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0 个结果
  • 简介:双精氨酸蛋白转运系统(twin-argininetranslocationsystem,Tat)在伴侣蛋白的校正监控下将已正确折叠的蛋白通过细菌细胞质膜和植物叶绿体类囊体膜。Tat分泌产物的信号序列具典型的双精氨酸基序,包含多拷贝的膜蛋白TatA、TatB和TatC。其中TarA和TatB基因在细菌中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植物中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实验以茄科植物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克隆基因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序列比对,通过烟草脆裂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结合半定量RT—PCR来解析StTatA和StTatB的功能。结果表明:马铃薯StTatA和StTatB与大肠杆菌、衣藻、番茄具有高度同源性,且在叶绿体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基因StTatA和StTatB 全长克隆 VIGS 半定量RT—PCR 功能分析
  • 简介:摘要燃料转运装置是核电厂燃料操作与贮存系统中重要的换料设备之一,承担着传输燃料组件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在燃料转运装置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小结,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规范院内护理转运流程应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7年10月—2017年12月需要转运的危重症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转运流程分组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院内护理转运流程转运,规范组患者给予规范的院内护理转运流程转运,对比两组患者的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管道滑脱/阻塞、血压下降、意外拔管、氧气供应不足和坠床发生率规范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猝死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患者及家属对转运护理的满意度规范组为99.05%,常规组为90.48%,P<0.05。结论规范院内护理转运流程,掐灭安全隐患,保证转运的安全,在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中应用安全可靠。

  • 标签: 院内护理转运流程 规范化 急诊科 危重症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应用于院内危重病人转运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出7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3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程序管理,组二360例为观察组,采用安全转运程序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转运时间、家属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转运时间及家属满意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安全转运程序管理适用于院内危重病人转运护理,可明显缩短转运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安全转运程序管理 院内危重病人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安全转运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4.76%<11.50%)、并发症发生率(2.38%<11.50%)相对更低,转运时间(11.42±2.46)min<(15.23±3.18)min相对更短(P<0.05),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5.24%>80.95%)相对更高(P<0.05)。结论加强对危重患者转运期间的安全护理,减少安全风险,为临床急救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提供支持。

  • 标签: 危重患者 转运风险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生产的日益加剧,客车生产也在逐步朝着这个方向快速发展。目前客车零部件的转运是阻碍客车生产效率加快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客车零部件的转运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本客车生产用零部件承载转运工装。

  • 标签: 转运工装 固定机构 生产效率
  • 简介:基因编辑(geneediting)是对生物体的基因组及其转录产物进行定点修饰或者修改,以改变目的基因或调控元件的序列、表达量或功能。早期基因编辑技术包括归巢内切酶、锌指核酸内切酶和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近年来,以CRISPR/Cas9系统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使基因编辑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得以迅速拓展。

  • 标签: 基因组 编辑 核酸内切酶 转录激活因子 转录产物 调控元件
  • 简介:钙离子及其转运是机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中药在调节钙离子稳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以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和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从中药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和中成药不同层次分析总结中药调控细胞内钙离子的作用特点及机制,为中药现代化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中药 钙转运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酒精中毒患者急救转运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中心接诊66例重症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进行急救转运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发现,这些患者的临床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这种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转运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重症酒精中毒 急救转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病人的转运风险评估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诊的基层医院(二甲或二乙医院)转送病人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均为基层医院处置措施不规范及临床疗效不满意患者,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对风险事件原因及处置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处理,评价抢救与防范结果。结果基层医院转送40例发生风险的急诊病人主要有心律失常加重12例、血压降低10例、出血加重5例、抽搐加剧5例、心脏或呼吸骤停4例、烦躁不安4例,经过我院抢救与风险防范处理后,最终抢救成功36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高达90.00%。结论针对急诊病人转运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进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重视。

  • 标签: 急诊 转运风险 原因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护理与转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64例急性脑卒中院内急救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院内现场急救,及安全转运和临床对症治疗,之后观察转运情况及抢救成功率。结果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在入院后得到快速确诊,接诊至确诊时间为(9.76±1.34)h,确诊至接受急救治疗时间为(12.09±1.64)h,所有患者均得到安全、快速的转运转运过程中未出现死亡病例,有63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护病情好转,抢救成功率为98.44%,另外1例患者因病情迅速恶化在转运途中死亡。结论院内急救人员要高度重视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与转运,掌握好转运最佳时机,以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脑卒中 院内急救 安全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血管专科急救站的建立,确保了心血管急症患者的安全转运;方法专业的转运团队,专科仪器设备,专科药物的使用,交接班及家属知情同意等制度的落实;结果1002例急症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专科急救站的建立,为急症患者的转运得到了保障。

  • 标签: 心血管急症 院前 安全转运技巧
  • 简介:摘要钢结构转运站是现代工业运输领域的常见结构形式。论文通过对转运站常见机构及特点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钢结构转运站的设计要点并对其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钢结构转运站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钢结构转运站 设计要点 关键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新生儿转运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我科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转运的危重新生儿80例,对80例患儿均采取严密、全面的护理工作,并对患儿转运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记录。结果80例患儿在转运途中无一例出现病情加剧或死亡,并且所有患儿在转运前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并无显著变化,且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之中需采取严密、全面的护理工作,并对护理工作中的几点要点予以着重关注,对于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转运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既保障病人安全,维持病房良好秩序,省时省力,又维护病人,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术后病人搬运方法。方法对既往手术室接受的剖宫产后病人转运不同方法各100例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A组和B组。对比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对B组护理质量的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平车单架斜坡转运法,保证手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比传统四人搬运方法更能节省人力、快捷、舒适又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剖宫产后 搬运法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危重新生儿转运58例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所收治的5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患儿作为研究,对其护理工作进行报告体会生成。结果58例危重新生儿在经过转运护理之后,有51例患儿治愈出院,4例患儿好转出院,2例患儿自动出院,1例患儿死亡。结论对于危重新生儿是否能够转运成功,转运前、途中以及之后的护理工作十分的重要,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强重视,做好各方面的护理。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转运 护理体会
  • 简介:脊柱损伤是临床常见外伤类型,多发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典型症状表现为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难以翻身起立,此外,脊柱损伤病情较为复杂,复合伤、多发伤较多,患者预后较差[1]。经初步抢救因诊治需要,需进行院内转运,但此类患者病情危重,转运使患者处于移动环境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进而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2]。因此,做好转运前评估、备齐抢救物品、合理安排转运人员对降低转运风险、减轻转运人员压力具有重要意义[3]。分级转运模式是从患者生命体征、呼吸机支持情况、循环支持情况、意识状态及症状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分配转运人员、准备转运设备及药品,针对病情较为严重者,不主张转运,待生命体征稳定再转运,进而可有效提高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促进早期康复。但临床工作经验得知,分级转运模式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对病情的分级评估受医护人员主观经验影响,仍存在一定缺陷[4]。

  • 标签: 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 分级转运模式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基本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0株为研究对象,使用PCR法对MRSA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15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tst、pνl、psm—mec、sasX、qacA/B、tetM、ermA/B/C、aph(3’)-Ⅲ、aac(6’)/aph(2’’)以及mecA的阳性率分别为0、96.67%、93.33%、74.67%、38.67%、90.0%、96.67%、77.33%、96.67%以及100%。结论MRSA同时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与人体感染性疾病的转归、病程以及种类等有关。

  • 标签: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目的探讨医疗救援直升机转运危重患者至医院临时停机坪,安全顺利接机转运的管理流程。方法根据医疗救援直升机转运危重患者的特点和医院临时停机坪特殊环境的安全管理要求,设计接机转运途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流程。结果6例危重患者全部安全顺利接机转运,未发生紧急和意外情况,平均住院52d;3例患者治疗效果好,安全出院;1例患者因病情危重,家属强烈要求停止一切抢救放弃治疗出院;2例患者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科学规范的救护流程及严格的落实和统一协调指挥及各部门间的密切配合是保证危重症患者接机转运护理安全的关键。

  • 标签: 空中救援 接机转运 危重患者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