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联用正压通气方案的具体内容、临床效果。方法:基于电脑随机法的指导,对研究筛选患者分组,即: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其病例数总计84,且均收治于我院,就诊检查后发现,老年患者病理类型确诊为:慢阻肺(COPD)同时并发重症呼吸衰竭,收集时间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而后提供治疗,方案为:常规方式治疗对照组,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比对疗效。结果:常规治疗、正压通气治疗后,比较PaCO2指标,观察组VS对照组,数据低,P<0.05;PaO2、肺功能(FVC、FEV1、FEV1/FVC)、总有效率中,评测数据相较对照组,观察组高,P<0.05。结论:正压通气治疗,既可在其血气指标、肺功能、临床症状方面进行较好改善,又能促进老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10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 给予基本病症治疗)和观察组(n=50 给予正压通气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病症治疗中,以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同时在心脏指标以及血氧指标中均能够获取更高的治疗效果,使用和推广价值良好。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煤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实行正压通气NPPV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煤工尘肺并AECOPD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药物治疗纳入对照组,NPPV治疗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PaCO2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aO2基础、2-4h、24-48h接近,组间差异较小(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2-4h、24-48h PaCO2水平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煤工尘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8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正压通气治疗。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P<0.05);研究组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治疗中,正压通气的应用可以有效缩短临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优化各项血气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阻肺急性发作 呼吸困难缓解时间 住院时间 动脉血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期间应用的可行性以及护理内容。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诊的8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吸氧、抗炎、平喘等常规治疗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正压通气治疗。归纳护理要点与成效。结果1d后两组患者血液pH值与PaO2(氧分压)指标均有所上升,PaCO2(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均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较,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更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都全部脱机,1例出现死亡,对照组有6例患者脱机困难,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有创通气并死亡,可见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通气在缓解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呼吸困难症状,以及优化临床治疗效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显著的,要辅以优质化护理措施,同时做好心理、气道、排痰等方面的护理工作。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COPD性加重期 护理要点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正压通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8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力肺活量以及有无接受NPPV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均持续跟踪随访五年,嘱咐患者两个月一次随访并且检查测定肺通气功能指标情况及Alsfrs-R评分。结果①对照组、研究A组与研究B组的五年生存率比较,对照组、研究A组均优于研究B组,P<0.05;研究A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②研究A组与研究B组的Alsfrs-R评分降低幅度比较,P<0.05。结论早期正压通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在患者的用力肺活量低于75.00%,而且施以NPPV治疗方法可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疗效观察。方法本文研究18例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常规治疗(包括面罩吸氧、吗啡镇静、利尿、血管扩张药、强心利尿、解痉平喘等)30min后呼吸困难、平喘症状仍未缓解,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及血气分析改善或进行性加重,即予以通气治疗,治疗前后动脉血送检,血气检查及治疗前心肌酶学指标、心电图,治疗后心电图和治疗后4h心肌酶学改变,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HR、RR、BP及评价心功能分级。选用通气方式为压力支持通气加呼气末正压通气。结果18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其他5例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消失、发绀未改善;肺部湿罗音没有明显减少或消失;血气分析没有恢复正常;心率没有下降至恢复正常。结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是有效且较安全的。这种方法可以治疗简单有效,但在治疗过程要更加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 急性左心衰
  • 简介: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CM)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居家正压通气患者肺通气功能、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呼吸机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要行居家正压通气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给予定时电话随访指导、定时家庭访视干预和随时咨询服务的过渡期护理.对照组仅提供出院后电话随访1次和随时咨询服务,总护理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的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状况、呼吸机管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在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生活质量、呼吸机管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用过渡期护理模式为居家正压通气的患者提供过渡期护理服务,可维持患者肺功能的稳定、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 标签: 过渡期护理模式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无创通气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诊早期应用正压通气(BiPAP)对重度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及短期愈后影响。方法7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39例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早期BiPAP治疗,33例对照组患者先常规给予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无效时再改用Bi-PAP或有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比其对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中pH、SaO2、氧合指数,NT-proBNP,急诊滞留时间、气管插管率、短期愈后评分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气分析中pH、SaO2、氧合指数,NT-proBNP,急诊滞留时间、气管插管率、短期愈后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早期应用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能迅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心肺功能、降低急诊滞留时间、气管插管率、改善短期愈后,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重度急性左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86例住院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3天后HR、RR、BP、NT-proBNP、SPO2、PH、PaO2、PaCO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R、RR、SPO2、NT-proBNP、PH、PaO2、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正压通气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急诊正压通气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有效性评价 。 方法: 选取 2014 年 7 月 -2017 年 5 月期间我院收治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展开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均为 45 例,对照组展开常规吸氧等治疗,实验组展开急诊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对比 2 组生命体征各指标及动脉血气各指标。 结果: 2 组生命体征各指标及动脉血气指标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差异( P < 0.05 )。 结论: 临床上治疗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建议推广应用急诊正压通气治疗方式,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 严重哮喘呼吸衰竭 有效性
  • 简介:摘要: 近年来,在生活方式转变、饮食结构调整、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急性心力衰竭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高发性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正压通气、药物治疗均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通过以上 方法,可有效 延缓病情 进展;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开展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重点对 急性心衰患者(接受 正压通气治疗)的 护理措施展开 研究。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心衰 使用效果 护理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面罩正压通气(NPPV)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行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需进行辅助通气的患儿,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拔除气管后改用NPPV至患儿病情稳定。期间分别记录NPPV前、NPPV脱机前及脱机后2h的相关呼吸参数。结果40例患儿NPPV脱机前及脱机后2h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NPPV前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均顺利恢复,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NPPV可以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缺氧,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心脏病 先天性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采用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医院接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70例,都采用双水平正压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然后记录患者的接受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双水平正压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和恢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整个治疗过程给患者一种舒适的感觉,并且治疗费用低是患者的最佳选择。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月接待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6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导管常规吸氧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内科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及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气进行分析,其中研究组PH明显回升,而对照组则变化不明显,两组的变化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氧分压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改善也比较明显,差异性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最终降低值都无法达到正常的水平。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而言,若能及早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正压通气治疗,那么便能很好的纠正患者的呼吸衰竭,同时还能改善肺部功能及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及住院天数等,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无创正压通气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