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放射损伤是由于盆腔恶性肿瘤接受放疗而引起的肠道损伤,以粪便持续带血、里急后重、肛周疼痛、严重可伴有肠穿孔为主要症状。精确放疗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比常规放疗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相对减少肠道所接受的放射剂量。但即使在精确放疗时代,临床上仍需要面对疗效和损伤取舍平衡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复杂、复发或晚期的肿瘤而言。总体而言,治疗决策时应以放疗效果和延长患者生存为重,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减少放疗损伤,需要多学科会诊,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商定。由于放射损伤治疗的困难和复杂放射损伤的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包括采用精确放疗,避免给予肠道过多的剂量、避免照射全周的黏膜;在放疗期间和放疗后还需要注意预防便秘,避免肠道被干硬粪便损伤;并教育患者注意饮食,不要吃剩菜、凉菜、咸菜等容易造成肠道感染的食物。目前,放射损伤领域的研究数据仍较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放射损伤的预防和诊治领域会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

  • 标签: 放射性肠炎 精确放疗 预防
  • 简介:摘 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保障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支柱。近年来,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种矿产资源中,伴生放射矿物极为丰富,应用广泛。与其他矿物不同的是,伴生放射矿物不仅含有常见的化学成分,而且还含有天然的放射物质。对矿物在开采、加工、利用过程中因放射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通过相关研究,认为应建立完善的放射矿产及其伴生放射矿产管理利用体系和综合监测控制措施,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 标签: 伴生放射性矿物 冶炼 环境放射性 危害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食管癌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生存逐步提高,放疗导致心脏损伤(RIHD)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放疗相关心脏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包疾病、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瓣膜心脏病和心律不齐等。现代放疗技术有望减轻心脏损伤,降低RIHD的发生率。本文对食管癌RIHD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心脏损伤
  • 简介:放射皮肤损伤是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发生在皮肤较薄的颈、胸、腋窝、腹股沟等照射野部位,可造成正常组织细胞渐进变化、坏死,乃至广泛的纤维化损伤,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有可能影响治疗计划顺利实施,严重时导致放疗中断。

  • 标签: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中医中药治疗 组织细胞 治疗计划 并发症 照射野
  • 简介:摘要放射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可分为早期放射肺炎和晚期放射肺纤维化。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早期炎症,而放射肺纤维化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患者最终会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RILI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报道的相关机制包括遗传异质、氧化应激、细胞损伤等。本文就RILI的发病机制进行文献综述。

  • 标签: 肺癌/放射疗法 放射性肺损伤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放射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产生的神经系统损伤,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的假说中提示免疫细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及外周免疫细胞迁移入脑协同促进放射损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放射损伤中所涉及免疫相关机制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放射性脑损伤 小胶质细胞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T细胞
  • 简介:摘要放疗是胸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放疗过程中心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照射,引起早期或晚期的心脏结构或功能损伤,严重降低了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放疗在胸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其所致心脏损伤的发病率也在逐步升高。因此,对诊断放射心脏损伤的方法(如血液学和影像学等)的研究,力求早发现和指导早干预是当代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 标签: 放射疗法 心脏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慢性放射损伤是指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3个月后出现的迁延反复的肠道损伤。慢性放射损伤出现肠道大出血、梗阻、穿孔、肠瘘等晚期并发症后,均需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标准的慢性放射损伤手术方式。本文将从慢性放射损伤的病理机制和损伤范围角度,阐述慢性放射损伤的手术难点,并结合文献资料及本中心诊治经验,探讨相应手术对策。慢性放射损伤的病理机制主要为进行闭塞动脉内膜炎和间质纤维化;损伤范围包括小肠、末端回肠、乙状结肠及直肠。慢性放射损伤患者组织愈合能力差、盆腔纤维化和多器官受累以及机体条件差,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确定性的病变肠管切除是常规的手术方式,扩大切除放射损伤肠管,以保证吻合口一端没有放射损伤,是减少吻合口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放射性肠损伤,慢性 并发症,晚期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威胁中国⼥性健康中最常⻅的肿瘤之⼀,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 2022 国家癌症中⼼汇报提示,我国新发宫颈癌病例约有 11.9万例,位居⼥性恶性肿瘤第六位。其中因宫颈癌死亡的病例约有3.7万例,发病率以每年 10.5%的速度逐年上升,并呈明显年轻化趋势。放射治疗作为宫颈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具有提⾼患者的总体⽣存率,降低疾病复发率,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优点。然而放疗本身便可引起正常组织或器官不同程度损伤,因此找寻有效的方法去改善和预防放射治疗所致的后续损伤,提⾼患者⽣存质量,减轻治疗痛苦,是目前宫颈癌治疗中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难题。据调查显示,接受宫颈癌放疗的患者中,短则 6个月长则1年便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损伤甚至造成性功能障碍,并且这种功能损伤极大可能会伴随患者一生,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1]]。这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宫颈癌患者治疗的依从,使患者后续的生存质量大幅度降低。现对宫颈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所致放射阴道损伤的发病原理、临床诊断标准及预防与治疗研究结果的进展做⼀综述。

  • 标签: [] 宫颈癌 放射性阴道损伤 肿瘤的放射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在核燃料循环过程中,不仅会产生许多放射污染物质,同时也会产生许多非放射污染物质,比如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各种污染物的存在以及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污染场地修复的难度,混合污染场地修复是当前场地修复所遇到的一大难题。本文在总结放射以及非放射物质污染场地的修复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混合污染场地修复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措施,对混合污染场地的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和其他有害物的混合污染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以L-FABP10GFP组织特异性转基因斑马鱼建立放射损伤模型的可能。方法出生后5天的斑马鱼,给予“剂量爬坡梯度”放疗,连续观察5天,了解幼鱼放疗安全及安全剂量;结合“剂量爬坡”试验的结果及临床实践,选择合适的剂量进行放疗,连续观察5天,了解放疗后斑马鱼肝脏荧光强度、面积和形态的变化。结果“剂量爬坡”试验显示0、2、6、10、20、30、40Gy/次条件下的放射处理对斑马鱼是安全的;接近临床实践剂量40Gy/次的放疗处理未见斑马鱼肝脏荧光强度、范围及形态的变化。结论L-FABPGFP转基因斑马鱼放疗后54h内无法通过监测GFP荧光变化了解放射损伤情况,该模型的建立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放疗 斑马鱼 肝损伤 模型
  • 简介:放射脑病(radiationencephalopathy,REP)是脑肿瘤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比较困难,常误诊为肿瘤复发或转移。我院收治1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3年,发现右颞叶占位,影像诊断不明确,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放射脑病。本文就此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讨论。

  • 标签: 放射性脑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在军事、医疗和公共卫生方面,辐射暴露是一个持续而严重的威胁。针对辐射引起的损伤需要有效的预防或缓解治疗,但是目前这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临床上少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辐射防护剂副作用大,限制其广泛使用。据报道,一些天然的无毒化合物(如蜂产品)可通过减轻辐射引起的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DNA损伤来预防和治疗辐射引起的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皮肤损伤损伤、肠道损伤和造血系统的损伤等。这表明这些蜂产品有作为辐射防护剂的潜力。本文就蜂产品对防治放射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辐射防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DNA损伤
  • 简介:摘要放射损伤是腹盆腔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放射损伤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放射小肠炎、结肠炎及直肠炎。放射损伤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间质纤维化、黏膜水肿、溃疡、炎细胞浸润等,且存在显著的血管病变。其在内窥镜下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出血,超声下具有肠壁弥漫增厚、血流信号增多的表现。此外,放射损伤还具有乙状结肠远端和直肠壁厚度增加、骶前间隙宽度的增加等其他影像学表现。放射损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子包括血管抑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CXCL16等,待明确的机制包括异常升高的血管抑素通过哪些信号通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进而抑制血管生成和导致稳态失衡,以及巨噬细胞表达的CXCL16如何作用于相应受体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等。针对放射损伤血管病变,进行靶向治疗,将是令人期待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放射性肠损伤 放射性直肠炎 血管病变 血管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亚芬治疗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对头颈部放疗的116例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Ⅰ、Ⅱ、Ⅲ、Ⅳ级皮肤损伤程度反应率分别为55.2%、37.9%、6.9%、0和20.7%、48.3%、27.6%、3.4%;观察组的放疗反应明显较对照组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比亚芬能有效降低头颈部放疗病人放射皮肤损伤的程度,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比亚芬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皮肤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修复乳腺癌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8例Ⅱ级以上乳腺癌放射皮肤损伤的患者使用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治疗,皮肤破溃的部分涂抹溃疡糊,未破溃及近期修复的皮肤涂抹贝优芬,直至完全修复后2~4周,以保护修复的皮肤免于再次损伤,同时恢复皮肤的弹性和减轻色素沉着。结果.28例患者经治疗3~9天皮肤损伤处完全愈合,1~2周后皮肤恢复弹性,色素沉着减轻或消失。本治疗出于人道考虑,无法设置对照组。结论: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修复乳腺癌放射皮肤损伤效果确切。

  • 标签: 贝优芬 溃疡糊 修复 乳腺癌 放射性皮肤损伤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预防和控制鼻咽癌放射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对直线加速器放疗的105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Ⅰ40例和观察组Ⅱ35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Ⅰ放疗前将新鲜芦荟汁涂擦在照射野皮肤上,观察组II放疗前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在照射野内均匀喷洒,与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局部皮肤比较.3组放疗后,照射野皮肤按WHO对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分级标准每日进行观察评价,并及时记录急性放射皮肤损伤发生的时间和程度,评价至总疗程结束,疗程结束后征求每位患者的意见.结果芦荟和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均能预防和控制放射皮肤损伤,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及医用射线防护喷剂2个观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荟涂擦用于预防和控制放射皮肤损伤容易被患者接受,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性皮肤损伤 芦荟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法防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使用3M无痛保护膜外喷洒局部皮肤,对照组使用冰片滑石粉外涂局部皮肤。结果观察组皮肤放射损伤发生的程度低于对照组,损伤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射皮肤损伤时,3M无痛保护膜治疗效果优于冰片滑石粉。

  • 标签: 无痛保护膜 放射治疗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联合抗辐喷预防放射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宫颈癌根治术后需行辅助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46例),B组(40例),C组(40例)。A组用三乙醇胺乳膏及抗辐喷,B组用三乙醇胺乳膏,C组用抗辐喷,随访24周,观察三组患者放疗照射部位放射皮肤损伤情况。[结果]A组较B组及C组出现放射皮肤损伤的平均发生时间要短,平均修复的时间要快,放射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显著减少减轻,(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三乙醇胺乳膏联合抗辐喷对预防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放射皮肤损伤疗效显著,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 标签: 宫颈癌术后 放射性皮肤损伤 三乙醇胺乳膏 抗辐喷
  • 简介: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油外涂预防放射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7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4)和对照组(n=33).照射前,试验组用自制中药油外涂于照射野皮肤上,照射后继续用药3d,每天3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采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方法同试验组.结果两组放射皮肤损伤发生率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油的效果同医用射线防护喷剂,但价格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辐射防护剂 放射性皮炎 中药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