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阳明认为“俟命”是初学立心之始,与朱熹将之作为修养工夫的最高层次不同,它展示了陆王心学关注现实生命、强调“知行合一”的特别进路。“俟命之学”贯穿了阳明一生的许多阶段,而在贵州龙场的悟道又对此有某种开启性的意义。

  • 标签: 王阳明 俟命 朱熹 知行 心学
  • 简介:"诚意"是《大学》中的八条目之一,王阳明对"诚意"非常重视。不仅把诚意看成大学八条目的核心,而且作为其讲学的宗旨。阳明以"心之所发"来释意,指出意念流动的可善可恶,由此突出了"诚意"的必要性和伦理指向。他从"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命题出发,将物解作事,强调了意向结构中的主体性特征,论证了诚意作为修身之本的内在依据,同时也表明了其"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的心学立场。

  • 标签: 诚意 格物 良知
  • 简介:摘要王阳明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诸如注重道德修养、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提倡师生关系的和谐等。

  • 标签: 王阳明教育思想研究
  • 简介:阳明先生是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堪称儒家君子人格的典范。但他遭遇坎坷,壮年时被流放异乡,历经折磨而"悟道"。建平叛大功,受遭谗害,几乎丢命。死后仍遭桂萼之徒的诬陷。所幸先生毕生传道,受业有人,其学说得以传播于后世,播衍于天下。其人格风采与魅力,辉耀千秋。

  • 标签: 王阳明 人格 心系苍生
  • 简介:有明一代,王阳明的心学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心学是在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基础上加以创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由事转入内心,强调实践,知行合一,经过苦苦探索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系统性的理论学说。王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指出了意识上知行合一的概念以及行为上的“知行合一”,王学的心学思想对明朝后期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致良知 知行合一
  • 简介:由《礼记·礼运》而来的一家一人观念,在宋明时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气性之和合导出了博爱的"大家"说,而大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则成为王阳明仁说的中心课题。"心体之同然"与"一体之仁"相结合,并随着良知的发用而呈现。博爱是有边际的,爱善是博爱的内容限定。生物之心意义上的天下一心,可以辅助发明心本论哲学的以心为本和社会人伦意义上的同心同爱。"致良知"为博爱的实现提供了最重要的心理动因,而且直接担负起了践行博爱的道德责任。生民的困苦通过"一体之仁"的心理架构而转移到"我"的身上,不忍人之心已转换成义不容辞的救济职责。博爱的施行并不拒绝回报,互惠是施行博爱的理想结果。

  • 标签: 博爱 一家一人 一体之仁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简介:阳明责任伦理思想大体由“责任”的概念、己任的观念、责志的理念、责人的规整和责过的要求五部分组成。王阳明尽管没有直接使用“责任”范畴,但经常使用“责”“任”和“务”字,它们都具有“责任”的意涵,用以表明索取、求取、要求、责备、训斥、规劝、谴责、惩罚、追究、督促、督查等以及差使、使命、任务等分内应做的事。王阳明不仅阐发了“己任”的主体性、自我性和内在性,还在儒学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创造性地阐述了“责志”说;他虽然肯定了“责人”但更为凸显“责己”,虽然主张“责人之过”但更强调“责己之过”,并且还较为系统阐发了由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构成的自我改过论。

  • 标签: 王阳明 责任 伦理 思想
  • 简介:'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中兼具审美与道德修养意义的形式结构,在此结构中,作为主体的'良知'所呈现于心的知情意结构差异,客体层面则依次呈现为事物、意象与'良知'自身的不同演变,由此'致良知'呈现出'心——事物','心——意象'和'良知——良知'三个层次,对应于此,王阳明心学的美与善表现出美善并行、美对善的超越、美善合一三种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关系形态。

  • 标签: 王阳明 心学 致良知 美与善
  • 简介:刘瑾上奏朝廷将王阳明贬为龙场驿丞后,是否还曾追杀过王阳明。分析钱德洪的《阳明先生年谱》和黄绾的《阳明先生行状》,可以得出结论,刘瑾并没有派人追杀王阳明。而刘瑾对王阳明父亲的态度,也可以作为这一观.点的旁证。

  • 标签: 刘瑾 王阳明 追杀
  • 简介:“杖藜一过虎溪头,何处僧房问慧休。云起峰间沉阁影,林疏地低见江流。烟花日暖犹含雨,鸥鹭春闲自满州。好景同游不同赏,诗篇还为故人留。”此诗王阳明作于古辰州、怀化沅陵。作为明代中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王阳明的声名,与心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哲学史、思想史上的影响是可以和周敦颐、朱熹比肩的。

  • 标签: 王阳明 散文 长沙 明代中期 教育家 哲学家
  • 简介:本文前题为阳明师友之教及其思想论述,壹在由师友的进路,探讨阳明学的渊源,之后再进入其学的核心脉络,是即顺其本源,得其慧旨之谓,探讨其师友之教及阳明良知和致良知教义。

  • 标签: 阳明 师友之教 阳明良知致良知教义
  • 简介:任何一个哲学体系的立脚点和归宿都是社会政治,它适应一定的社会的政治需要而产生,又反过来为社会政治服务。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哲学、伦理、政治、社会溶为一体,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根本特点。为巩固明王朝统治,他提出了一整套安邦治国的学说。这个学说从调合物我,到折中知行,再到调和一切社会政治矛盾。调和折中的思想象一根红线贯穿其始终,是社会政治观上少有的调和论。毫无疑问,它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但是,王阳明这种调和论的社会政治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合理成分。否则,它就不可能在当时和后来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一度取代程朱理学占居正宗地位。为了深入研究王阳明心学体系及其后学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本文对王阳明的社会政治思想进行一些探讨,以请教于学者。

  • 标签: 王阳明心学 社会政治思想 知行合一 安邦治国 万物一体 明王朝
  • 简介:试论王阳明的音乐美学思想家浚阳明先生素以哲学家、教育家著称于世;他没有写过论乐的文章,但是《传习录》上收集的他和学生多次有关音乐问题的谈话表明,他不仅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有相应的教育方法,而且对音乐有某些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既是他的心学在音乐领域的体现...

  • 标签: 音乐美学思想 王阳明 《传习录》 音乐教育 天地之气 封建统治
  • 简介:韩国的性理学研究一直围绕理学展开,遵循阳明学的传播和接受,最近韩国学界开始关注和考察性理学之心学。本文对韩国颇具代表性的性理学者'李滉'的思想展开探究。李煌从批判的视角展开对于阳明学的诠释,并渐渐形成自我独特的心学体系。之所以将退溪的学问判定为'心学',有如下三点:第一,退溪比朱熹更强调对道德主体的探索,这点将其思想与阳明'心学'区别开来。第二,元代以后,退溪对程朱学内的'尊德性派'加以继承和发挥。第三,退溪心学是在重新审视和关照程朱学和陆王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思潮。笔者对将尊德性与敬的学问倾向作为断定退溪心学的根据存有质疑,并首先考察以'敬'为中心的退溪的修养功夫展开本文的论述。

  • 标签: 心学 阳明 退溪 至善 知行合一
  • 简介:摘要目的发掘阳明心学的心理学体系。方法通过整理阳明心学的相关资料及心理学相关资料。结果初步总结了阳明心学的心理学体系的理论及观点。

  • 标签: 阳明心学 心理学体系 知行合一
  • 简介:说到山,人们自然就想到一千多年前刘禹锡《陋室铭》的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似乎有山就有神仙,有神仙就有灵气,有灵气就有名气。

  • 标签: 刘禹锡
  • 简介:在王阳明的文录、奏疏、公移、书信中既有对心学理论的剖析,更有对经邦济世、治政安民、平乱治军、治世化民的政治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阳明在"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经世济民、治政安民、平治天下的社会治理思想并积极投身于亲民恤民、利济万民、平定叛乱、化民成俗的政治、社会、文化实践。其为政之地社会秩序稳定,其带兵平叛百战不殆。

  • 标签: 社会秩序 治理 检视 政治
  • 简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纵观王阳明一生,有趣的是其心学的传播、学派的产生、事功之学的建构、心学教育思想的形成都与书院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书院成就了王阳明

  • 标签: 书院 王阳明 道理思想 明代 教育家 心学
  • 简介:摘要:《论语》记载了孔子乃至儒学中的大部分思想,其中全文“礼”一共出现了74处,可以发现孔子乃至儒家都十分重视“礼”在社会中的发展。孔子以“仁”为思想内核,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礼之用,和为贵”等思想,朱熹作为理学的代表人物将形下之“礼”提升至“天理”的层面;王阳明作为心学的代表人物,则将“知行合一”与“克己复礼”融会贯通。

  • 标签: 天理 良知 万物一体
  • 简介:作为思想家阳明先生的故乡,宁波如何传播阳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文化话题,在众多的推广实践中,有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模式广受青年人推崇。这种全新的探索模式依托高校,整合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将公益服务和阳明精神内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帮助社区残障人士实现就业,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以"阳明之法推广阳明",这就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阳明学堂"推出的"阳明·乐咖啡"。没错,就是咖啡,这一青年人喜爱的方式。为什么以咖啡为媒介推广阳明文化?项目如何帮助残障人士?又如何践行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理念?带着一个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标签: 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大学 咖啡 阳明文化 整合教育资源 残障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