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平滑肌肿瘤增殖细胞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40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增殖细胞活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usMT患者中PCNA阳性率处于85%~100%,且具有显著不同,患者的LMS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对BLM患者与LM患者比较,核仁直径与核仁颗粒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但LM与LMS之间无显著差异,LM是单一型,CL为单一型,BL为单一型与混合型混合,LMS则为弥散型与聚集型;结论在usMT患者由良性过渡到恶性的过程中,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CNA的阳性表达在usMT中没有鉴别意义,但可参考其阳性率进行鉴别。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增殖细胞 活性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能够有效控制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然而近年研究却显示,放射会增强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多种生长因子和多条信号通路参与其中,这可能导致了放疗后肿瘤的复发、转移发生。本文拟对放射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及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做一探讨。

  • 标签: 放射 肿瘤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神经母细胞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使用外泌体提取纯化试剂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进行提取和纯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蛋白免疫印记法对外泌体的形态、大小和标志蛋白进行鉴定。根据细胞培养基中是否加入外泌体,分为外泌体组和对照组,利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外泌体对SH-SY5Y增殖活力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外泌体为茶托样形状,并被一层磷脂膜所包被,直径在30~150 nm之间;蛋白免疫印记法显示,位于外泌体内、外的标志蛋白TSG101和CD63均有富集。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在共培养48 h后外泌体组的细胞存活率为(0.95±0.02)与对照组(0.88±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17,P=0.081 4);但是在共培养72 h后外泌体组的细胞存活率为(1.09±0.09)较对照组(0.92±0.03)明显提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7,P=0.038 9)。细胞转移实验结果显示,外泌体组SH-SY5Y细胞的迁移数量为(28.8±5.02)个较对照组(14.8±4.76)个明显增加,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3,P=0.001 9)。结论神经母细胞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表明肿瘤来源的外泌体能成为交叉信号传递的平台,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方面发挥自分泌的作用。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外泌体 细胞增殖 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Catenin是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胞浆内糖蛋白家族,根据分子量不同分为a、B、y1及p120ctn四个亚型,最初是因其与跨膜黏附分子E—cad的胞质段连接而被发现和命名。B-catenin(B-连环素)是一种由位于染色体3p21—22的CTNNBl基因编码的具有介导细胞间黏附及信号转导等多重功能的重要分子,其通过与多种蛋白质结合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干细胞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为Wnt信号转导通路枢纽分子B-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B—catenin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也引起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

  • 标签: IWnt B-catenin 肿瘤干细胞 细胞增殖
  • 简介: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多年来一直沿用常规分割放疗方法。但单纯常规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一直无明显提高,大量的研究表明,食管癌常规放疗5年生存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癌放疗中肿瘤细胞产生加速再增殖。随着放射生物学的进展,国内外学者研究出许多克服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的治疗方法,如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剂量-密度化疗、热疗以及各种放疗增敏剂的应用等,提高了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

  • 标签: 放射治疗 食管癌 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外膜囊泡(OMVs)肿瘤疫苗对胰腺癌小鼠肿瘤细胞增殖和CD8+ T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慢病毒载体质粒pLV-EF1a-hluc-P2A-mNeongreen-CMV-OVA-3Xflag-P2A-puro构建小鼠胰腺癌Pan02-OVA细胞;采用大肠杆菌来源ClyA-Catchers-OMVs(CC-OMVs)与标签化抗原肽SpyTag-OVA制备OMVs肿瘤疫苗;应用OMVs肿瘤疫苗刺激小鼠CD8+ T细胞生成,采用体外细胞杀伤实验(OMVs肿瘤疫苗刺激T细胞组和对照T细胞组)、小鼠皮下胰腺癌成瘤模型(OMVs肿瘤疫苗组和对照组)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分析OMVs肿瘤疫苗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刺激CD8+ T细胞浸润的效果。观察指标:(1)小鼠胰腺癌Pan02-OVA细胞鉴定情况。(2)CC-OMVs形态观察情况。(3)OMVs肿瘤疫苗特异性T细胞对小鼠胰腺癌Pan02-OVA细胞增殖抑制情况。(4)OMVs肿瘤疫苗对小鼠胰腺癌的抑制情况。(5)OMVs肿瘤疫苗刺激小鼠胰腺癌组织CD8+ T细胞浸润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率表示。结果(1)小鼠胰腺癌Pan02-OVA细胞鉴定情况。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感染OVA慢病毒载体质粒pLV-EF1a-hluc-P2A-mNeongreen-CMV-OVA-3Xflag-P2A-puro的小鼠胰腺癌Pan02-OVA细胞表达mNeongreen绿色荧光。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以小鼠胰腺癌Pan02细胞为参照,Pan02-OVA细胞Flag蛋白表达率为90.7%。(2)CC-OMVs形态观察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CC-OMVs呈均匀球形,直径<50 nm。(3)OMVs肿瘤疫苗特异性T细胞对小鼠胰腺癌Pan02-OVA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细胞增殖毒性检测结果显示:OMVs肿瘤疫苗刺激T细胞组小鼠胰腺癌Pan02-OVA细胞450 nm吸光度为0.41±0.12,对照T细胞组为1.05±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P<0.05)。(4)OMVs肿瘤疫苗对小鼠胰腺癌的抑制情况。OMVs肿瘤疫苗组小鼠背部皮下肿瘤组织质量为(81±10)g,对照组为(153±17)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P<0.05)。(5)OMVs肿瘤疫苗刺激小鼠胰腺癌组织CD8+ T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OMVs肿瘤疫苗组小鼠背部皮下肿瘤组织中CD8+ T细胞染色数目为(28.7±3.5)个,对照组为(9.3±1.5)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P<0.05)。结论细菌OMVs肿瘤疫苗可抑制胰腺癌小鼠肿瘤细胞增殖并提高肿瘤组织中CD8+ T细胞浸润数目。

  • 标签: 胰腺肿瘤 细菌外膜囊泡 肿瘤疫苗 免疫治疗 动物模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叶绿酸(ChlorophyllinCHL)对DMH(N,N’–Dimethylhydrazinedihydrochloride,1,2-二甲基肼二盐酸盐)诱导的结直肠肿瘤模型鼠的肠粘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DMH诱导小鼠结直肠肿瘤,从诱导的不同阶段开始,施以相同剂量CHL干预,观察CHL对结直肠肿瘤的抑制作用;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研究CHL对小鼠结直肠肿瘤PCNA,P21,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CHL各组小鼠结直肠癌发生率及平均肿瘤数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腺癌百分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2)CHL各组小鼠肠肿瘤组织中PCNA及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01);Caspase-3表达水平在DMH和CHL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HL能够抑制DMH诱导的小鼠结直肠肿瘤的PCNA,P21蛋白的表达,从而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

  • 标签: 叶绿酸 细胞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美登木素对甲状腺肿瘤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取甲状腺鳞癌bcpap细胞株在5-20umol/L美登木素中浸泡48h,使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失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方法检测细胞的p21mRNA表达。结果:随着美登木素浓度提升,bcpap细胞生长为抑制状态,并且与剂量和时间具有依赖性,肿瘤细胞生长滞留在G1期p21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呈现上调情况。结论:美登木素能够有效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并且调节肿瘤细胞的迁移。

  • 标签: []美登木素 甲状腺肿瘤细胞 bcpap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的基础,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之一。该专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笔者将历年复习此专题的策略总结如下,供同仁参考讨论。一、明确要求,把握方向《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之一。笔者在复习该专题时将涉及的每个知识点都按照表1细化,做到心中有数。

  • 标签: 专题复习 DNA 变化曲线 染色单体 细胞增殖 人教版教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SchmollerKM2015年10月8日[Nature,2015,526(7572):268-272.]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出芽酵母中发现在细胞分裂之前,周期蛋白Cln3的合成速率随细胞尺寸变化,而转录抑制因子Whi5的浓度会随细胞生长而得到稀释,通过这种机制实现了细胞尺寸对增殖的调控。细胞的大小是影响细胞内所有生物合成过程的基础,它决定了细胞器的尺寸还影响着细胞的物质运输。虽然大量研究已经发现了许多影响细胞大小的基因,但细胞尺寸调控之下隐藏的分子机制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揭示。

  • 标签: 细胞生长 合成速率 转录抑制 美国斯坦福大学 周期蛋白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Mu阿片受体(Mu opioid receptor, MOR)是阿片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受体,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有研究认为MOR对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影响。MOR影响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机制繁杂,不同研究之间也存在争议。文章综述MOR及其亚型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不同的药物浓度差异对肿瘤细胞带来的不同影响,以及MOR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肿瘤微血管结构、内皮细胞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中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肿瘤细胞 Mu阿片受体 肿瘤转移 血管生成
  • 简介:化疗是人胶质瘤手术切除之后的诸多治疗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但是至今疗效难以令人满意。钾离子通道是广泛存在的膜通道蛋白,有实验证实其阻断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凋亡和细胞周期等亦产生影响。本文对钾离子通道及其阻断剂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等做了重点阐述。

  • 标签: 钾离子通道 钾离子通道阻断剂 肿瘤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检测增殖细胞核标记物Ki-67与脑肿瘤细胞(BTSCs)标记物CD133、Nestin在60例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TSCs的增殖活性与病理级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33、Nestin和Ki-67在60例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Ki-67、CD133和Nestin之间的共表达情况。计算两种方法中CD133+细胞、Nestin+细胞和Ki-67+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并将Ki-67+细胞与CD133+细胞、Nestin+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按照WHO2000的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级标准所有标本分为Ⅱ级18例,Ⅲ级23例,Ⅳ级19例,在不同的病理级别组中,CD133+、Nestin+和Ki-67+细胞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并且免疫荧光双染相比免疫组化单染更能代表BTSCs的增殖活性研究。在免疫荧光共表达中,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CD133+/Ki-67+细胞(F=30.668,P=0.000)或Nestin+/Ki-67+细胞(F=15.316,P=0.000)的百分比差异都有显著性,并且同时均与CD133+/Nestin+BTSCs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Ki-67+指标与肿瘤级别成正相关,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同时与BTSCs标记物CD133、Nestin的表达之间也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免疫荧光双染得出的BTSCs的增殖活性与病理级别的相关性研究更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胶质瘤 KI-67 脑肿瘤干细胞 免疫组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进行热应激处理,观察热应激下CAFs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提取结肠癌组织(取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手术切除的结肠腺癌新鲜组织标本)原代培养的CAFs,收集43 ℃热应激下处理1 h的CAFs上清液作为热应激条件培养基,37 ℃持续恒温的CAFs上清液作为恒温条件培养基,处理人类结肠癌细胞株SW-480(取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外实验室保存细胞株),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热应激条件培养基和恒温条件培养基下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热应激条件培养基和恒温条件培养基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L)-11在条件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热应激条件培养基处理的SW-480细胞增殖能力强于恒温条件培养基,在72、9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5,P<0.05;t=3.866,P<0.05)。热应激条件培养基处理的SW-480细胞的迁移能力强于恒温条件培养基,热应激组48 h划痕愈合率为(38.9±6.2)%,高于恒温组的(14.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6,P<0.05);Transwell体系共培养,热应激CAFs组48 h迁移结肠癌细胞计数为(173±30)个,高于恒温CAFs组(5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1,P<0.01)。热应激条件培养基上清中的IL-11相对吸光度值较恒温条件培养基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0,P<0.05)。结论热应激CAFs可增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该过程可能与IL-11的旁分泌调节有关。

  • 标签: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结肠癌 热应激 增殖 迁移
  • 简介:甘草黄酮能很好的诱导人乳腺癌细胞(Bcap-37)、人宫颈癌细胞(Hela)以及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凋亡,甘草活性成分诱导BCAP细胞凋亡的实验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Bcap-37)以及肝癌细胞(Bel-7404)的增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microRNA199a3p对膀胱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膀胱肿瘤新鲜组织中miR199a3p及CDK7的表达水平,并对二者的表达进行相关分析。逆转录实时定量PCR验证转染体系的有效性;增殖实验明确miR-199a-3P对膀胱肿瘤细胞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miR-199a-3p对CDK73’UTR的靶向作用;免疫印迹实验验证miR199a3P对CDK7蛋白水平的影响;最后行功能回复实验。结果膀胱肿瘤新鲜组织中miR-199a-3p的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CDK7的表达则明显增加,两者呈负相关关系;miR-199a-3P类似物和抑制剂转染成功后能明显上调或下调miR-199a-3P的表达;miR-199a-3P可以明显抑制膀胱肿瘤细胞增殖,而miR-199a-3p抑制剂可以促进其增殖;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miR-199a-3P与CDK7的3’UTR靶向结合,同时miR-199a-3P可以明显抑制膀胱肿瘤细胞CDK7的表达;CDK7可以回复或者部分回复miR-199a-3P对膀胱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论microRNA-199a-3p可通过靶标基因CDK7实现其对膀胱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标签: MiR-199a-3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