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肝10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肝病患者中选取107例患者进行调研分析,对患者早期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并制定一定的治疗措施,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07例肝病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达结论针对肝病患者临床病症和诱发情况,针对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与护理,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从而促进患者生存质量不断提升,加强肝病患者临床诱因和综合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肝性脑病 临床 分析 抢救 诱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37例患有狼疮病人实行临床剖析。方法根据37名病人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病症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26名病人病情得到了缓解,7名病人病情恶化,4人死亡,分别死于疝和病情严重感染。结论在患者出现合并感染和肝肾功能受到损害之后,狼疮病情就会加重,对生命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尽快接受治疗。

  • 标签: 狼疮性脑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肝(acutehepaticencephalopathy,AHE)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误诊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acute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AICD)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以AICD收治的8例AH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误诊原因主要为病史采集不详细;对病情缺乏全面分析;对AHE的的认识不足。结论对肝病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临床医生应全面详尽询问病史及仔细查体,及早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提高对本的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急性肝性脑病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肝病患者40例,对患者给予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对临床抢救成功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肝病患者经抢救成功33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出院,死亡7例。结论对肝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去除诱因,及时正确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抢救,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肝性脑病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肝(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表现为性格智能改变、行为失常、意识障碍和昏迷等。本文旨在探讨肝的发病机制。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发病机制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肺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肺病患者,给予纳洛酮注射液4~8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神志开始转清时,每次3~6mg,每天1次,共3次。用6次神志仍不转清者,应放弃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52.8%),有效14例(38.9%),无效3例(8.3%);对照组显效11例(30.6%),有效13例(36.1%),无效12例(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肺疗效显著。

  • 标签: 纳洛酮注射液 肺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的ct诊断。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病患儿临床资料,患儿采取CT进行检查。分析CT结果。结果患儿CT表现实质斑片或弥漫低密度影,患儿脑室变窄。患儿CT分度轻度49例,中度17例,重度4例。共有2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占比例为2.86%;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室出血,所占比例为1.43%。所有患儿均接受随访6个月轻度患儿CT表现均正常;中度患儿9例CT正常,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和脑萎缩;重度患儿均发生脑萎缩。结论诊断HIE主要依靠临床,有多种原因可导致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不符。CT评价HIE要选择适当时间,一般为生后7d左右。CT分度要从低密度区的范围、CT值以及低密度区的形态来客观评价,临床分度轻,而CT分度重时应动态观察。对于早产儿HIE的CT诊断,建议将CT值小于等于16Hu定为低密度区来评价缺氧脑损伤的程度。早产儿HIE的CT诊断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脑病 断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究肝的主要诱发因素,并总结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60例肝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其疾病诱发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0例肝的诱发因素分别为:感染17例(28.33%),高蛋白饮食16例(26.67%),消化道出血13例(21.67%),电解质紊乱7例(11.66%),便秘4例(6.66%),另外有3例(5.00%)病人是由于其他诱因引发该病。通过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33例(55.00%)病人显效,有22例(36.67%)病人有效,另外只有5例(8.33%)病人无效,其疾病治疗及护理有效率高达91.67%。结论针对肝的诱因进行尽早、有效的护理干预,去除诱因,能够改善预后,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护理干预
  • 作者: 张小梅刘姝伶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8-09-19
  • 出处:《医师在线》 2018年第9期
  • 机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82例作为研究组,回顾分析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护理内容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果研究组患儿经一系列优质护理干预后,成功治愈62例,自动出院5例,好转13例,死亡2例,平均病程14.74d,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在护理期间应加强对其身体内环境稳定的维持,保证患儿的能量供给以及呼吸畅通,合理控制各种并发症,通过优质细心的护理能够很好的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逆行胆管造影技术治疗胆疾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5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逆行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根据治疗方法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小于对照组(21.57%),其护理满意度(96.30%)则大于对照组(82.35%),且差异皆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根据逆行胆管造影术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 胆胰疾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囊虫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寄生虫,是猪绦虫的囊尾蝴寄生于人的颅内所造成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我国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是流行地区继发性癫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囊虫的临床特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囊虫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多发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NPC的主要方式。但放射治疗易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放射(radiationencephalopathyREP)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当前NPC放射治疗后REP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治疗进行总结,旨在为NPC放射治疗后放射的预防和早期确诊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脑病 诊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肝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收治的60例肝病患者,分为两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结果在经过此次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其效果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的对比,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符合统计意义。结论此次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实施的桃核承气汤治疗肝的效果较好,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桃核承气汤加减 肝性脑病 临床效果
  • 简介:小血管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类型,依据影像学可分为腔隙脑梗死、白质病变及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萎缩5大类型,临床上常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情感失控、步态障碍及尿便控制异常等。小血管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小血管的病因、危险因素同大血管病变不同,其导致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变异,同时包括静脉溶栓在内的相关治疗措施的干预效果也有差异,尤其在发病机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等尚未明确的领域值得我们去探索。本期专刊围绕小血管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干预效果观察、小血管同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以综述、论著、个案报道的形式展开讨论,希望对临床一线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因时间和水平有限,难免疏漏,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以期共同提高。

  • 标签: 脑血管病 专题综述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腔隙性脑梗死 血管周围间隙
  • 简介:摘要缺血缺氧(HIE)是由于新生儿缺氧发生的脑部病变,其病理变化表现为组织在缺血缺氧后发生水肿、软化、出血和坏死,可引瘫痪、脑积水、癫痫及智力低下后遗症,对家人及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负担。经临床证实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儿的预后,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本文主要对临床常见的HIE护理干预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5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6例进行循证护理,对乙组26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乙组相比,甲组止血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大,效果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循证护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