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CM)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居家正压通气患者肺通气功能、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呼吸机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要行居家正压通气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给予定时电话随访指导、定时家庭访视干预和随时咨询服务的过渡期护理.对照组仅提供出院后电话随访1次和随时咨询服务,总护理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的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状况、呼吸机管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在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生活质量、呼吸机管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用过渡期护理模式为居家正压通气的患者提供过渡期护理服务,可维持患者肺功能的稳定、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 标签: 过渡期护理模式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无创通气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 简介:摘要: 近年来,在生活方式转变、饮食结构调整、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急性心力衰竭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高发性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正压通气、药物治疗均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通过以上 方法,可有效 延缓病情 进展;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开展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重点对 急性心衰患者(接受 正压通气治疗)的 护理措施展开 研究。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心衰 使用效果 护理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正压通气(NIPPV)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4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氧疗治疗基础上,给予配合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NIPPV治疗2h后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指脉氧饱和度,均较NIPPV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1d后心功能指标均较NIPPV治疗前明显改善(除每搏输出量外)(均P〈0.01)。结论NIPPV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迅速纠正患者低氧血症,改善心功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以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难治性心力衰竭 心肺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正压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观察对象(ICU正压通气患者)80例,设定2020年1月-2022年1月为研究期,将入组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并应用不同护理方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组,n=40),常规护理(对照组,n=40),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进行对比。结果:撤机后,观察组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ICU正压通气期间谵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5.00%(2/40)低于对照组20.00%(8/40),(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正压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ICU 无创正压通气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并发呼吸衰竭施行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慢阻肺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正压通气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时间指标。结果:治疗效果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血气指标研究组血pH、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阻肺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通气疗法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4名,依照入院顺序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为42人,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正压通气治疗方法,治疗2周后对比患者临床数据。结果: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值比较时,研究组血气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患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时,使用正压通气治疗方法效果更佳。

  • 标签: 重症支气管哮喘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正压通气患者连续性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入院的100例COPD正压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两组均进行3个疗程的干预。通过比较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前1天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前,两组SGRQ评分显著差异(P>0.05)。出院前1天,观察组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更低(对照组20.00%vs观察组4.00%)(P<0.05)。结论:穴位贴敷在COPD正压通气患者连续性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为临床防治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穴位贴敷 COPD 无创正压通气 连续性护理
  • 简介:目的讨肝移植术后合并发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护理。方法顾性分析本中心4例肝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1例患者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拔管后给予呼吸机序贯治疗。1例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低氧血症难以控制,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2例患者正压通气,4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肝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通过严密病情观察,及时精准的用药管理、专业的正压通气、严格的消毒隔离、合理的营养等措施,可有效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肝移植 卡氏肺囊虫肺炎 无创正压通气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综合干预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以及护理综合干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按照实验设计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的恐惧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呼吸机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综合干预组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呼吸机的恐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在临床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改善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综合干预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呼吸机治疗带来的并发症,达到更理想的治疗预期效果。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 无创机械通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 通过对 30 例老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正压通气( NIPPV )治疗前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 : 结合治疗前后血气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 : 总结出以下经验:心理护理,呼吸准备和呼吸运动是使用 NIPPV 的前提;所有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和呼吸机参数是 NIPPV 治疗的关键监测点

  • 标签:
  • 简介:机械通气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经过空气压缩机给患者输送空气或空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呼吸肌工作的疲劳,而且患者通气也得到了改善。在过去10年里,通气在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具有易操作,痛苦小,减少患者的住院日、住院费用以及气管插管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心理学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选择 2018.6-2019.6 我院收治的 50 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 25 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 25 例)接受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正压通气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诊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正压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研究样本病例筛选自我院ICU病房救治的患者60例,均接受正压通气治疗。资料收集整理时间为2021.01-2022.0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ICU正压通气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无创正压通气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40例COPD合并A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氧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正压通气。结果治疗后24h治疗组PaO2、pH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aCO2、呼吸频率及气管插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正压通气可使肺泡通气量增加,降低PaCO2,提高了PaO2,使心肌供氧增加,从而改善心功能,并减少气管插管率。护理上应做好通气前患者心理护理,治疗过程密切观察患者血气分析、生命体征、神志、人机配合等,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是患者顺利进行正压通气治疗的保证。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急性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正压通气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230例,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办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为11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血气指标于BNP水平、ICU病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后血气指标改善程度更大、BNP水平更高、ICU病死率更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带教 情景模拟教学 本科实习 实践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综合气道护理对正压通气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气道护理,包括气道清理、湿化气道、呼吸机参数调整等。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下:实验组患者在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对正压通气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综合气道护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综合气道护理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综合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随机将86例患者分成两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分别采用普通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