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骨瘤为临床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发生在关节内的骨瘤,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尤其是髋部骨瘤,由于并发症较多,容易与其他髋部疾病相混淆,临床误诊率较高。目的:探讨髋部骨瘤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为准确诊疗髋部骨瘤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髋部骨瘤患者23例,男21例,女2例;年龄为5~30岁,平均(14.9±7.9)岁。术前收集患者外院的诊疗资料,完善X线片及CT检查。对比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及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22例曾被误诊,误诊为滑膜炎9次,股骨头坏死4次,骨髓炎、关节内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3次,髋关节发育不良、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结核、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各2次,扁平髋、股骨头囊肿、梗死、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各1次。从发病到确诊需4d~36个月不等,确诊时间平均为(11.3±8.0)个月。11例出现股骨颈增粗,8例出现股骨头肥大,13例出现骨盆倾斜,5例出现膝部放射痛。16例X线片可见瘤巢,23例CT检查示瘤巢。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8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9.2±24.4)个月,患者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7.0±0.9)分降到术后48h的(1.9±1.3)分,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P<0.01);末次随访时患者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96.3±2.2)分,较术前(65.1±17.2)分明显提高(P<0.01),关节功能优良率达100.0%。结论:对髋部骨瘤认识不够、选择错误的检查方法以及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薄层CT能够准确诊断及定位髋部骨瘤

  • 标签: 髋部 骨样骨瘤 临床特征 关节畸形 误诊
  • 作者: 丁祖虎孙晓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医院放射科辽宁葫芦岛125000)【中图分类号】R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25-01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左小腿间断性针刺样疼痛,关节活动无障碍,一周前疼痛加重。查体:左小腿叩击痛,皮温无增高,软组织无肿胀。2影像学检查2.1X线检查左侧胫骨远端皮质增厚,可见小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图a)。胫骨皮质完整,周围软组织未见肿胀。2.2CT检查左胫骨远端前方骨皮质增厚,密度增高,病变内可见类圆形低密度灶,其中心可见点状致密钙化影,周围可见高密度硬化环,邻近骨髓腔密度增高,周围软组织无肿胀(图b)。2.3MRI检查胫骨远端圆形病灶,病灶中心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钙化),边缘呈环形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围呈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围软组织无肿胀(图c~d)。骨样骨瘤a.胫骨平片b.CT检查c、d.MRI平扫(轴位T1WI、T2WI)a.X线平片左侧胫骨远端可见小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b.CT检查胫骨皮质内侧圆形密度减低影,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病灶周围骨质硬化c、d.MRI显示胫骨小圆形病灶,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周围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诊断与鉴别诊断本例为胫骨内局限性骨质破坏伴边缘骨质硬化,患者为青年,以小腿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应除外骨感染性病变,局限性骨脓肿常发生于皮质,骨质破坏区边缘不规整,其内无钙化或骨化,周围有环形骨质硬化,临床上有红、肿、热、痛炎性症状和反复发作史,与本例不同。另外,MRI显示病灶周围有环形水肿类似恶性肿瘤征象,但骨质破坏灶边缘规整,周围有骨质硬化,不支持恶性骨肿瘤。CT显示低密度病灶内有点状钙化考虑为瘤巢,瘤巢的存在提示为骨样骨瘤或骨母细胞瘤,鉴于瘤巢直径小于2cm,周边骨质硬化明显,术前诊断本例为左胫骨骨样骨瘤。4手术记录与病理全麻下行左胫骨病灶手术,显露肿物,可见瘤巢直径约5毫米,边缘有硬化骨,清除病灶和硬化骨至有新鲜出血。病理诊断:(左胫骨)检材破碎,为纤维结缔组织和编织骨构成骨小梁,诊断为骨样骨瘤。5讨论骨样骨瘤是1935年Jaffe首次报道的一种良性骨肿瘤。它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原因不明,可能是成骨细胞形成的骨样组织不能正常骨化所致。本病好发年龄为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两股骨远端、胫腓骨近端及远端、两肱骨近端、两桡骨远端多发赘,左尺骨远端发育不全,左肱骨近端局限性隆起

  • 标签: 例家系 多发性骨 家系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巨细胞瘤(GCT)合并动脉瘤囊肿(ABC)的影像表现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GCT合并ABC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11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扫描,分析影像表现及病理。结果13例影像资料中,病灶位于肱骨8例,股骨4例,肩胛骨1例。X线及CT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密度不均匀,皮质变薄或中断。肿瘤实质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病灶内多伴囊变和液-液平面,病灶周围骨质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呈明显强化。结论GCT合并ABC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X线检查,有助于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 标签: 骨巨细胞瘤(GCT)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 影像学表现
  • 简介:【 摘要】 多发性骨瘤 ,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发的、位于四肢长骨干骺端或扁骨表面的、由软骨帽覆盖的良性肿瘤。现通过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 1 例多发性骨瘤引起尺骨短缩患儿围手术期的全面化护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患儿的诊疗效果。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多发性骨软骨瘤 护理
  • 简介:  苍术挥发油浓度0.001mg/ml时培养24h,结果挥发油在0.001mg/ml培养48h具有最强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目的研究苍术挥发油对成细胞UMR-106的增殖作用

  • 标签: 成骨 挥发油成 样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评价emdogain对直接与间接共培养条件下成细胞和内皮细胞成及成血管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成细胞(MG63)按2∶1比例于12孔板内进行直接及间接共培养,并使用不同浓度(0、0.1、1、10、50μg/mL)的emdogain共培养细胞72h。采用细胞计数仪结合流式细胞仪评价细胞增殖情况,并通过荧光激活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选共培养细胞。对分选后的成细胞及内皮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ALP)、I型胶原蛋白(Col-1)及成血管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VEGF酪氨酸激酶受体1(Flt-1)、VEGF酪氨酸激酶受体2(KDR)、vonWillebrand因子(vWF)、内皮细胞C蛋白受体(EPCR)、E选择素(E-Selectin)、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直接与间接共培养条件下,Emdogain对MG63及HUVEC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随着emdogain浓度增加,细胞增殖率逐渐下降。50μg/mL浓度的emdogain对MG63及HUVEC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随着emdogain浓度增加,MG63表面ALP和Col-1表达水平逐渐增加;50μg/mL浓度条件下,表达水平最高且与其他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1)。同一emdogain浓度条件下,直接共培养MG63表面ALP及Col-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间接共培养(P<0.01)。除10μg/mL组外,直接共培养条件下,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间接共培养(P<0.01)。50μg/mL组直接共培养的HUVEC表面Flt-1、KDR、vWF、E-selectin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间接共培养及直接共培养的其他各组(P<0.01)。间接共培养条件下,HUVEC表面EPCR及Ang-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直接共培养(P<0.05)。结论:Emdogain对共培养MG63和HUVEC增殖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50μg/mL可能是emdogain作用的关键浓度。在直接共培养条件下,50μg/mLemdogain抑制MG63及

  • 标签: EMDOGAIN 成骨细胞 内皮细胞 直接共培养 间接共培养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Surgiflo可吸收凝胶联合无水酒精治疗儿童动脉瘤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1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16例儿童干骺端动脉瘤囊肿,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13岁,平均8.3岁。发病部位:肱骨近端7例,胫骨近端6例,股骨远端3例。所有患儿均为初次治疗,均接受经皮穿刺Suriflo可吸收凝胶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术后采用Neer&ChigiraX线片囊肿愈合评价标准进行评估,记录疼痛VAS评分及瘤腔容积、瘤腔与骺板的最小距离、瘤腔周围皮质最薄厚度。结果14例接受1次手术,另外2例进行第2次相同手术。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0~1分,平均0.2分。末次随访时的瘤腔容积、瘤腔与骺板的最小距离及瘤腔周围皮质最薄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83,P<0.01;t=6.488,P<0.01;t=17.303,P<0.01)。根据Neer&Chigira的X线片囊肿愈合评价标准,所有16例均为III级,有效率100%。结论Surgiflo可吸收凝胶联合无水酒精经皮穿刺注射治疗儿童动脉瘤囊肿,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优点,可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替代方法。

  • 标签: 骨囊肿 动脉瘤样 儿童 Surgiflo可吸收凝胶 无水酒精
  • 简介:  牛膝中分离得到的3种化合物的鉴定,牛膝高效液相色谱β-谷甾醇胡萝卜苷蜕皮甾酮,确定蜕皮甾酮和胡萝卜苷为牛膝中对成细胞UMR106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的活性成分

  • 标签: 中成 作用成分 促进增殖
  • 简介:摘 要:煤制备的主要流程包括混合、筛分、破碎、缩分、空气干燥等程序。国标《 GB474—2008煤的制备》对上述程序宏观上做了明确规定,但具体操作和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衔接不到位。为了减小制误差,通过细分煤制备流程环节,提高制的精密度,使存查和分析的热值差不超标。

  • 标签: 细分 制样流程 减小 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口腔种植增量中应用劈开配合挤压术的效果。 方法: 选入本院收治 100 例病患入此次研究,分组劈开术组( 50 例行劈开配合挤压术)及常规组( 50 例行常规劈开术),对照临床效果。 结果: 劈开术组唇舌向牙槽厚度、唇腭侧板移动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 < 0.05 )。 结论: 在口腔种植增量中应用劈开配合挤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可在实际治疗中多加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骨增量 骨劈开术 骨挤压术 随机对照
  • 简介:目的研究补肾壮方对骨质疏松大鼠结构和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SD雌性大鼠复制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然后分别灌服补肾壮方水提液高剂量(1.4g/kg)和低剂量(0.7g/kg)12周。用生化法测定血清钙(S-Ca)、血清磷(S-P)、尿钙(U-Ca/Cr),尿磷(U-P/Cr)以及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含量;Elisa法测定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IN-terminalpropeptide,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collagenIcarboxylterminalpeptide,CTX-I)、尿脱氧吡啶啉(deoxypyridine,DPD)、钙素(osteocalcin,OCN)的含量;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的活性;用双能X线(DEXA)法、VivaCT和万能试验机测定骨密度、微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用Westernblot法测定组织蛋白酶(cathepsin)K表达。结果补肾壮方水提液能升高血清中的钙、磷、HDL-C和PINP的含量,降低血清中TC、TG、LDL、ALP、OCN和CTX-I及尿液中的钙、磷、DPD的含量。同时,补肾壮方水提液可以升高去卵巢大鼠股骨的骨密度,改善微结构,增加强度,降低胫骨CathepsinK的表达水平。结论补肾壮方水提液能够抑制去卵巢大鼠的量丢失和强度下降,改善去卵巢大鼠的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athepsinK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补肾壮骨方 骨质疏松 钙、磷代谢 骨代谢 骨结构 组织蛋白酶K
  • 简介: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愈合时间缩短了24%[治疗组平均为(86±6)d,发现LIUS治疗组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38%[治疗组平均为(61±3)d,国际上对LIUS在促进愈合融合方面的研究在持续进行中

  • 标签: 低强度 强度超声 愈合骨
  • 作者: 张静茹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攀枝花盐边县人民医院四川盐边6171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17-01慢性宫颈炎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或在妇科检查时可发现有宫颈呈糜烂样改变或有息肉、肥大,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宫颈糜烂样改变。过去我们曾把宫颈糜烂样改变认为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类型,但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子宫颈的生理性的柱状上皮异位、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甚至早期宫颈癌也可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1我们来看看子宫颈的组织学特点:子宫颈上皮是由子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和子宫颈管柱状上皮组成,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接的区域,我们称为交接部,交接部处的柱状上皮很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柱状上皮异位,肉眼观察似糜烂样,过去称为宫颈糜烂,其实宫颈糜烂并不是真性糜烂而只是一种临床表现,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是是病理性改变。(1)生理性的多见于青春期及生育期雌激素分泌旺盛者或者口服避孕药女性,妊娠期间,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鳞柱交界处外移,子宫颈局部糜烂样改变。(2)病理性的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也可能使子宫颈呈糜烂样改变,所以宫颈糜烂样改变需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查,若有异常还需要行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受到炎症或者分泌物的刺激,颈管外口黏膜上面存在的鳞状上面的皮细胞就会处于脱落的状态,然后让柱状上面增生的上皮覆盖,表面的颜色是十分鲜红的,可以是光滑的状态,也可以是高低不平,这就属于子宫颈的糜烂。2宫颈糜烂样改变的表现部份女性表现为白带增多、粘稠,有时还会伴随一定的异味,有时会出现同房时出血,医学上将这种出血称呼为接触性出血。另外,可伴有外阴瘙痒,或者伴随灼热感,月经期间很容易病情加重。3怎样预防宫颈糜烂样改变?患有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患者,一定要保持精神的愉悦,将自身的抗病能力全面增强。做好外阴一定做好清洁工作,避免遭受各种感染,不要使用各种冲洗液,避免冲洗液对阴道天然保护屏障造成破坏。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让自身的免疫能力不断增强日常需要注意作息,让自身拥有规律的作息,这样才可以确保免疫系统十分正常。定期对女性实施妇科检查,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宫颈炎性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宫颈糜烂样改变肉眼无法区分时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引起;所以特别对于有接触性出血的患者,一定要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煤炭采样严格遵守国家标准 ,这直接影响 煤炭质量分析结果 ,原因是如 在抽样过程中没有使用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 ,从而增加检测人员的工作负载。为此目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采用不偏离方向的机械方法进行煤的取样,并应保证煤的取样数量。由于大量的操作步骤和样品制备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对负责煤炭质量控制和取样技术的人员的专业 知识特别重要。样品的取样和制备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以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减少双方在煤炭质量问题上的不必要冲突。

  • 标签: 煤炭 制样 化验方差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于美学区口腔种植中应用劈开联合挤压及引导组织再生技术,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起—2018年12月毕,对到我院选取60例上颌前牙单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以均匀分组作为原则将选取的患者分为1组、2组以及3组,各20例,1组患者应用劈开联合挤压实施治疗,2组患者应用劈开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实施治疗,3组患者应用劈开联合挤压及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实施治疗。结果相较于3组,牙槽嵴宽度增加值1、2组显著较差,且1差于2组(P<0.05);相较于3组,PES变化百分率1、2组显著较差(P<0.05)。结论于美学区口腔种植中应用劈开联合挤压及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效果显著,有效增加了牙槽嵴宽度,同时提升了软组织美学效果。

  • 标签: 骨劈开 骨挤压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美学区口腔种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连患者植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4月间进行移植治疗患者40例进行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干预。按照护理干预模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20例患者,中医护理组20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情况,常规护理组愈合情况明显低于中医护理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后患者出现的不连现象,通过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骨不连 植骨后 心理干预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刀在颌囊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需手术治疗的颌囊肿病例随机分两组,A组20例采用超声刀行手术治疗,B组使用传统的动力钻、切割锯。结果A组较B组患者术后局部肿胀疼痛轻微、局部渗出液少。B组患者出现1例术中上颌窦粘膜穿孔、1例下颌神经损伤。A、B两组随访半年,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刀术式临床应用中不仅创伤小、安全性高,而且术后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骨刀颌骨囊肿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