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64 例结肠癌患者,由患者根据意愿对手术治疗方式进行选择,将选择传统根治术、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别纳入参照组( 32 例)、研究组( 32 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 结果 在手术时间比较上,研究组短于参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与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少于、多于参照组,以上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 结论 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为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而且可保证淋巴结的彻底清除。

  • 标签: 结肠癌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 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术前结肠癌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加以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之前及手术之后,分别运用CT检查和病理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病理检查得出,70例患者在手术前均为结肠癌,手术后6个月内有11例结肠癌复发;CT检查结果得出,手术前有68例为结肠癌患者,手术后6个月有10例结肠癌复发,手术前检查率为97.14%,手术后检查率90.9%,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CT对术前结肠癌及术后结肠癌患者复发进行检查,准确率高,临床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术前 术后 复发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月收入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11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根治术疗法,实验组患者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技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实验组综合有效54例(98.18%),对照组综合有效46例(83.64%),(p<0.05)。对比不良事件:实验组不良事件2例(3.64%),对照组不良事件8例(14.55%),(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拔管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对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予以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可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可降低手术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拔管时间,疗效好,可推广。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老年人结肠癌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结肠癌疾病治疗中应用改良式右半结肠切除术施治的疗效。方法:试验者是2018.04至2021.04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病患共计72例,采取数字奇偶法分作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共36例病患,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共36例病患,采用改良式右半结肠切除术,比对两组治疗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病患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病患,观察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患,观察组病患远期疗效高于对照组病患,P<0.05。结论:治疗中采取改良式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可显著缩短病患治疗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的同时,还可得到理想远期疗效,适宜基层医院借鉴应用。

  • 标签: 改良式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施治疗效 围术期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右半结肠切除术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对老年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随机数表法作为参考依据,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60例中晚期老年结肠癌患者入组研究,分为常规切除术组和改良切除术组,分别实施常规切除术和改良切除术。结果结论在治疗老年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改良,防止并发症产生,提升患者的实际疗效。

  • 标签: 结肠癌 右半结肠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左半结肠梗阻中应用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左半结肠梗阻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15例行以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对照组15例行以传统手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吻合口瘘情况、大便次数以及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吻合口瘘情况优于对照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左半结肠梗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效率,能够发挥出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左半结肠梗阻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治的结肠癌患者112例作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术后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相(P<0.05),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除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疗效显著。

  • 标签: 结肠癌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于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中,随机选取71例作为样本,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行CT及病理检查,观察两种检查结果的对比情况。结果术前,CT诊断结肠癌检出率为98.6%、病理诊断检出率为100%;术后,CT诊断结肠癌复发率为5.6%、病理诊断复发率为7.0%。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将CT应用到结肠癌术前诊断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的评估过程中,提高操作的便利性与安全性,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CT 结肠癌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手術治疗中引用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效果,判断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20年 6月结肠癌患者 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间入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结肠癌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根治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对两组患者出现的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结肠癌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间入路法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传统手术 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及复发率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本科室收治的9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47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对比复发率。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组间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同时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右半结肠癌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并发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60例于2018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并发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术后常规护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进行改良后乳腺癌手术、传统乳腺癌手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个组。对照组(50例)行传统乳腺癌手术,观察组(50例)行改良后乳腺癌手术,对两组手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值为77±11min,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值为193±12min,P<0.05。在其它手术指标方面,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病灶转移发生率为2%,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乳腺癌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安全,采用传统乳腺癌手术治疗乳腺癌,存在着术中出血量大、复发率高等缺点。行改良后乳腺癌手术,可以取得确切效果,且复发率较低。改良后乳腺癌手术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后乳腺癌手术 传统乳腺癌手术 作用 分析
  • 简介:结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病因较多,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处置不当常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2例结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肠梗阻·诊断·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目前的医学水平无法根治,使用药物可减轻症状,但没有使患者获得持久缓解。在确诊溃疡性结肠炎后 20年,大约有 15%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只能通过手术切除大部分结肠或者全部结肠。目前一些新的治疗方案正在发展,包括:肠粘膜加固和菌群干预、局部免疫抑制、炎症通路阻断、心理研究等,一些还处在临床试验,其中一些已经进入临床。结论:这些新的治疗方法,有望帮助到更多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目前的医学水平无法根治,使用药物可减轻症状,但没有使患者获得持久缓解。在确诊溃疡性结肠炎后20年,大约有15%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只能通过手术切除大部分结肠或者全部结肠。目前一些新的治疗方案正在发展,包括肠粘膜加固和菌群干预、局部免疫抑制、炎症通路阻断、心理研究等,一些还处在临床试验,其中一些已经进入临床。结论这些新的治疗方法,有望帮助到更多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改道性结肠炎(diversioncolitis,DC)是在结肠或回肠造口术后无粪流通过的旷置结肠段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尽管绝大多数肠道造口患者无症状,但几乎所有粪便改道患者均可出现DC。DC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里急后重、便血以及排粘液分泌物等,且随着肠管旷置时间延长而炎症可日渐加重,进而不同程度影响了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国内对DC的研究甚少,对DC的认识有限,因而还未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鉴于此,我们在本文中对DC的表现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能够提高临床对改道性结肠炎的认识,同时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

  • 标签: 改道性结肠炎 肠造瘘术 治疗 进展
  • 简介:结肠黑变病(melanosiscoli,MC)是指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肠病,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本院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3812例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检出MC59例(检出率1.5%),经停用蒽醌类泻药,采用其它方法治疗便秘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结肠黑变病 临床观察 电子结肠镜检查 黏膜固有层 治疗方法 色素沉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