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尼联合紫杉醇和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单臂、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纳入Ⅱ~Ⅲ期TNBC患者17例。新辅助治疗方法:替尼250 mg,1次/d;紫杉醇175 mg/m2第1天;卡铂给药剂量按曲线下面积=4计算,第2天;每14 d为1个周期。结果16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16例患者完成替尼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5个,化疗的中位周期数为6个。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疾病稳定2例,客观缓解率为87.5%,疾病控制为100%。12例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其中8例(66.7%)病理完全缓解。Ⅲ~Ⅳ级不良反应为粒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各3例,贫血、疲乏、心律失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各1例。替尼中断治疗5例,永久停药3例,化疗减量1例。结论替尼联合紫杉醇、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化疗TNBC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控,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肿瘤 三阴性 阿帕替尼
  • 简介:摘 要:目前抑水技术主要有氮气、氮气泡沫、凝胶泡沫和无机颗粒抑制边水技术四种,对于边水能量强且渗透率较低的油藏,氮气泡沫工艺及颗粒调剖工艺都具有不适应行,凝胶泡沫工艺相对其他调剖工艺药剂成本高、效益差,因此开展凝胶泡沫抑制边水技术研究与应用,能有效改善渗透率较低边水油藏的开发效果。

  • 标签: 凝胶泡沫 低成本 配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角膜炎(单胞病毒性)治疗中实施更昔洛韦凝胶(眼用)和滴眼液(昔洛韦)的效果。方法:观察病例选择于2019.1~2020.1时段在我院就诊的角膜炎(单胞病毒性)患者86例,以治疗方式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观察,实施更昔洛韦凝胶(眼用)、滴眼液(昔洛韦)所在组分别以实验、对照组命名,例数均分,对呈现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相对比于昔洛韦,更昔洛韦凝胶呈现的疗效更为突出,即治疗总有效率增长明显,且患者复发率和发生不良反应几率降低明显,比较差异性较大(P

  • 标签: 角膜炎(单胞病毒性) 更昔洛韦凝胶 阿昔洛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失眠病人的治疗中采用归脾汤与酸枣仁汤联合米替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失眠病人50例进行调查分析,选取方式为随机。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参与本次调查的50例病人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人各25例。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方法为米替治疗,分析组病人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归脾汤与酸枣仁汤联合辅助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在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分析组有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归脾汤与酸枣仁汤联合 失眠 阿米替林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 析替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文笔者主要选取了 70 例晚期胃癌患者从 2018 年 1月 ~2019年 12月,利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各 35 例,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替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实行替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对疾病的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替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和替吉奥胶囊对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能强,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阿帕替尼片 联合 奥沙利铂注射液 替吉奥胶囊 晚期胃癌
  • 简介:摘要 :《 Q正传》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以及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作品中 Q的形象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展示能够深刻的揭示出中国人存在的劣根性。这篇文章在以中国农村社会矛盾以及阶级关系背景之下,深刻描述出了 Q这一典型的形象,让读者能够重温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并且能够批判和揭露中国民族的劣根性,揭示了一个病态的社会。本文将主要针对《 Q正传》中的 Q形象进行分析和了解。 关键词: Q; 精神胜利法 ; 典型意义;形象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得佑术后冷敷凝胶抑制瘢痕的作用, 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2 月我院接收的 72 例瘢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36 例)与观 察组(36 例)。对照组采用倍他米松局部治疗,观察组采用外敷得佑术后冷敷凝胶。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术后瘢痕采用得佑术后冷敷凝胶,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瘢痕,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借鉴。

  • 标签: 得佑术后冷敷凝胶 瘢痕
  • 简介:摘要:现阶段常用的灭火方法主要包括冷却法、隔离法等,常见的灭火剂包括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这些技术都可以和新型技术进行结合,获得新的成果,取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硅凝胶在消防灭火中的应用,硅凝胶是在水中加入添加剂形成的,水的加热稳定性会增加,在可燃材料上的停留时间会延长,降温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这样也可以充分发挥水的灭火性能,提升灭火速率。希望本文的研究对硅凝胶的进一步应用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硅凝胶 消防灭火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比加群酯与华法治疗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CVT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比加群酯组和华法组。主要转归指标为治疗后6个月时的功能转归良好,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次要转归指标包括受累静脉窦再通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52例CVT患者,其中比加群酯组34例,华法组118例。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比加群酯组和华法组功能转归良好率(94.1%对93.2%;χ2=0.043,P=0.836)以及受累静脉窦再通率(94.1%对93.2%;χ2=0.043,P=0.836)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加群酯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华法组(8.8%对27.1%;χ2=4.985,P=0.026),两组轻微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对16.1%;χ2=0.618,P=0.432),但比加群酯组严重出血发生率有显著低于华法组的趋势(0%对11.0%;Fisher精确检验P=0.074)。比加群酯组无死亡病例,华法组死亡2例,其中1例妊娠期女性患者在治疗4个月时死于CVT复发,1例男性患者在治疗2个月时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对1.7%;Fisher精确检验P=1.000)。结论比加群酯治疗CVT的有效性不逊于华法,且出血并发症风险更低。

  • 标签: 颅内血栓形成 脑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达比加群 华法林 抗凝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 要: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根据黑龙江省的森林资源现状和实施分类管护经营的措施 , 介绍了人工及天然的具体培育模式。

  • 标签: 森林 分类 培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剂量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铂类方案失败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近期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6例铂类方案失败复发或转移性HNSCC患者,口服替尼250 mg/d,替吉奥每天60 mg/m2,分早晚2次口服,第1天至第14天,休息7 d,每21 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16例,疾病进展6例。客观缓解率为15.3%(4/26),疾病控制率为76.9%(20/2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8个月(2.1~6.3个月),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血小板下降、乏力等。结论低剂量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铂类方案失败复发或转移性HNSCC近期疗效较好,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有潜在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癌,鳞状细胞 复发 肿瘤转移 阿帕替尼 替吉奥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比加群酯与华法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2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病例患者 2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案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131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比加群酯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抗凝治疗。对此两组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后,患者的栓塞、血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指定药物治疗后,患者均为出现大出血、死亡等病症现象。研究组患者的栓塞、血栓形成率为 3.05%、缺血性脑卒中为 1.53%、少量出血发生率为 0.76%,对照患者栓塞、血栓形成概率为 3.29%、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 0.76%、少量出血患者为 0.76%。结论:对于非瓣膜性房颤病症患者的治疗而言,采用比加群酯或华法均能够起到治疗作用,二者治疗效用具有类似性,但通过对案例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比加群酯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出现风险更低。

  • 标签: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非瓣膜性房颤 抗凝 安全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为了预防起下钻时井涌、井漏等复杂工况发生,需更精确地实时监测井眼压力。以钻井液实时凝胶分解模型为基础,结合钻井液流变特性,建立了基于钻井液触变特性的动态波动压力计算模型。分析认为,井筒工况改变时,凝胶强度破坏对压力激增影响程度大,并结合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精确地实现钻井中井眼压力实时监测与预警作用,具有良好实用价值。

  • 标签: 流变参数 触变性 波动压力 动态模型
  • 简介:摘要组织工程学在组织器官缺损修复展现了巨大前景。但是,传统组织工程构建方法存在组织复杂、精细微结构构建困难、种子细胞分布不均的难题。基于微凝胶的微组织技术可在微尺度精细模拟组织微结构,且可通过组装的方式实现种子细胞在移植物上的均匀分布。微凝胶的成分大体可分为天然水凝胶来源和人工水凝胶来源,该文根据成分来源进行分类,对不同水凝胶在微组织构建中的应用与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组织工程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组织工程 微组织 水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列净、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MD)合并肥胖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T2MD合并肥胖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T2MD的基础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给予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血脂指标、体质指数(BM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高脂血症(TG)、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以及BMI水平低于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与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比较,其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减轻体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达格列净 阿卡波糖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新型脑保护剂依拉奉联合银杏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 2016 年 1月至 2017 年 12月神经内科住院 60例发病 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 1周、治疗后 2周,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自我照顾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80%,对照组总有效率 53.3%,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采取依拉奉联合银杏莫,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依拉奉治疗,无明显副作用,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依达拉奉,银杏达莫,神经保护,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1例56岁女性患者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给予依司他50 mg口服、3次/d。当天服药3次后(首次用药后约10 h),患者面部出现红色丘疹,头颈部出现风团样红斑。服药第2天,皮疹进行性加重并诊断为多形红斑型药疹。考虑为依司他所致,将该药换为硫辛酸注射液,并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对症治疗。3 d后,患者过敏症状减轻,逐步停用抗过敏药物,其他药物继续使用;6 d后,患者无不适,停药出院。20 d后随访,患者皮疹未复发。

  • 标签: 药疹 多形红斑型 依帕司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尤瑞克联合依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山西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3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6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依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尤瑞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治疗前、治疗2周后脑血管储备能力[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脑血管阻力(CVR)、脉动指数(PI)],外周血神经因子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F)]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MCV血流速度、CVR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NS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NGF、NT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指标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降幅更大(P<0.05)。结论尤瑞克联合伊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

  • 标签: 尤瑞克林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脑血管储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