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HIE)的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以评价螺旋CT在临床中的发展方向及意义。方法回顾选取新生儿中缺氧缺血性病患者,总共90例,其中男患儿53例,女患儿37例。行螺旋CT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提出结论,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结果患者CT表现为脑室及周围组织的不对称,并伴有低密度影,CT值约14HU左右,边界不清楚,大脑灰白质模糊。其中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实质出血25例,分别占本组病例比率为40%和28%;结论层螺旋CT能根据HIE病情发展程度的不同,显现不同的影像学改变,比较直观、清晰。此种方法为其诊断及治疗HIE提供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以发挥它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社会意义。

  • 标签: 层螺旋CT 新生儿 缺氧性脑病 诊断 临床分析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的ct诊断。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病患儿临床资料,患儿采取CT进行检查。分析CT结果。结果患儿CT表现实质斑片或弥漫低密度影,患儿脑室变窄。患儿CT分度轻度49例,中度17例,重度4例。共有2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占比例为2.86%;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室出血,所占比例为1.43%。所有患儿均接受随访6个月轻度患儿CT表现均正常;中度患儿9例CT正常,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和脑萎缩;重度患儿均发生脑萎缩。结论诊断HIE主要依靠临床,有多种原因可导致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不符。CT评价HIE要选择适当时间,一般为生后7d左右。CT分度要从低密度区的范围、CT值以及低密度区的形态来客观评价,临床分度轻,而CT分度重时应动态观察。对于早产儿HIE的CT诊断,建议将CT值小于等于16Hu定为低密度区来评价缺氧脑损伤的程度。早产儿HIE的CT诊断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脑病 断层摄影术
  • 简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可由各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展而来,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状态的改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危急情况,常需进行紧急抢救及密切的生命体征的观察。而对意识状态的观察是很重要的指标。意识状态的好坏可以判断体内二氧化碳潴留情况,治疗效果及疾病转归。护士通过意识状态的观察即可以发现肺的早期征兆,又可以及时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性脑病 意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的早期症状观察及护理干预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了肝的诱发因素,对10例肝病患者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并进行了整体评估。结果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及早进行护理干预,从而降低了肝的发生率,减轻病情,促进意识障碍尽快恢复。

  • 标签: 肝性脑病 早期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皮质激素治疗放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放射病患者19例,给予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19例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57.9%,总有效率为84.2%.结论:皮质激素为放射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规则、足疗程使用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皮质激素 放射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生菌制剂培菲康预防肝硬化有腹水患者发生肝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9至2011年9月收治的34例肝硬化有腹水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肝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肝的发病率为5.88%(2/34),对照组为23.53%(8/3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抗生素治疗相比,益生菌制剂可明显降低肝硬化有腹水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合并肝的机率。

  • 标签: 益生菌制剂 肝硬化腹水 肝性脑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肝的主要诱发因素,并总结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60例肝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其疾病诱发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0例肝的诱发因素分别为:感染17例(28.33%),高蛋白饮食16例(26.67%),消化道出血13例(21.67%),电解质紊乱7例(11.66%),便秘4例(6.66%),另外有3例(5.00%)病人是由于其他诱因引发该病。通过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33例(55.00%)病人显效,有22例(36.67%)病人有效,另外只有5例(8.33%)病人无效,其疾病治疗及护理有效率高达91.67%。结论针对肝的诱因进行尽早、有效的护理干预,去除诱因,能够改善预后,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放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病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合用常规治疗方法)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总有效率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放射有较好疗效。

  • 标签: 依达拉奉 放射性脑病
  • 简介:摘要肝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隐匿型肝是肝的临床前期,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目前,国内对于肝硬化患者隐匿型肝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隐匿型肝的评估工具众多,筛查方法不统一。本文综述了肝硬化隐匿型肝筛查工具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筛查工具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肝硬化 肝性脑病 筛查
  • 简介:[摘要]肝(HE)又称为分流,是最严重的TIPS术后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在16%~55%。因此,必须重视TIPS术后HE的护理防治工作。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 标签: []肝性脑病 TIPS 护理 并发症
  • 作者: 张小梅刘姝伶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8-09-19
  • 出处:《医师在线》 2018年第9期
  • 机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82例作为研究组,回顾分析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护理内容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果研究组患儿经一系列优质护理干预后,成功治愈62例,自动出院5例,好转13例,死亡2例,平均病程14.74d,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在护理期间应加强对其身体内环境稳定的维持,保证患儿的能量供给以及呼吸畅通,合理控制各种并发症,通过优质细心的护理能够很好的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逆后部白质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例RPLS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采用影像学方法、脑电图检查进行病情诊断,同时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出现头痛6例,视力障碍4例,意识模糊3例,答应迟钝4例,癫痫发作2例,偏瘫1例,注意力下降9例;15例患者病变主要发生于后部白质13例,侧脑室旁1例,小脑白色质与脑干1例;15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例患者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RPLS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可以恢复到发病之前的水平。

  • 标签: 临床表现 影像学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
  • 简介: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净治疗肝的效果。方法将96例接受基础治疗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乳

  • 标签: 净治疗 性脑病 治疗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低渗的诱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确诊的13例肺结核并发低渗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痨药物引起肝损害及胃肠道反应是发生低渗的诱因。结论诊断明确后早期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肺结核 低渗性脑病 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的疗效和安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祛除诱因、保护肝脏、对症支持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二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效果好,安全高,方法便宜,是临床治疗肝的最佳选择。

  • 标签: 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鸟氨酸
  • 简介:摘要脓毒症相关(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无公认的诊断标准及特效治疗方案。肠道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起到"发动机"样作用,肠屏障的破坏和肠道微生物的紊乱均可影响脓毒症的结局,其中肠道微生物通过"微生物-肠-轴"(the microbiome-gut-brain axis,MGBA)影响肠道及大脑病理生理,"肠道微生物-线粒体串扰"则从细胞器水平阐述了其作用。SAE动物模型中存在肠道微生物紊乱,行粪菌移植可改善其症状与预后,提示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探索,可能对认识SAE机制及探索其治疗有一定意义。该文从肠道微生物、MGBA及肠道微生物在SAE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肠道微生物 线粒体 微生物-肠-脑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肺的临床体会。方法2010年7月至今,我院收治肺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醒脑静与纳络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仅为70%,差别有显著(P>0.05)。结论醒脑静与纳络酮联合应用治疗肺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症治疗,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纳络酮 醒脑静 肺性脑病 临床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肝炎肝的预防护理方法,为临床医学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40例重症肝炎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预防肝昏迷的治疗和护理,比较未遵医行为与遵医行为患者在肝昏迷发生概率的差异。结果未遵医行为的患者发生肝昏迷的概率明显高于遵医行为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预防肝昏迷的治疗和护理有助于提高重症肝炎肝病患者的治愈率,但同时需要患者积极遵医行为。

  • 标签: 重症肝炎 肝性脑病 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