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者,男,43岁,汉族,已婚。因发现右肾混合性占位2天入院。患者于2012年11月右枕后部头皮下可触及一大小约1.5cm肿物,行头皮肿物完整切除术,术后病检回报转移性透明结节,术后完善B超提示右肾混合性肿物,大小约5.5*4.9cm,后行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检回报右肾下级透明,病情稳定后给予分子靶向药物辅助治疗。查体双区无叩击痛,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均正常,B超、CT提示右肾混合性肿物,考虑肾癌。小结在转移性肾癌患者中,体能状态良好,低危险因素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术后辅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被认为较好治疗手段之一。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头皮转移 分子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urvivinmRNA在患者透明(renalclearcellcarcinoma,RC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0例RCCC患者(其中Ⅰ期为11例,Ⅱ期为18例,Ⅲ期为13例,Ⅳ期为8例)肿瘤组织和15例非肿瘤原因切组织中SurvivinmRNA表达情况。结果50例RCCC患者按临床分期肿瘤组织中SurvivinmRNA表达率Ⅰ期为36.4%,Ⅱ期为50.0%,Ⅲ期为76.9%,Ⅳ期为100%,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6.7%,RCCC组Survivin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结论SurvivinmRNA在肿瘤组织中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其表达与肿瘤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Survivin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的CT表现。方法对39例经病理证实的细胞患者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细胞CT表现为平扫实质性肿块,轮廓变形隆起,增强扫描实质明显强化而肿瘤中心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根据细胞的典型表现,CT不仅可以作出准确诊断,而且对肾癌进行术前CT分期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肾细胞癌 体层摄影 电子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无症状细胞和小细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3年1月-2010年5月间来我院住院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8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无症状性肾癌均为单侧发病,病灶直径最小1.5cm,最大6.3cm,肿瘤内部表现为低回声的32例,高回声的21例,内部回声不均质的15例,内部见丰富血流信号的35例,周边见血流信号环绕21例,内部见稀疏血流信号的12例,术后病理诊断,透明37例,颗粒细胞21例,未分化10例。结论实时超声检查是筛查早期无症状性肾癌,包括小细胞的有效方法,超声细胞内部回声与肿瘤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与肿瘤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关超声联合其它影像检查,特别是增强CT等有助于对细胞进一步明确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彩色多普勒 无症状肾细胞癌 小肾细胞癌
  • 简介:目的探讨嫌色细胞(ChRCC)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复习15例ChRCC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hRCC的MRI表现,尤其从T2WI信号特征,肿瘤的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性及强化方式。结果15例患者中,单病灶14例、多病灶1例。肿瘤呈球形7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3例。肿瘤最大径为13~105mm,平均44mm。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低信号11例、等或稍高信号4例;9例信号较均匀、6例信号欠均匀。10例病灶周边见完整低信号包膜、3例包膜不完整、2例包膜不明显。增强扫描8例为中度强化、6例为轻度强化、1例为高度强化;7例病灶为较均匀强化、3例为强化欠均匀、5例为强化不均匀;12例病灶为平台型强化方式、2例为减退型、1例为持续强化型。结论ChRCC多为T2WI稍低信号,信号较均匀,轻至中度平台型强化,结合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可获得正确的术前诊断。

  • 标签: 肾嫌色细胞癌 肾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肾盂盏移行细胞CT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CT检查并诊断。结论CT扫描可确诊此瘤的存在,并且也可判断肿瘤的发展范围,对分期诊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肾盂肾盏移行细胞癌 CT 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甲状腺滤泡细胞(TFCLTK)的临床、病理及免疫学特征,对TFCLTK的诊疗进行探讨。方法报告1例甲状腺滤泡细胞,结合文献检索到的11例,分析此类肿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肉眼观察见表面呈结节状,切面可见一巨大肿块,于下极并向肾盂内生长,肿块约8.0cm×4.3cm×5.0cm,与实质分界不清,切面灰白色,实性,可见散在灰褐色坏死区及灰色出血区,小囊腔形成。镜下观察见肿瘤细胞排列成甲状腺滤泡样,滤泡腔内可见红染胶体样物,门旁淋巴结未查见转移地肿瘤细胞。免疫组化结果:Vimentin(+),EMA(+),CK(+),CK7灶(+),NSE(+)。CK34BE12(-),Syn(-),CK20(-),CD56(-),CD56(-),CD10(-),WT-1(-),CD34(-),CD57(-),P53(-),CD99(-),TTF-1(-),CD15(-),Tg(-),Ki-67LI30%(+)。结论甲状腺滤泡细胞是具有一定侵袭性的低度恶性的源性肿瘤。目前已明确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点为细胞形态学类似甲状腺滤泡癌细胞,但TTF-1和TG蛋白表达阴性。可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较好。

  • 标签: 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 特征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术后病理证实的细胞,术前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细胞表现为圆形、类圆形、稍低密度影为主,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液化坏死区未强化。对减薄后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显示下腔静脉及静脉内充盈缺损及动静脉瘘。术后病理证实为细胞29例,乳头状瘤7例。结论细胞的CT表现有明显特征性,多层螺旋CT对细胞的影像特征显示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肾脏肿瘤 肾细胞癌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嫌色细胞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嫌色细胞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构成,呈实性片状、梁状和腺泡状分布。嫌色细胞体积较大,多角形,胞膜清晰,膜较厚,胞质半透明网状,胞核皱缩,可见核沟及核异型,核仁不明显;而嗜酸细胞胞质嗜酸性呈细颗粒状,可见明显的核周空晕。免疫组化CK7(+),EMA(+),E-cad(+),Vimentin(-)。结论嫌色细胞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集合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细胞(MCRCC)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MCRCC无特殊临床表现,无典型的肾癌“三联症”,诊断主要以B超和CT为主,治疗以肾癌根治术为主,也可行肾部分切除术。11例行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腔镜下保留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2,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未发现远处转移及肿瘤局部复发,失访1例。病理TNM分期pT1aN0M03例,pT1bN08例,pT2N0M01例,癌细胞核分级均为G1级。结论MCRC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术前确诊较困难,与多房性肾囊肿鉴别有一定难度。术前怀疑或术中证实为MCRCC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可考虑行腔镜下保留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

  • 标签: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肾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碳酸酐酶IX(carbonicanhydrasesIX,CAIX)的检测在。肾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经病理确诊的肾癌患者,检测其外周血血清中VEGF及CAIX的水平。结果30例肾癌患者中出现转移7例(23.3%),肿瘤转移患者外周血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而CAIX水平低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检测外周血血清CAIX表达水平在肾癌转移诊断中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检测外周血血清CAIX水平可能有助于恶性肿瘤预后的判断。

  • 标签: 肾肿瘤 预后 VEGF CAIX
  • 简介:摘要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为主诉入院,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距门齿29-38cm处见粘膜不规则隆起。2012年08月24日活检病理结果示食管(小细胞首选),免疫组化免疫组化结果支持小细胞。予行“EP”方案4疗程化疗,化疗后于2013年01月22日再次胃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提示“食管黏膜活检标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细胞瘤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询问患者有无排尿异常及有无血尿,严重者及时通知医生协助诊断和治疗。人院后监测血压2次/日、体温4次/日或遵医嘱。每周测量体重1次。心理护理,讲解肿瘤知识及治疗方法,给予家属心理支持,更好地配合治疗。术前健康教育包括肾癌疾病知识、术前准备、备皮、青霉素试验及肠道准备。

  • 标签: 肾母细胞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为主诉入院,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距门齿29-38cm处见粘膜不规则隆起。2012年08月24日活检病理结果示食管(小细胞首选),免疫组化免疫组化结果支持小细胞。予行“EP”方案4疗程化疗,化疗后于2013年01月22日再次胃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提示“食管黏膜活检标本”鳞状细胞。免疫组化示“食管黏膜”低分化鳞癌,局灶区伴神经内分泌分化。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