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规则有序的电活动消失,代之以快速、杂乱无章的心房颤动波,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房无序的颤动使其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耳内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甚至停滞进而产生心房附壁血栓。与普通人群比较,房颤患者具有较高死亡率和致残率,这主要是由于房颤患者易于发生缺血性卒中。研究结果显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栓塞事件的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两倍,15%~20%脑栓塞的发生是由于房颤,在老年人群中房颤并发栓塞的比例更高,由其导致的脑栓塞为非房颤患者的5倍[1]。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老年人群 抗凝治疗 非瓣膜病 持续性心律失常 房颤患者
  • 简介:目的:调查2017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除和生育保除药品目录》更新之后,各省市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对新型口服药物(Noveloralanticoagulant,NOAC)费用补偿的情况。方法:在所有实行国家药品目录的省级行政单位选取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分别调查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在省(自治区)职工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覆盖范围内的门急诊及住院适应证、支付比例情况。结果:在所调查的31家不同省市自治区的三甲医院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阿哌沙班进入常规采购品种目录的比例分别为100%、87.1%、61.2%;其中,4家医院所在省市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利伐沙班的适应证相较于国家药品目录受到进一步限制。29.7%的省市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门诊NOAC的使用,报销比例在0.2-0.9,100%的省市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住院NOAC的使用,报销比例在0.15-0.95。结论:各省市自治区新型口服药物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与其地区经济水平相适应,但目前大部分省市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NOAC的保障较差。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基本医疗保险 房颤
  • 简介:目的探究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予以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动脉压(mPAP)、右房压(RAP)、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系统血管阻力(SV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予以机械通气治疗可优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病情恶化及改善治疗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序贯机械通气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迁延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4月我院接诊的迁延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为阿奇霉素疗法,观察组30例为布地奈德与阿奇霉素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小儿迁延性支原体肺炎采取布地奈德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阿奇霉素 序贯治疗 迁延性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的患者中使用疗法和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方法:从资料库抽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时间段内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医治的HP感染患者100例,按照疗法不同把患者分为观察组(治疗方式为三联疗法)和对照组(治疗方式为疗法),两组各50例,按照不同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提取所观察患者的HP清除率、HpIgG抗体水平及PG(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三种数据进行组间分析和探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G含量比较接近(p>0.05),无统计学差异存在;治疗后两组PG含量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血清的PGI、PG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

  • 标签: []拜阿司匹林 长期服用 幽门螺杆菌 序贯疗法 三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提高呼吸衰竭缓解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32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结果:两组干预前血气指标水平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 呼吸衰竭患者 序贯机械通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期间联合运用布地奈德与阿奇霉素疗法的具体效果。方法:择选本院接收的支原体肺炎患儿74例,时间始自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参照组为其选用阿奇霉素疗法,而试验组则于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对比其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其临床总有效率数据显著性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出现率数据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期间联合应用阿奇霉素疗法与布地奈德既能提升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也较小,推荐参考。

  • 标签: 布地奈德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 简介:目的了解心内科与血管外科临床医师对抗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对临床药师的需求,为临床药师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探索方向。方法经预调研修正后,对心内科、血管外科临床医师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11份,回收率88.9%。仅54.9%的医师表示对肝素和华法林的个体化使用有经验,11.7%的医师承认对两药的剂量调整均无经验;对于新型口服药和华法林,更多的医师(41.4%)倾向于选择使用前者;仅有7.2%的医师在遇到用药问题时选择咨询临床药师。医师对临床药师的服务需求排前3位的分别是合理用药建议(93.7%)、药物信息咨询(86.5%)和药品使用相关培训(80.2%)。结论部分临床医师尤其是年轻医师,对抗药物的掌握情况有待提高,而临床药师在治疗管理方面对医师的影响有限。临床药师可在肝素和华法林的个体化使用、新型口服药的合理用药培训等方面为医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不断满足医师对临床药师的需求。

  • 标签: 临床医师 抗凝药物 临床药师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治疗状况,为提高抗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房颤合并CKD患者90例以及房颤但肾功能正常者90例的病历资料。对患者华法林使用率、血小板药使用率、栓药物的出血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年龄、合并慢性疾病、既往脑血管事件、出血风险评分等单因素对华法林使用率的影响。结果:房颤合并CKD患者的栓比例为68.9%,其中华法林比例为10.0%,低于肾功能正常患者;合并CKD患者的栓药物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CKD并未增加栓药物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华法林使用单因素分析提示高龄、冠心病、CKD对其影响较大。结论:我院房颤合并CKD患者的治疗严重不足。临床药师应加强药学服务,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开展药学跟踪随访工作,确保治疗的延续性以及安全性。

  • 标签: 心房颤动 慢性肾脏病 抗凝治疗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制护理模式用于老年肺栓塞患者治疗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共纳入46例研究对象,均为2021年03月-2023年03月期间在院内进行治疗的老年肺栓塞患者。遵循双色球法均匀分组,23例予以基础护理模式者归为基础组,23例予以责任制护理模式者归为实践组。评析、处理二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基础组对比,护理后实践组的用药依从性更高、住院时间更短、疾病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在为进行治疗的老年肺栓塞患者护理时,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能够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借鉴。

  • 标签: 责任制护理模式 老年肺栓塞 抗凝治疗 用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疗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参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克肟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费用、发热复常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为7.00%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为6.00%,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疗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头孢曲松的疗效,其起效迅速,抑菌能力强,治疗费用低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曲松 头孢克肟 序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阿奇霉素疗法与泼尼松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10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为76.00%(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温、肺部啰音/咳嗽复常时间分别为(4.5±0.8)d、(4.5±0.8)d和(6.9±1.3)d,早于常规组分别为(5.3±1.7)d、(5.5±0.8)d和(10.8±2.0)d(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疗法与泼尼松联用治疗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疗法,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泼尼松 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雌孕激素疗法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雌孕激素疗法,观察组给予雌孕激素疗法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黏度等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孕激素疗法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桃红四物汤加减 月经不调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联合肺炎改良评分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CAP老年患者,均为梁溪区惠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6月-2023年6月时间段内所收治,按抽签法做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治疗,25例)与干预组(治疗+优质护理+肺炎改良评分,2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体征改善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干预组的体征改善时间更短,干预组医护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总满意率均更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肺炎改良评分应用CAP老年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肺炎改良评分 老年 社区获得性肺炎 序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协助医师制订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用药方案的实践。方法:临床药师参与3例典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阐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三大常见原因及其CRRT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病因制订个体化的CRRT方案,并跟进治疗效果,提供药学服务,调整治疗方案。结果:医师接受了临床药师的治疗建议,患者治疗过程顺利,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根据自身掌握的疾病病理生理特点和药学知识,可以有效地协助医师确立更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急性肾衰竭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药物使用方案在肺栓塞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经济学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08年我院确诊为肺栓塞的住院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Ⅰ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Ⅱ组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等。结果:Ⅰ组(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患者咳嗽症状缓解率高于Ⅱ组(低分子肝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如胸闷伴呼吸困难、活动后气短、胸痛及咯血缓解率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药品费用、检查费、治疗费及总费用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案对肺栓塞治疗的疗效相当,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华法林成本低于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

  • 标签: 肺栓塞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 疗效 经济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时的最佳方法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5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高危出血倾向的、需要进行持续血液净化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实行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B组实行低分子肝素法;C组在B组的法基础上每6~8h进行一次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对比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患者更换滤器的次数和每次治疗的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中患者出现体外循环凝血、出血的发生率C组优于B组和A组,从整体对比可知,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A组(P

  • 标签: []高危出血倾向 持续血液净化 抗凝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尿毒症出血患者采取局部枸橼酸钠及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所在主要范围:2019.09-2022.01,选取本院收治90例尿毒症出血患者分析,均使用局部枸橼酸钠,依据护理差异性展开规范分组,记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45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的45例),统计两组各项指标(患者依从性、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实际获取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际获取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部枸橼酸钠及护理方法,具有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尿毒症出血患者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尿毒症出血 不良反应 依从性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
  • 简介:1.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1.病史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