33%,均P<0.05)。结论折叠式转运支架可降低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尤其可降低抢救用物携带不齐和仪器掉落的发生风险,规范转运仪器管理,保持患者转运中生命体征稳定,缩短转运时间,有利于高效和高质量的转运

  • 标签: 危重病 院内转运 仪器管理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遗传学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及其规律;人类对遗传的研究从性状开始的,遗传因子的发现到证明遗传密码的存在并破译遗传密码的过程是人们认识遗传的物质基础并揭示遗传规律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遗传基因这个抽象的概念在思维上和实质上逐渐接近染色体、DNA;然后科学家们证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从此基因不再是抽象的概念,以后人们又发现性状的表达离不开蛋白质(酶)合成,于是科学家们推测并证明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于是最终孟德尔的假设得到了科学解释。人民对遗传学的研究是实质上揭示基因表达的过程,这是生物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 标签: 性状 基因 基因的表达 启动 结构基因 基因表达的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产儿4.5岁时与足月儿对照组相比,疼痛相关的5-羟色胺转运基因(SLC6A4)甲基化增加与情绪调节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7年12月意大利两家医院招募的早产儿(29例)和足月儿(26例)进行随访。对两组新生儿的脐血和早产儿出院时的外周血进行SLC6A4甲基化检测。4.5岁时,通过观察标准化程序评估情绪调节(包括愤怒、恐惧和悲伤)。结果早产儿(18例女孩,平均年龄4.5岁,范围4.3~4.8岁)对情绪压力的反应比足月对照组(14例女孩,平均年龄4.5岁,范围4.4~4.9岁)表现出更大的愤怒反应。排除从出院到4.5岁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生时SLC6A4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新生儿期CpG特异性SLC6A4甲基化水平可作为预测早产儿易激惹程度的指标,但不适用于足月儿。结论这些发现揭示了NICU疼痛暴露如何对5-羟色胺转运基因进行表观遗传学调控,从而影响早产儿长期的愤怒反应机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及转运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88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中患者转运时间和不良事件出现率。结果 对照组转运时间长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措施可显著缩短患者转运时间,降低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出现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并评价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94例急诊抢救室通过转运完成手术、介入治疗、 CT与 MRI检查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 n=47例)和对照组( n=47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院内转运方法及流程,观察组采取 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模式,比较分析 2组患者院内转运耗时情况、转运途中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转运完成 CT/MRI检查( 25.68±2.75 ) min、 CT检查后至专科病房( 30.90±2.38 ) min、及转入专科病房( 19.89±2.13 ) min或介入室( 16.10±1.94 ) min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 33.49±3.82 ) min、( 37.11±3.42 ) min、( 25.61±2.07 ) min、( 19.95±2.03 ) min( P< 0.01);观察组患者转运途中转运设备、组织管理、病情变化、导管 / 管路、液体 /药物等 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1.91%( P< 0.05)。结论 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模式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过程,可有效缩短院内转运时间,提升院内转运效率,同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 院内转运安全。

  • 标签: 标准化分级转运模式 急诊危重症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将前瞻性护理和全程安全转运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价值。方法 在 2019.4-2020.1期间选出 72例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将其分成 2组。参照组实施常规转运干预,观察组实施前瞻性护理和全程安全转运干预。对比各组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转运时间、救治等待时间等都要低于参照组,且观察组转运质量、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将前瞻性护理和全程安全转运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全程安全转运 急诊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沉默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nicastrin(NCSTN)基因的表达,研究其下游细胞增殖及分化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干扰组转染特异性NCSTN-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空白对照组转染等量转染试剂。实时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NCSTN mRNA和蛋白表达验证转染效率。运用Agilent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干扰组HaCaT细胞基因表达谱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表达上调或者下调倍数≥ 2.0且P ≤ 0.05为标准,将差异基因用GO分析进行富集,筛选出表达差异显著且与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分化相关的基因,用实时PCR验证结果。结果干扰组HaCaT细胞NCSTN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7 ± 0.090、0.443 ± 0.085,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969 ± 0.127、1.047 ± 0.114)以及空白对照组(1.000 ± 0.151、1.000 ± 0.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787、31.139,P值均为0.001)。表达谱芯片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扰组表达下调基因605条,上调基因444条。GO分析显示,干扰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上皮发育、上皮细胞分化、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角化4种生物学过程。对表达差异显著且与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分化相关的Sprouty相关蛋白2基因、表皮生长因子7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基因、人Rho关联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基因和骨形成发生蛋白6基因通过实时PCR验证,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显示的差异趋势一致。结论NCSTN基因功能缺失有可能通过调节其下游细胞增殖及分化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分化。

  • 标签: 化脓性汗腺炎 角蛋白细胞 基因表达谱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Nicastrin基因
  • 简介:摘 要: 宁波市于 2013年 7月正式实施世行贷款宁波市城镇生活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示范项目,其中分类收运作为示范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宁波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完善和集中分流转运站的建设,部分现状小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已不具备转运功能,因此,需要考虑现状小型转运站的功能提升改造,将现状小型转运站改造成道班房、小型环卫车辆停放场所、电瓶车充电场所、小型垃圾收集站和大件垃圾存放点等。

  • 标签: 废弃物收集 转运站 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8年6~12月接诊入院的患者中选取806例年龄≥18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每例患者转运前后的病情变化,每天详细记录患者的相关情况,包括入院后去向、转运时间、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诊断情况等。按照国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每例患者转运后的风险级别进行评价,并根据患者的转运风险评分进行分层,评价患者转运后病情变化的标准为有单项得分增加至3分或风险级别增加。结果发生危重度分级变化的患者共占15%,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为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系统的变化。转运风险最高的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次为转运后被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患者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转运风险较低,若患者使用了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无论是使用两种血管活性药物,还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其转运风险相应较高,其危险性分别为前者的4.343倍和1.587倍(P<0.05)。结论在转运由急诊科收治入院的患者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与院内转运风险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为疾病种类、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疾病危重程度,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指标为血氧饱和度与呼吸系统的变化。

  • 标签: NEWS 风险 院内转运 急诊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独特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属性使他们成为大规模水灾害事件中较为脆弱的群体之一,制定合理可行的水灾害应急准备方案,可提高其水灾害应对能力,使水灾害中患儿结局最优化。针对儿童的水灾害应急准备方案应当涵盖灾害时各种资源分配利用,区域间的合作救援和患儿转运撤离,特殊情况下救治中的伦理问题,患儿、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等。儿科应急救护的相关工作人员需从各方面考虑,制定合理的计划,从而让受灾儿童的救治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 标签: 水灾害 应急救护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心理护理对急诊转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患者均在急诊科紧急处理后需院内转运。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科转运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急诊转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转运 心理健康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因分型、基因测序和基因表达分析在血液肿瘤患者ABO血型鉴定疑难情况中的应用和发现。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检验科与输血科在血型鉴定时发现血清法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或凝集不典型的患者3例。分别使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和Sanger测序法鉴定ABO基因型,用转录组测序分析ABO和FUT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例12岁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O.01.02和BA.04基因亚型,对应B(A)血清亚型;ABO基因表达量正常(354.80)。1例41岁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A1.02和B.01基因型,对应A1B血清型;ABO基因表达显著减低(45.70)。1例42岁男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患者为A1.02和A2.05亚型,分别对应A1和A2血清型;ABO基因表达量为0。3例患者FUT1基因表达量均在正常范围。临床根据基因型和对应的血清型制定血制品输注策略,无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可因血型基因亚型或基因表达异常导致血清学血型鉴定困难。ABO基因分型和血型基因表达分析可帮助准确判定原因,为血制品输注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 标签: 基因 ABO血型系统 血液肿瘤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基因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了解浙闽地区人群恙虫病东方体感染的基因型,并分析其基因变异。方法从浙闽地区5例散发恙虫病发热期患者血中分离病原体并进行细胞培养;提取感染细胞DNA,巢式PCR扩增完整恙虫病东方体56-kD型特异性抗原(TSA)基因和热休克蛋白基因(groESL)并测序;采用MEGA 7.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病原学确认5例恙虫病患者,并分离到恙虫病东方体菌株。序列比对表明,5菌株中有2株的56-kD TSA基因和groESL基因100%一致,另2菌株的此二个基因序列一致性亦为100%,分别将两组菌暂时命名为浙江-1型和浙江-2型。56-kDa TSA基因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浙江-1型和浙江-2型分别与台湾-A基因型和Gilliam-C基因型亲缘较近(98.45%和98.50%),但有明显变异;另1株菌Wuj/2014与台湾-A基因型高度相似(99.94%)。56-kDa TSA基因基因型支系的时间树分析表明,台湾-A基因型、浙江-1型和浙江-2型3支系与祖先的分歧时间相对其他原型株晚,尤其是浙江-2型,说明这些基因型或亚型在恙虫病东方体的进化过程中出现较晚。结论本研究病例所感染恙虫病东方体基因型不同,可能为未被认识的新的基因亚型,迫切需要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确认,并探讨其基因变异与人恙虫病严重程度间的关系。

  • 标签: 立克次体病 恙虫病 恙虫病东方体 基因型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基因沉默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染毒肝细胞(L02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6至9月,根据GenBank提供的p38MAPK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条干扰序列,退火后连接到PLVX-shRNA2-puro中,将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L02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对p38MAPK基因沉默效果进行鉴定。用浓度为50 μg/ml的PM2.5水溶物和10 μmol/L阳性对照Cr6+分别染毒L02细胞、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24 h,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癌基因(c-fos、c-myc、k-ras)、抑癌基因(p53)和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中p38MAPK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L02细胞明显下降(P<0.05),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株构建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L02细胞组癌基因c-fos、c-myc、k-ras和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水平升高,抑癌基因p53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M2.5染毒L02细胞组比较,PM2.5染毒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组癌基因c-fos、c-myc、k-ras和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水平下降,抑癌基因p53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2.5对L02细胞癌基因、抑癌基因和凋亡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而p38MAPK基因沉默可抑制PM2.5对L02细胞的影响。

  • 标签: 肝细胞 基因沉默 细颗粒物 雾霾 凋亡基因 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