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在我国处于相对和平的时代,但是我们并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要注重对军事力量的提升,防止外敌的入侵。提升官兵的素质和作战能力是提升我军战斗力的最根本的途径,因此需要我国的官兵战士长期的坚持训练,磨练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作战能力,使其心理和身体处于战争的戒备状态。但是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官兵容易出现多种伤病,对其身体造成伤害,并影响训练效果,因此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如何做好防御措施,减少伤病的出现,是十分紧迫的问题。

  • 标签: 基层部队人员 军事训练伤 预护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军事训练内容的不断增多,军校学员的军事训练强度、难度以及繁琐程度均在不断提高。军校学员的军事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但是因为许多方面原因,导致学员无法避免的发生军事训练伤。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军事训练实效性,本文详细分析军校学员军事训练伤易发因素及预防措施。

  • 标签: 军校学员 军事训练伤 易发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军事训练伤采取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选择我院60例军事训练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日常活动、康复有效率,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军事训练伤康复治疗阶段采取针对性护理时,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康复有效率较高。

  • 标签: 军事训练伤 康复治疗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从现阶段军事训练训练伤的防治现状出发,阐述了膝关节隐秘性骨折的类型,分析了膝关节隐秘性骨折发生的原因,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条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军事训练 膝关节 隐秘性骨折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军事训练所致劳力性热射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接受收治的20例军事训练所致劳力性热射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措施。结果20例患者经过治疗过程后均存活,存活率为100.0%。其中有1例(5.0%)患者遗留单纯舌咽神经损伤症状,2例(10.0%)患者遗留较为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1例患者(5.0%)遗留轻度肝功能障碍。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发现及时并正确处理,降低劳力性热射病患者体温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军事训练 劳力性热射病 临床特点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特定年份某地区部队伤病残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形式,对2016年该地区部队全体伤病残人员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就伤病残部位,人员类别,残疾等级等资料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护策略,降低伤病残发生率。结果伤残占评残总人数的66.4%,病残占33.6%;伤残诊断以骨关节疾病为主,比例为49.4%;伤残部位以下肢为主,比例为53.0%;伤残等级以10级为主,比例为83.1%,人员类别以义务兵为主,比例为35.2%。结论根据各单位疾病特点,科学制定训练计划,优化改进训练办法,做好演训场伤后救护,切实保障官兵身体健康,减少非战斗性减员,提升部队战斗力。

  • 标签: 伤残 部队 预防
  • 简介:摘要军校的军事训练不可缺少,学员在进行军事训练的过程中,受伤是难免的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训练时受伤现象的发生,教官应当对诱发军事训练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预防。因此本文特此展开探究,首先简单地阐述了军校学员军事训练伤的种类,然后分析了诱发军校学员军事训练伤的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军校 军事训练 受伤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军事训练伤所致出血、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100例军事训练伤所致出血、感染的战士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总有效率96%(48/50)、护理满意度98%(49/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36/50)、护理满意度74%(3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战士训练时所导致的出血、感染状况,改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有助于及早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训练伤 出血 感染 针对性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认知行为干预改善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心理状况的价值。方法:选择对象均为某院收治的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总计例数50例。2020年1月-2021年12月,根据随机法,将其平均划分成例数的对照组、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法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基于此,干预组患者施予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早期心理他评量表实施评价,包含有焦虑、抑郁、退缩行为以及总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总分、焦虑分值、抑郁分值以及退缩行为分值均比对照组低,二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价值高,建议使用。

  • 标签: 心理状况 认知行为干预 部队军事训练伤 伤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军事训练致肩袖损伤防护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展开分析探索。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100例因军事训练致肩袖损伤的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比较每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68.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2.0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防护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应用在军事训练致肩袖损伤患者中,可加速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护理的效果。

  • 标签: 军事训练致肩袖损伤 防护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 分析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认知行为干预对军事训练伤伤员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的100例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根据不同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军事训练伤伤员心理应激反应。结果两组伤员护理满意情况对比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矛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中,对有效降低其心理应激反应,缩短伤员心理应激反应的持续时间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部队军事训练伤 心理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心理应激行为的改善。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 2020年 4月某院校门诊部收治的 118例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 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为认知进行心理治疗。对两组伤员干预前后的 EPR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的 EPRS各项评分对比, 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 EPRS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当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后,给予常规护理联合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快速恢复其身体健康及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部队军事训练 伤员 心理应激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冰敷联合伤科散治疗军事训练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由于军事训练导致的107例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53例,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气雾剂外喷,观察组给予早期冰敷联合伤科散外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功能障碍、疼痛、肿胀、瘀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冰敷联合伤科散治疗军事训练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效果明显。

  • 标签: 军事训练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伤科散 冰敷
  • 简介:目的探讨我军某部空军地勤人员肩关节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对某部1386名空军地勤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统计肩关节军事训练伤的发病率、伤情种类和致伤课目,比较受伤地勤人员(受伤组)273例和未受伤地勤人员(正常组)989例在基本情况、参训时的心理状态、肩部存在症状、防护性措施应用情况等,探讨军事训练伤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62份,肩关节军事训练伤发病率为21.63%;伤情种类以软组织损伤为主(68.13%);受伤课目前3位是:匍匐前进(33.70%)、引体向上(20.51%)和俯卧撑(14.65%);2组在体质量指数(BMI)、参训时的训练强度、动作要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肩部存在症状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军地勤人员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BMI偏高、训练强度大、动作要领掌握不牢、存在肩部症状、缺乏信心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使用保护性器具及专人防护是保护因素。

  • 标签: 军事训练伤 地勤 肩关节损伤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