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是由于胰腺外分泌疾病导致的糖尿,主要病因为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目前尚无肯定的诊断标准,容易被忽视和漏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胰岛素需要量小,不容易出现糖尿酮症酸中毒,主要的治疗药物为胰岛素,部分早期患者可使用二甲双胍。

  • 标签: 糖尿病 胰源性糖尿病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男,41岁。以言语不清伴记忆力下降1个月就诊,既往有艾滋病史,磁共振成像示左侧枕叶异常信号影,考虑炎性病变。活检镜下见病灶位于灰白质交界处,病灶中大量泡沫样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病灶周围少突胶质细胞增生,细胞核大、深染,轻度异型,呈毛玻璃样,可见核内包涵体,少量星型胶质细胞体积增大,胞质丰富,核偏位,可呈多角形。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显示为脱髓鞘疾病,病灶处泡沫细胞增生;受感染的少突胶质细胞胞核表达猴病毒40(SV40)。病理诊断:进行多灶白质

  • 标签:
  • 简介:摘要脓毒症相关(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危重患者常见之一,是由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的功能障碍。SAE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清楚,同时对SAE的诊断也缺乏有效的标准。SAE患者常常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目前还没有治疗SAE的特效方法,针对SAE治疗方法的研究任重而道远。现介绍SAE可能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脓毒症 脑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头癌和头炎肿块的诊断,分析磁共振胆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7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3月-2020年10月,其中35例为头癌患者,另外35例为头炎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胆管成像检查,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头癌患者有高胆总管扩张、高肝内胆管扩张、高管扩张情况,在胆管扩张中,头癌患者主要有软藤征、四管征、双管征、不相交征表现,头炎肿块患者有枯树征、管穿透征的表现(P

  • 标签: 胰头癌 胰头炎性肿块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SWI探讨微出血与小血管认知障碍相关。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患小血管65岁以上患者60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饮酒史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使用《CMBs评价标准》进行分度,其中脑小血管组轻度12例患者、中度40例患者、重度8例。纳入标准:高龄、长期高血压、糖尿、高脂血症、血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含量、吸烟、酗酒是引起小血管的危险因素。结果:小血管组认知功能筛查评分(14.98±2.34分)与健康对照组认知功能筛查评分(29.89±1.89分)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应用SWI 脑微出血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相关性
  • 作者: 赵宏伟 谢正德 许黎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5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流感病毒一般引发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流感病毒引起的一些呼吸道外临床表现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其中流感病毒相关/脑炎(IAE)病死率高,是引起流感病毒感染危重病例死亡的重要原因,治愈者通常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国际上对于IAE的认识普遍较少,现从临床表现、流行学资料、危险因素、分类、治疗、预后与机制研究等方面系统回顾近年来在IAE取得的进展,以期加深对本的认识。

  • 标签: 流感病毒 脑病 脑炎 中枢神经系统 机制
  • 简介:摘要肝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隐匿型肝是肝的临床前期,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目前,国内对于肝硬化患者隐匿型肝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隐匿型肝的评估工具众多,筛查方法不统一。本文综述了肝硬化隐匿型肝筛查工具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筛查工具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肝硬化 肝性脑病 筛查
  • 简介:[摘要]肝(HE)又称为分流,是最严重的TIPS术后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在16%~55%。因此,必须重视TIPS术后HE的护理防治工作。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 标签: []肝性脑病 TIPS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脓毒症相关(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无公认的诊断标准及特效治疗方案。肠道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起到"发动机"样作用,肠屏障的破坏和肠道微生物的紊乱均可影响脓毒症的结局,其中肠道微生物通过"微生物-肠-轴"(the microbiome-gut-brain axis,MGBA)影响肠道及大脑病理生理,"肠道微生物-线粒体串扰"则从细胞器水平阐述了其作用。SAE动物模型中存在肠道微生物紊乱,行粪菌移植可改善其症状与预后,提示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探索,可能对认识SAE机制及探索其治疗有一定意义。该文从肠道微生物、MGBA及肠道微生物在SAE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肠道微生物 线粒体 微生物-肠-脑轴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新生儿期发病的甘氨酸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应差、肌张力低下、呼吸节律改变、惊厥及打嗝等,并且症状在短期内进行加重,治疗效果差,均因呼吸衰竭死亡。基因检测分别发现GLDC基因和AMT基因突变,均为甘氨酸的致病基因。新生儿期发病的甘氨酸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甘氨酸脑病 婴儿,新生 GLDC基因 AMT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重症病毒性肝炎并发肝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68例重症病毒性肝炎并发肝病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对患者平均分组后,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病毒性肝炎并发肝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满足重症病毒性肝炎并发肝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重症病毒性肝炎 肝性脑病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护理在缺血缺氧新生儿护理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9月-2020年11月收治的50例缺血缺氧新生儿,并按照护理方式差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全面护理,分析两组后遗症发生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相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动脉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CADASIL)是由NOTCH3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小血管。主要临床表现为在疾病不同阶段出现偏头痛、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异常等,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见多发腔隙脑梗死、白质T2高信号及微出血。CADASIL的诊断“金标准”是病理检查发现微小动脉平滑肌细胞表面出现嗜锇颗粒物质和(或)基因检查发现NOTCH3基因致病变异。本文重点介绍CADASIL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管理。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 NOTCH3基因 脑小血管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 R15)和肝脏有效血流量(EHBF)能否预测轻微型肝(MHE)的发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2019年6—12月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确诊为肝硬化或肝衰竭的患者资料153例。用数字连接试验A和数字符号试验筛查出MHE患者,并分析临床资料。通过对R15和EHBF取不同数值作为分界点,分别探究两个因素对预测MHE的意义。结果MHE发生率为38.56%(59/153)。由单因素分析,Child-Pugh分级在MHE组和非MHE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606,P<0.05),而肝硬化和肝衰竭诊断、空腹血糖、血清肌酐等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选取0.11~0.61绝大多数点作为R15正常异常分界点时,R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R15选取0.18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24);选取0.08~0.76绝大多数点作为EHBF正常异常分界点时,EHBF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EHBF选取0.25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 22)。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到MHE发生的危险因素为R15和EHBF,并利用ROC曲线说明两个因素对MHE的预测作用。结论MHE在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的发生率较高。当R15≥0.18或EHBF≤0.25 L/min时,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R15和EHBF相较Child-Pugh分级更能预测MHE的发生,有助于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与管理。

  • 标签: 肝硬化 肝衰竭 轻微型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吲哚菁绿排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 R15)和肝脏有效血流量(EHBF)能否预测轻微型肝(MHE)的发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2019年6—12月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确诊为肝硬化或肝衰竭的患者资料153例。用数字连接试验A和数字符号试验筛查出MHE患者,并分析临床资料。通过对R15和EHBF取不同数值作为分界点,分别探究两个因素对预测MHE的意义。结果MHE发生率为38.56%(59/153)。由单因素分析,Child-Pugh分级在MHE组和非MHE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606,P<0.05),而肝硬化和肝衰竭诊断、空腹血糖、血清肌酐等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选取0.11~0.61绝大多数点作为R15正常异常分界点时,R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R15选取0.18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24);选取0.08~0.76绝大多数点作为EHBF正常异常分界点时,EHBF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当EHBF选取0.25时最为显著(Fisher精确检验P值=0.000 22)。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到MHE发生的危险因素为R15和EHBF,并利用ROC曲线说明两个因素对MHE的预测作用。结论MHE在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的发生率较高。当R15≥0.18或EHBF≤0.25 L/min时,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中的R15和EHBF相较Child-Pugh分级更能预测MHE的发生,有助于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与管理。

  • 标签: 肝硬化 肝衰竭 轻微型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吲哚菁绿排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