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高玲

高玲

〔摘要〕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那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1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意义1.1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运用。新课程标准制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而课程标准同时也对科学素养进行了界定,主要就是能使学生以后在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和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对生物科学素养的界定以及所包含的内容上不难可以看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必须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而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三维目标得以检验的有效手段。因此,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过程就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的一个系统的科学化的整合和具体运用过程,通过这一途径对于有效实现三维目标具有现实的推动作用。

1.2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质的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要求简单地说就是“成人”,即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建设人才,就科学教育而言就是让学生成为具备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并有效地运用它们去造福人类的建设者,而不是只具有科学知识而不理解其真正内涵的“书呆子”,也不是那些虽然头脑中装着科学知识而无视其利用价值,更不是那些具备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不是去为人类造福,而要避免这些就需要我们在实际的科学知识传授和科学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努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认识,理解科学的真正内涵,即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素养的培养,加深对科学的深刻理解,提高对科学这把“双刃剑”的认识。

1.3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生物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通过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现实的生活当中体验到科学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了才能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科学的行为来对待周围的事物,用科学的思维约束自己的行为,当他们能够认认真真地对待这一切并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时,自身的科学素质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而科学素质的提高对于我们国家建立和谐社会以及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精神文明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2.1重视生物科学史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2.1.1生物科学史在教材中的体现。注重科学史的教育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特点之一。

原教材在某些内容上就蕴含了科学史内容,新教材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又新增了许多显性科学史内容。笔者认为,科学史的教学应摆脱让学生单纯地了解科学结论和技术成果,力求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一次次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可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挖掘隐性科学发现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1.2生物科学史教学反思。任何科学发现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在科学史的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沿着上面的过程去获得科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想这正是探究学习的内涵。

我认为,科学史教学是探究式学习的桥梁和载体,探究式学习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好的教学策略、方式之一。探究将使学生自主地达成知识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得方法、发展能力,在探究中培育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三维目标。

2.2渗透STS教育。“STS”是英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个单词的缩写。STS不仅是一种新的价值观,还是一种新的科学观。高中生物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对STS内容的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提升生物学科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文化价值,有助于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生物学科教育新实践类型,有利于提高生物教师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搭建一个展能平台,再通过适当的评价激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如,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探究与合作讨论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发言,分享小组的思考,而其他小组与本组学生可倾听,还可提问与补充;还可通过液晶投影机,让学生投影并介绍小组设计的方案、收集的资料等;还可利用“科学、技术、生活”内容,让学生课外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分享。通过开展“展能”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向往,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科学探索的过程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探索者必须具备责任心,自信心和自发的能动性,将对科学真理的追求、科学事实的发现以及科学规律的揭示视为自身的一种理想和期望,并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索过程本身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同时科学探索的过程非常复杂,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需要更多的人共同来合作完成,这就需要科研者学会同他人协作来一起向着同一目标努力,这样才能完成比较艰难和复杂的科研任务。因此,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探索的各种素质要求,只有具备了这些科学素质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另外,探究过程就类似于一个简单科学的探索过程,可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索的一般步骤、程序和环节,使他们所初步具有的各种科学素质得以有效的利用,在这个利用的过程当中再结合教师的积极引导以及合理有效的评价,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认识,最终的目的就是能让学生在经历这样的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河北省威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