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非植性手术治疗内生性软骨瘤的的效果。方法肿瘤刮除并完全破除病变囊腔,不植治疗58例手部内生性软骨瘤,其中单发42例,多发16例,合并病理骨折12例。结果58例中46例获得随访,除2例复发,1例恶变,其余病例手部功能恢复接近正常,未再发生病理骨折。结论手部内生性软骨瘤彻底刮除术后不必植,可获得足够的稳定性。

  • 标签: 内生性软骨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手掌、指骨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8例病人,施行了手术治疗,彻底刮除病灶后取自体髂骨块植入,用钢板或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本组8例病人,术后随访8~3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复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行块状植内固定,骨折愈合好,不需外固定,关节可早期活动,手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内生性软骨瘤 病理性骨折 自体髂骨植骨 肿瘤 骨骼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自2011~2014年统计我院肺软骨瘤错构瘤病例,分析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8例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软骨瘤错构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央型6例,周围型102例,平均直径1.3cm,形态均较规则,仅12例内部可见明确钙化灶和脂肪成分。结论肺软骨瘤错构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位于胸膜下,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密度较同样大小的肺癌和炎性结节要高,并且均匀多见,增强后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 标签: 肺软骨瘤样错构瘤X 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肘关节滑膜骨瘤病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表现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2009.10~2013.7经病理确诊的肘关节滑膜骨瘤病患者6例,6例病例均行X线检查,4例患者行CT检查,4例患者行MRI检查。结果肘关节滑膜骨瘤病6例患者行X线检查,表现为不规则钙化及骨化游离体,游离体密度不均,4例患者行CT检查表现为大小不等钙化游离体,较X线更能明确数量及游离体的位置,4例患者行MRI检查可发现多个游离体,边界清楚,可显示滑膜情况。结论X线多能诊断肘关节滑膜骨瘤病,CT对于诊断及手术有帮助,MRI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滑膜骨软骨瘤病 肘关节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两股骨远端、胫腓骨近端及远端、两肱骨近端、两桡骨远端多发赘,左尺骨远端发育不全,左肱骨近端局限性隆起

  • 标签: 例家系 多发性骨 家系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遗传性多发性骨瘤的临床与影像学、流行病学特征,说明该病症的发病特征、发病规律及需要采取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一家系9例临床及手术证实的遗传性多发性骨瘤的影像资料。结果本病具有阳性家族史,男女均可患有此病,该病特征为长骨的近骺端带蒂或无蒂的带软骨帽的性赘生物形成,青春期时可停止生长。结论HME的发病率与男女性别无关,在临床上有随遗传代次的增加而加重的现象。本病易发生于长管状骨干骺端,显对称分布。结合临床和X线可确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动脉瘤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s,ABC)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长骨,原发于颅面的ABC相对罕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6岁儿童下颌的囊肿性病变,描述其影像学、病理形态学特征以及分子检测发现USP6基因重排,最后确诊为下颌ABC。第5版WHO和软组织肿瘤分类把ABC归属于富于破巨细胞的病变,多伴有USP6基因重排,是一种良性肿瘤。发生于手足小的巨细胞病变也具有USP6基因重排,第5版WHO将其也归于ABC。本文关注颌富于巨细胞的几种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强调组织形态学、分子检测和影像学相结合正确诊断ABC的重要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滑膜骨瘤病的X线征象,提高对本病的X线诊断认识。方法对31例经外科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的滑膜骨瘤病患者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主要见关节内或/和关节周围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数目不同的钙化或骨化游离体。结论X线摄片是滑膜骨瘤病最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检查方法。

  • 标签: 滑膜骨软骨瘤病 线摄片 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下颌髁突骨瘤和单侧下颌髁突增生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2005—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下颌髁突骨瘤11例和单侧下颌髁突增生8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病变髁突大小、病变范围以及病变周围软硬组织改变。结果:11例下颌髁突骨瘤病例CT显示肿瘤与病变髁突无明显分界(8/11)或与患侧髁突有蒂相连(3/11);肿瘤皮质及骨髓腔均与患侧髁突相续,瘤体表面均有特征性薄层软骨帽覆盖,瘤体外周密度通常高于中心;瘤体周围均有薄层软组织包绕。患侧颞骨关节面表面均有明显矿化,且因受瘤体压迫改建而较对侧平坦,患侧关节上、下腔间隙较对侧明显变窄;肿瘤生长方向不尽相同。8例单侧下颌髁突增生病例CT显示髁突颈部和(或)下颌支延长,髁突形状改变;增生的髁突外周皮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化,硬化层厚度较对侧大;骨髓腔密度较不均匀。结论:CT检查能有效提供病变髁突及其周围软硬组织情况,为鉴别诊断下颌髁突骨瘤和单侧下颌髁突增生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髁突 骨软骨瘤 增生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颌骨畸形
  • 简介:摘要发生于下颌的表皮囊肿罕见,容易误诊,目前多为病例个案报道。笔者报道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和烟台市口腔医院收治的2例下颌表皮囊肿,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资料,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

  • 标签: 表皮样囊肿 下颌骨 诊断
  • 简介:表皮囊肿是手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软组织肿物之一,但内表皮囊肿是相当罕见的.内表皮囊肿多见于手的末节指骨[1],一般认为是由于在创伤或医源侵袭性操作中将外胚层组织植入而引起的.

  • 标签: 骨表皮样囊肿 病例报告 末节指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超声波联合CR在诊断单发性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单发性骨瘤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用CT和CR以及超声波进行诊断,记录患者采用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患者术前的费用。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诊断后,50例患者中,共有49例患者被确诊为单发性骨瘤,超声波诊断出30例单发性骨瘤患者,患者在采用CT诊断时,有40例患者的软骨帽和周边软组织发生病变,在采用CR诊断中,对软骨帽及周边软组织病变不能确诊,而在CR联合超声波诊断中,有40例患者的软骨帽及周边软组织发生病变,在诊断结果方面,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在检查费用方面,CT联合超声波诊断的术前总花费为(270.45±60.73)元,CR联合超声波诊断的术前总花费为(63.59±28.71)元,花费方面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发性骨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CR联合超声波的诊断价值和CT联合超声波的诊断价值相当,从经济角度考虑,CR联合超声波诊断更为经济。

  • 标签: 超声波 CR 单发性骨软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