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西药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提高西药管理的整体质量。方法通过对基层医院西药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相应的改进对策,可以提高西药管理的工作效率。结论做好西药管理工作,保证药物的治疗,是医院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 标签: 基层医院 西药房管理 问题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老百姓的就医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民生问题,我们药剂科在面临改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门诊退药问题一直是药剂科的一个工作难点,为了体现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减少和避免退药,笔者对医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患者退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探讨减少患者退药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医疗机构 门诊 西药退药 解决对策 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成药和西药联合使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中成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临床资料。结果中成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为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特异性反应等。在调查研究中,共有140例患者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药物的配伍不当而引发不良反应的有91例,所占比例为65%,因用药途径不规范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有20例,所占比例为14.29%,其他原因导致不良反应的有29例,所占比例为20.71%。结论医护人员在联合应用中成药和西药时要慎重,用药前要清楚地了解中成药和西药的使用禁忌,有效降低二者联合使用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提高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 标签: 中成药 西药 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药患纠纷的常见原因,以及相关的防范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西药发生的12起药患纠纷事件,对药患纠纷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与整合,分析导致该现象的具体原因。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药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药师、医师、患者及药品本身。结论药师在服务过程中,应耐心与患者沟通,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与素养,完善药房管理,全面杜绝药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西药房 药房管理 药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医生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西药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共8026张处方,分析一年内抗菌药物的药物联合应用情况、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以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果单一使用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高,为94.21%;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占38.71%;在不合理用药中用法用量不合理所占比例最高,为60.8%。结论抗菌药物在我院门诊西药中应用广泛,但仍然存在很多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提高用药的水平,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医院西药药品的有效期管理。方法:介绍吉林省通化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采用专业电脑软件管理联合人工管理措施,对医院西药药品的有效期进行管理的方法。结果与结论:通过计算机软件,可对医院西药药品库存及消耗情况进行查询,设置药房药品的上、下限,对药房未消耗药品进行查询,对药房药品批号及药品有效期进行查询,以及对药房药品有效期进行预警;辅以人工管理措施,严格检查进入药房药品的有效期,划分区域、责任到人,利用好有色标签,加强口服摆药的有效期管理,可以较好地实现对西药药品的有效期管理。

  • 标签: 西药房 药品 有效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患者退药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改善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4年5月到2015年11月期间我院门诊西药登记的120张退药处方单,结合退药原因分析可能因素,对退药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退药的主要原因分别为皮试阳性和重复开方情况,占比为52.50%和13.33%。阿注射用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是退药次数最多的药品,分别占46.03%和23.81%。结论为降低退药率,应规范退药程序,加强医务人员责任心,加强医患沟通,谨慎对待特殊人群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西药房 退药原因 改善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退药原因,减少退药次数,为加强我院临床用药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5.10月至2015.12月共三月,门诊西药退药处方351张,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退药处方共289份,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68例,占退药总数的23.5%;开错,共50例,占退药总数的17.3%;药配的太多或重复用药42例,占退药总数的14.5%;拒绝用药或不依从35例,占退药总数的12.1%;病人住院21例,占退药总数的7.2%。结论通过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为减少退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提供依据。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退药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药误发药的原因并分析应对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西药按处方调配时产生误发的医药处方共计1688张。通过对误发医药处方相关记载资料的采集与整合,分析造成西药误发药的原因,并对各因素对西药误发药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最终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引起我院西药误发药的原因可归类为西药药师因素、患者自身取药因素、其他医务工作者因素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各方面占比依次为60.63%、10.78%、19.56%、9.03%。结论西药误发药原因有很多,加强防范,优化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医院有关部门务必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西药房 误发药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门诊西药调剂差错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2月门诊西药处方调剂差错比例及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于2015年1-12月在我院药学服务中实施,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处方调剂差错类型、原因、药房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措施实施后处方调剂差错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对药房工作质量指标满意度明显高于干预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门诊西药调剂差错率,提高药房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调剂差错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门诊处563张处方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西药调剂质量监督管理之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2%,实施监管之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西药调剂质量监管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对提高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西药房调剂质量 临床疗效 监督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高危药品的管理与安全用药。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西药高危药品32种,选择10名药品管理人员对高危药品实施管理干预,观察其实施药品管理干预及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效果。结果管理干预后药品摆放错误率、警示牌损坏率、用药错误率显著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西药高危药品实施管理干预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高危药品 管理干预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前门诊西药存在的药学服务质量问题,制订行之有效的提升策略。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延续传统西药管理制度,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提升门诊西药药学服务质量,于提升服务质量前后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提升服务质量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总结提升策略。结果提升服务质量后门诊西药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提升服务质量前(95.40%比83.90%,5.50%比13.50%,P<0.05)。结论门诊西药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提高科室整体服务水平和形象。

  • 标签: 门诊 西药房 药学服务 问题 提升 体会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医疗纠纷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医院一直在探索提高医疗水平的方法与措施,从而使我国医院的医疗机制在不断的创新与改革。但是药品是患者治愈的根本,药品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的可能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因而医院西药管理中实施了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基于此,为深入探究与分析医院西药管理中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的意义,规范医院西药药品管理质量,本文首先回顾与总结了近年来医院西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医院西药管理中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实施的具体做法,最后对其实施意义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为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医院西药房管理 药品合理分类 药品监管制度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