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复杂症状,因为人们的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因素、饮食因素、心里因素、药物 等因素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便秘。便秘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对患者而言会加重其病情及痛苦,给患者从身体上和心里上带来不舒适,使患者的情不能及时得到好转,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因此,早期积极预防便秘的发生及合理的缓解便秘的方法,同时给予患者讲解相关的健康宣教,使患者正确认识便秘带来的后果并配合医护人员 给予的治疗,这样可减轻便秘带来的并发症及不良结果。

  • 标签: 缺血缺氧性脑病 便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逆行胆管造影技术治疗胆疾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5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逆行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根据治疗方法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小于对照组(21.57%),其护理满意度(96.30%)则大于对照组(82.35%),且差异皆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根据逆行胆管造影术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 胆胰疾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与非酒精韦尼克(WE)的病因、临床表现、头颅MRI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5月至2019年5月51例W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分为酒精和非酒精WE,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MRI检查结果、治疗及疗效。结果51例WE患者中酒精占19.6%(10/51),非酒精占80.4%(41/51),其中胃肠道手术(17.1%,7/41)、胆疾病(14.6%,6/41)和恶性肿瘤(12.2%,5/41)是非酒精WE的常见原因。仅39.2%(20/51)WE患者具有典型的精神意识障碍、眼部症状、共济失调三联征;酒精WE组与非酒精WE组中出现典型三联征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0比36.6%(15/41),χ2=0.959,P=0.619],而精神意识障碍更多见于非酒精WE[95.1%(39/41)比7/10,χ2=5.738,P=0.017]。45例患者头颅行MRI检查,其中53.3%(24/45)出现双侧丘脑、导水管周围、第三脑室旁等部位对称异常信号的典型表现,而非酒精WE更易合并不典型病灶受累[66.7%(14/21)比1/3,χ2=10.578,P=0.001]。49例患者在院期间予以维生素B1治疗,91.8%(45/49)的患者症状改善,且非酒精WE患者对维生素B1的治疗反应优于酒精WE患者[97.4%(38/39)比7/10,χ2=8.128,P=0.017]。结论WE的非酒精性病因值得临床关注。与酒精WE相比,非酒精WE精神意识障碍发生率更高,头颅MRI更易出现不典型病灶受累,对维生素B1的治疗反应更好。早识别、早诊断、早期予以补充维生素B1是改善WE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韦尼克脑病 病因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护理的关键是对本的全面了解及熟悉本在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对并发症及时发现及护理尤为重要。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脑病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关于药源性进行多灶白质(PML)的风险认知水平,为临床正确认识及合理防治药源性PML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以及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关于PML及药源性PML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目前国外医务人员及监管部门已经非常重视药源性PML的诊断、报告以及风险控制。但在我国,无论是从文献的数量,还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资料,均显示出对药源性PML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结论药源性PML的风险在我国持续存在,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在药源性PML的监测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提升我国药源性PML的监测及风险控制能力,需要包括药品生产企业、临床医生及药师以及监管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不断努力和沟通协调。

  • 标签: 药源性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风险认知
  • 简介:桥本(Hashimotoencephalopathy,HE)是一种伴有血清抗甲状腺抗体增高的,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脑电图表现为弥漫慢波,对激素较为敏感。该病由Brain于1966年首次报道,现将本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桥本脑病 激素 桥本甲状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新生儿期发病的甘氨酸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应差、肌张力低下、呼吸节律改变、惊厥及打嗝等,并且症状在短期内进行加重,治疗效果差,均因呼吸衰竭死亡。基因检测分别发现GLDC基因和AMT基因突变,均为甘氨酸的致病基因。新生儿期发病的甘氨酸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甘氨酸脑病 婴儿,新生 GLDC基因 AMT基因
  • 简介:摘要囊虫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寄生虫,是猪绦虫的囊尾蝴寄生于人的颅内所造成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我国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是流行地区继发性癫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囊虫的临床特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囊虫病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亚低温在脓毒症保护方面的疗效评定及不良事件评估。 方法 2012 年 2 月至 2015 年 6 月我科收治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患者 64 例,随机分为 2 组,两组患者均按照 2012 年脓毒症拯救指南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 48 小时;每日监测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和动脉血乳酸水平。 结果 亚低温组和常温组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 37% 和 51%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凝血功能、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以及动脉血乳酸水平无明显差异。 结论 亚低温能够降低脓毒症发生率,应用安全简便,具有一定治疗价值。

  • 标签: [ ] 亚低温 脓毒症脑病 脑保护
  • 简介:摘要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多发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NPC的主要方式。但放射治疗易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放射(radiationencephalopathyREP)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当前NPC放射治疗后REP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治疗进行总结,旨在为NPC放射治疗后放射的预防和早期确诊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脑病 诊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醒脑静与纳络酮联合应用治疗肺的疗效及机理。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52例医疗资料详细的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醒脑静与纳络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仅为57.7%,差别有显著(P>0.05)。结论醒脑静与纳络酮联合应用治疗肺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症治疗,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纳络酮 醒脑静 肺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早期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18例出现肝先兆的患者除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出现肝昏迷自动出院外,其余16例患者未发生肝。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及时发现诱因,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肝的发生。

  • 标签: 肝性脑病 病情观察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