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在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CME治疗的结肠癌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手术质量,对比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观察两组术后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质量C级占100%,明显高于对照组(51.43%);观察组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为23.5±4.6枚,高于对照组(18.4±2.3枚),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排气较对照组早,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且复发率(5.7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E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明显,较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

  • 标签: 结肠癌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诊断和不同手术方式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外科2005年1月至2013年09月收治的27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9例行一期手术,6例行二期手术,切口感染2例,无肠瘘,1例因并发肝脾破裂、颅脑伤而死,2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及伤后到救治间隔时间等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条件允许应尽量行一期手术,了解手术方式,并且术后积极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结肠损伤 诊断 治疗 一期手术 外置术
  • 简介:以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为中心的D3淋巴结清扫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关键操作。手术径路采用由内向外、自下而上的内侧入路,首先以回结肠血管解剖投影为起点,游离回结肠血管,显露肠系膜上静脉远端并进入血管鞘,沿其左侧向上至胰腺颈部下缘,以确定淋巴清扫的平面,并离断处理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血管,再进入并由内向外拓展天然外科平面-右侧Toldt间隙,轻松显露十二指肠、胰腺头部、肠系膜上静脉的右侧,同时沿上静脉右侧壁处理可能的属支及胃结肠干,最后由外侧分离将右半结肠完全游离。这种内侧入路可以清楚地判断血管的变异,彻底完成D3淋巴结的清扫,明显提高手术安全性,并达到根治目的。

  • 标签: 结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结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以减少误诊率。右半结肠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右半结肠腔粗大,发生癌变时不宜梗阻,固容易误诊。约75%的病人有腹部不适或隐痛,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像急、慢性阑尾炎发作。方法通过我院1999~2012年术前诊断为急、慢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而术中或术后诊断为结肠癌的34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误诊原因。结论右半结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术中必要的探查是避免误诊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右半结肠癌 阑尾炎 误诊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7-01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不适1周”于2013年11月25日入院。患者上腹部间歇性隐痛发作,稍感腹胀。自发病来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无呕血及便血,大小便无异常,无消瘦。

  • 标签: 胃间质瘤 胃腺癌 上腹部不适 间歇性 大小便 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直肠、乙状结肠穿孔病因和诊疗策略,缩短术中寻找穿孔部位时间.方法回顾分析16例自发性直肠、乙状结肠穿孔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自发性直肠、乙状结肠穿孔患者穿孔直径大于1.5cm有9例,小于1.5cm有7例,其中4例小穿孔,穿孔部位难以发现.全部病人治愈.结论对直肠、乙状结肠穿孔小,时间长,在寻找穿孔部位有困难时及时使用补胎法,提高术中确诊率.及时急诊手术,选用Hartmann术或肠穿孔修补,远端关闭加近端结肠造瘘术两种术式为宜.

  • 标签: 直肠乙状结肠穿孔 自发性 补胎法
  • 简介:背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减少了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死亡率。然而,对其是否长期获益仍存争议。方法:我们随机分配自1989至1999年间的695例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观察等待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随访至2012年末。在ScandinavianProstateCancerGroupStudyNumber4(SPCG-4)中,主要终点是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死于前列腺癌或转移;次要终点包括开始雄激素剥夺疗法。结果:在23.2年的随访中,347名手术组中的200人和348名观察等待组中的247人死亡。其中手术组中63人、观察等待组中99人死于前列腺癌。相对危险度为0.56(95%可信区间,0.41∶0.77;P=0.001),绝对差别是11个百分点(95%

  • 标签: 次要终点 NUMBER 可信区间 随机分配 相对风险 方案评估
  • 简介: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120例溃疡性结肠炎并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SDS、HAMD评分均明显改善,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满足患者需要,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焦虑抑郁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方法选择78例女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78例非肿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分为5级评分,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恐惧、焦虑、抑郁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主要不良心理状态为恐惧、焦虑、抑郁。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施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乳腺癌手术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乳腺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手术是有效方法之一.早期乳腺癌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60%.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乳腺癌手术的耐受力,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提高康复效果.2010-01-2012-12,我科对35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乳腺癌 围手术期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胰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具有高度恶性、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本文回顾综述了中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包括其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单方制剂,复方制剂和其它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旨在提高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和关注,加强中药的研究进展,完善已有治疗方法,开发新的有效治疗药物。

  • 标签: 中药 胰腺癌 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1-02
  • 简介:为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诊断的应用价值,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收集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7例结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图像行多平面重组(MPR)、滑动薄层最大密度投影(STS-MIP)、曲面重组(CPR)后处理,并与术后病理TNM分期比较.57例患者中,肿瘤位于盲肠1例,升结肠23例,结肠肝曲9例,横结肠11例,结肠脾曲1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9例.MSCT检查与术中探查结果一致.57例患者肠壁均不规则环状增厚,增厚范围为0.6~3.2cm,存在不同程度的肠腔狭窄;16例患者出现液气平,伴有肠腔扩张,表现为肠梗阻征象.42例患者有软组织结节或包块影,表现为软组织结节或包块向肠腔内和(或)肠腔外生长,导致肠腔不同程度狭窄.包块与周围肠壁分界可以清楚或者边界模糊,周围肠壁厚度正常.20例患者形成癌性溃疡.溃疡表现为火山口状.47例患者出现浆膜层和(或)周围脏器受侵犯.27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6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其中4例肝转移,2例肺转移.术前MSCT检查T分期的灵敏度为100.0%(57/57),准确度为77.2%(44/57);术前MSCT检查N分期灵敏度为67.9%(19/28),特异度为72.4%(21/29),准确度为70.2%(40/57);术前MSCT检查M分期灵敏度为100.0%(6/6),特异度为100.0%(51/51),准确度100.0%(57/57),术前MSCT检查TNM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一致性较好(κ=0.592,0.514,1.000,P<0.05).MSCT扫描及后处理的应用可有效显示结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可以准确进行术前TNM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肿瘤 多排螺旋CT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前列腺癌发生及临床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12例疑似前列腺癌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合并高脂血症64例(57.14%)。与单纯前列腺癌相比,前列腺癌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发病年龄明显较小(65.0±5.0岁vs.67.8±3.7岁,P=0.001),前列腺体积更大(75.0±11.7mLvs.54.5±8.5mL,P〈0.001),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明显升高(61.4±23.3ng/mLvs.33.4±14.9ng/mL,P〈0.001),TNM临床分期明显更晚(P〈0.001),Gleason评分明显升高(6.9±1.8vs.5.0±1.9,P〈0.001),生存时间更短(49.8±12.7月vs.57.3±6.2月,P〈0.001),五年生存率(5-YSR)明显降低(51.6%vs.77.1%,P=0.006)。胆固醇的升高、甘油三脂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与发病年龄年轻化、前列腺体积增大、TPSA水平升高、TNM临床分期及Gleason评分升高、生存时间缩短及5-YSR下降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OR=3.204,P=0.022)和Gleason评分(OR=8.611,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癌合并高脂血症临床多见,高脂血症有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与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前列腺癌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91例,观察组施行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6%)相较于对照组(15.91%)明显较低,满意度高,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可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预防多种并发症出现,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手术室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对左半结肠癌梗阻性患者应用急诊手术及肠道支架序贯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70例梗阻型左半结肠癌患者,分为急诊手术治疗组(A组33例)以及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组(B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梗阻缓解情况、并发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累计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狭窄段直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组优于急诊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间累计生存率以及平均生存期虽高于急诊手术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虽高于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而且并发症较少的临时性或者永久姑息性治疗手段,相比于急诊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平均生存时间相当,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肠道支架序贯手术 急诊手术 肠梗阻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与MRI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状态,将乳腺癌分为HER-2过表达型、LuminalA型、LuminalB型和三阴性型,观察不同亚型乳腺癌MRI表现及其与分子亚型的相关性。结果4种分子亚型乳腺癌T1wI多呈稍低信号[HER-2过表达型:68.00%(17/25),LuminalA型:66.67%(38/57),LuminalB型:76.19%(16/21),三阴性型55.56%(10/18)];HER-2过表达型多呈非肿块样强化[84.00%(21/25)],LuminalA型多呈不均匀强化[75.44%(43/57)],LuminalB型和三阴性型多呈环形强化[52.38%(11/21)、83.33%(15/18)];HER-2过表达型、LuminalB型和三阴性型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多为廓清型[76.00%(19/25)、80.95%(17/21)和77.78%(14/18)],LuminalA型多为平台型E82.46%(47/57)];HER-2过表达型、LuminalB型和三阴性型多有伴随征象E80.00%(20/25)、76.19%(16/21)、66.67%(12/18)],LuminalA型49.12%(28/57)有伴随征象。乳腺癌增强MRI强化方式与分子亚型呈高度相关(C=0.737,P〈0.001),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分子亚型呈中度相关(C=0.567,P〈0.001)。结论乳腺癌分子亚型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相关性,可通过MRI特征初步判断乳腺癌分子亚型。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分子亚型
  • 简介: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更呈快速上升趋势,亟需在乳腺癌预防研究方面有较大突破。通过建立肿瘤动物模型,研究肿瘤在体内的发生及发展规律,是肿瘤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乳腺癌癌前病变为乳腺普通增生和乳腺癌之间的一种临界病态,建立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是研究乳腺癌发生原因及机制的重要方法,对乳腺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一般是通过自发性模型、诱发模型或可移植模型的方法进行建立,对其建模方法及检测途径进行介绍,并加以比较。

  • 标签: 乳腺肿瘤 癌前病变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无浆膜浸润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间行根治性切除无浆膜浸润结肠癌患者198例,其中行D3式淋巴结廓清术163例,D4式35例,用新鲜标本挤压触诊法行淋巴结捡取。按日本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规约进行淋巴结分组、分站,按第7版TNM分期,N0、N1(1~3个)、N2(4个以上),分析无浆膜浸润结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使用SPSS19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198例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者93例,转移率47.0%,共捡取淋巴结3088个,有转移淋巴结361个,转移度11.7%。其中腺瘤恶变患者淋巴结转移率17.6%(3/17),非腺瘤恶变的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49.7%(90/181),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N1、N2、N3、N4站无浆膜浸润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8.6%(34/58)、52.6%(10/19)、33.3%(4/12)、0;TNM分期中N0、N1、N2无浆膜浸润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85/105)、57.4%(39/68)、36.0%(9/25)。结论随肿瘤浸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增高,肿瘤大于5cm,淋巴结转移率增高;无腺瘤背景的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腺瘤恶变患者,淋巴结转移是无浆膜浸润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结肠肿瘤 淋巴转移
  • 简介: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能有效保证吻合口的血供,减少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术中于乙状结肠系膜内侧打开浆膜,分离至肾前间隙,向左、向尾侧、向头侧进一步游离、扩大该间隙,显露并注意保护左侧输尿管、左侧生殖血管。充分游离肾前间隙后,放入小纱布以作标记。提起肠系膜下血管根部系膜组织,彻底分离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脂肪组织。清晰显露左结肠动脉的走行方向,注意保护之,在其远端夹闭、切断肠系膜下动脉,以保证近端肠管血运。余步骤按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法+双吻合器法切除直肠肿瘤及重建肠道。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结直肠外科手术 肠系膜下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