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口服药物在肠道中的吸收是决定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肠道中有许多介导药物转运的蛋白,在药物的吸收、分布和相互作用方面起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肠道膜转运蛋白及其转运机制,提出利用转运蛋白的特性和转运蛋白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对中药成分中的一些转运蛋白底物及中药-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肠吸收 转运蛋白 相互作用 中药
  • 简介:Na^+偶联单羧酸转运蛋白(sodium—coupledmonocarboxylatetransporter,SMCTs)包括两种亚型:SMCTI和SMCT2。两者的底物特异性相似,但SMCTl对底物的亲和力比SMCT2高。在机体中,SMCT1和SMCT2表达于肠道、肾脏和视网膜并通过协同作用促进相应组织对单羧酸的转运,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本文从生物学特征、底物与抑制剂、组织分布与生理功能及其在药物转运中的作用等方面对SMCT1和SMCT2进行综述。

  • 标签: Na^+偶联单羧酸转运蛋白 生物学特征 组织分布 生理功能 药物转运
  • 简介:药物与体内各种转运体的相互作用是药物体内药动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从肠道转运体出发,介绍了它们在药物吸收过程中的作用,旨在利用肠道转运体的作用增加药物向组织器官的靶向分布;利用转运体的作用改变药物的消除途径,从而减轻其毒副作用;利用转运体的作用进行新药设计从而避免药物间有害相互作用的产生;最后通过构建转运体的高通量筛选系统模型,进行新化合物筛选和候选药物的药动学机制研究,为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合理化给药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 标签: 肠道转运体 药物吸收 药物设计
  • 简介:摘要:肺细胞是人体生命中的重要细胞,[1]其主要作用是为机体代谢过程中呼吸、能量吸收提供了基础,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活性。本文从肺细胞基本表达与活性入手,对肺细胞药物转运体的组织分布与作用分析综述,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照价值。

  • 标签: 肺细胞 药物转运 分布 表达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药物多数是通过口服方式给药,药物在口服后需要经过吸收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在该过程中药物能否被肠胃所吸收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临床联合用药越来越普遍,多种药物之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药物相互作用,从而会影响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基于此研究转运体介导的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药物的吸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近些年关于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转运体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吸收
  • 简介:药物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药物转运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出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是一类药物摄取转运体,其表达分布广泛,转运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底物众多,一些药物因抑制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而导致药物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家族不同成员的组织分布、结构特点以及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药物转运体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从药物转运体的角度分析含二甲双胍门诊处方合并其他用药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方法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7-12月门诊所有含二甲双胍处方,参照药品说明书、Drugbank、Pubmed等数据库分析处方中合并用药与二甲双胍的潜在相互作用。结果共收集含二甲双胍门诊处方15 568张,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处方分别为9 146、6 422张。联合用药处方14 902张,联合用药种类主要包括其他降糖药、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脂药、神经保护药。药物转运体层面与二甲双胍联用具有潜在相互作用的包括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瑞格列奈、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氯吡格雷,共11 614次。其中通过抑制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OCT1)共5 938次;通过抑制OCT2共5 676次。结论该院含二甲双胍门诊处方与其常联用的慢性病治疗药不存在配伍禁忌,但门诊医生对潜在相互作用导致的剂量调整认识度不足。

  • 标签: 载体蛋白质类 有机阴离子转运子 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质类 降血糖药 二甲双胍 药物相互作用 门诊医疗 药物处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H^+协同转运载体PEPT1主要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膜上,肠道PEPT1对于消化道中蛋白质的降解产物二肽、三肽具有转运吸收的功能,另外肽类似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非肽药物伐昔洛韦等也经此载体转运吸收。肠道PEPT1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以及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PEPT1基因序列、蛋白结构、功能活性等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对于调控PEPT1在膜上表达、影响其功能活性以及与底物亲和力的因素及相关的作用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PEPT1广泛的底物专属性,使其成为新药开发中重要的药物传递的靶蛋白。了解药物与肠道肽转运蛋白PEPT1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了解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提高药物口服吸收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治疗以及个体化给药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肽转运载体 PEPT1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1粉嫩萌腮提升你的幸运指数!最忆你少女的娇颜,俗话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逆境,姑娘展开你的笑颜吧,那粉嫩的娇颜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气。粉粉嫩嫩的脸颊,让你看上去乐观又充满活力,新的一年,给自己一些幸运指数吧!

  • 标签: 美容 化妆品 品牌 护肤品 皮肤保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转运程序管理是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11月到2017年4月期间接诊的高危儿中选取符合本次纳入标准的患儿一共300例,然后对其展开研究,将这些高危儿平均分为两组,对于A组的高危儿而言,采用的是安全转运程序管理的护理方式,对于B组高危儿而言,采用的是常规性质的转运管理,期间医护人员需要记录A、B组高危儿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良情况、转运效果等等,以作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安全转运程序管理的这一组高危儿转运成功率更高,家属对于转移到满意度更高。A、B组高危儿转运过程中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在高危儿转运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转运 程序管理 高危儿
  • 简介:摘要为了利于腔镜器械的转运和使用安全,方便供应室人员操作,特别对于腔镜器械体积大小、结构复杂、光学目镜精密及昂贵,易损坏,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接送器械的路途特点、对转运车进行改良,转运车具体要求长90厘米、宽60厘米、高70厘米,内部放置10厘米防震垫、车轮5寸的防震静音轮。分两层设计使车上的器械更加整齐有序,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益。腔镜器械转运车的运用,可以保证精密器械放置、转运途中和保管中的安全。

  • 标签: 腔镜器械 改良器械转运车 防震垫 转运安全
  • 简介: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IBI(Organicanion-transportingpolypeptide181,OATPIBI)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cancer-resistanceprotein,BCRP/ABCG2)是人体内重要的转运物质,参与很多物质(包括他汀类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环节。一直以来研究者比较关注代谢酶等对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影响,而对转运体影响研究落后于代谢酶。近年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关注转运体对他汀类药物毒性的研究,现就影响他汀类药物疗效的主要转运体的遗传药理学因素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OATP1B1 ABCG2 他汀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车祸伤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方法及处理经验。方法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196例车祸伤患者的急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果196例中因伤势过重现场死亡10例,8例在转运中因伤势过重死亡,余178例病例均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院前急救总有效率达90.8%。结论采取合理正确的综合对症性院前急救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车祸患者救治成功率,给后续治疗创造更好的机会。

  • 标签: 车祸伤 急救 院前转运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燃料转运装置是核电厂燃料操作与贮存系统中重要的换料设备之一,承担着传输燃料组件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在燃料转运装置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小结,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 标签:
  • 简介:据ClarkeTA2011年6月7日[ProcNatlAcadSciUSA,2011,108(23):9384-9389]报道,英美科学家首次精确地展示了细菌中运送电荷的细胞内蛋白质分子结构,详细揭示了细菌如何将电子由细胞内推到细胞外的"细枝末节",

  • 标签: 细菌 电荷 细胞内蛋白质 转运 英美科学家 分子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转运装置在新生儿急救转运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转运的1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CRIB、转运距离分为观察组(携带转运装置,75例)、对照组(不携带转运装置,75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医疗操作、病情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实施了更多医疗操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自动出院率、转运病死率、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救新生儿长途转运中,转运装置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救治患儿。

  • 标签: 新生儿 转运装置 急救转运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转运记录单配合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质量、转运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378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该阶段患者按照常规模式转运,将该院急诊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6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对该阶段患者使用转运记录单配合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转运时间的差异,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转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突发病情变化、急救物品准备不充分、设备故障、管道意外和故障以及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转运交接时病情、用药、辅助检查、管道、皮肤和床位联系等相关信息遗漏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转运记录单配合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可有效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转运交接时患者信息的遗漏,提高转运安全性,还能够缩短转运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诊 危重症患者 转运记录单 安全转运 转运质量 多学科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