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甘油酯结果不良的原因分析。方法 排出仪器、试剂的原因,通过检验杯检验引起的不良。结果 对检验的仪器定期的进行维修和保养可以避免检验结果不良,从而使得检验的结果符合临床的要求。结论 为了能够使检验的结果比较准确,应当按照仪器的说明的要求,定期的为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从而有效地解决因为仪器问题而引起的甘油酯结果不良。

  • 标签: 甘油三酯 结果不良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高甘油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亦称高甘油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异常脂代谢类型,可加速CKD进展,且与心血管疾病的剩留风险密切相关,但肾科医师对于如何管理CKD合并HTG缺乏共识,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鉴于此,专家组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根据中国临床诊疗特点,围绕HTG病理生理,HTG对CK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影响,HTG诊断、治疗以及特殊人群管理等内容制定了此共识。本共识是我国首个指导CKD患者HTG管理的专家共识,旨在引起广大肾科医师重视,为我国CKD患者HTG的规范化诊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慢性肾脏病 治疗 管理 专家共识
  • 简介:目的对不同程度的高甘油血症患者的人体测量及血脂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高甘油血症患者101例,取空腹血测定血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载脂蛋白A1、B、A2、C2、C3、E(ApoA1、B、A2、C2、C3、E)等指标,并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等人体测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按1.70mmol/L≤TG≤2.25mmol/L和TG≥2.26mmol/L将研究对象分为临界高脂组和高脂血症组,比较两组人群上述人体测量及血脂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人群的BMI处于超重水平,从腰围判断属于腹型肥胖;高脂血症组人群的血TG、ApoE、C2、C3、A2均显著高于临界高脂组(P〈0.01或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甘油血症患者的血ApoE、C2、C3、A2与甘油水平密切相关,在反映高甘油血症患者病情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体重与身体测量 载脂蛋白类
  • 简介:摘要:甘油,化学式为C3H803,无色,无味,甜,透明粘稠,是一种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湿气、硫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为了提高甘油的纯度,通常采用蒸馏塔进行。因此,尽管现有的蒸馏塔已基本达到了用户的要求,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甘油蒸馏塔与给料机之间的衔接不便,以及蒸馏装置的进料装置之间的衔接不便,以及使用时的不便。目前,大部分的甘油蒸馏器都不能用于对无法通过气体去除的杂质进行回收。长时间的使用,会产生很多的杂质,从而降低其纯度、实用性和易用性。所以,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急需一种适合于邻接的精馏工艺和一种特殊的精馏塔式。

  • 标签: 甘油蒸馏工艺 专用 甘油蒸馏塔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甘油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妊娠晚期单胎孕妇886例,检测其分娩前一周内的血清TG和TC值,比较样本分布及各组妊娠结局的差异,分析血脂异常程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大多数孕妇都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升高,以TG升高为主;②当TG水平超过正常值高限两倍时,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G水平超过正常值高限的3倍时,巨大儿、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③高TC组产后出血、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TC组(P〈0.05);④孕晚期母血TG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137,P〈0.05)。结论孕晚期过高的TC、TG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加以控制,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晚期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高甘油酯血症(HTG)之间的相关关系,为HTG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我院3429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血糖、血压等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4297例被检人员中,共检出HTG10740例,检出率为31.31%;在体重正常(或消瘦)、超重及肥胖人群中,HTG的检出率分别为16.48%、46.05%和60.91%,超重及肥胖人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或消瘦)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与HTG检出率之间存在直线正相关(r=0.984,P〈0.01);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结论超重与肥胖是发生HTG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体质量指数 肥胖
  • 简介:CHD危险性随TG水平升高而增加,高甘油酯血症患者血浆PAI-1水平明显升高,富含甘油酯的脂蛋白CM、VLDL的TG向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LDL、HDL转移

  • 标签: 关系再 再认识 冠心病关系
  • 简介:摘要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TGP)是AP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HTGP发病率逐年升高。不同地区HTGP的发病率不尽相同,其病死率也有较大差异。近年来,有关HTGP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发病机制和诊治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就HTGP的发生机制、病因、发病率和预后做一综述,重点阐述不同地域HTGP的流行病学。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流行病学 发病率 预后
  • 简介:摘要我国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炎(HTGP)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且HTGP患者病情有易重症化和易复发的临床特点。HTGP患者在发病早期需紧急降脂治疗以阻止病情进展,在出院后需长期控制血清甘油酯(TG)水平以防止病情复发。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证据并结合笔者临床实践,介绍HTGP早期降脂药物选择、血液净化(包括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的指征、饮食和营养治疗的要求以及患者出院后血脂的控制策略,为临床医生管理HTGP患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胰岛素 低分子肝素 降脂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脂脂肪酶(ATGL)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入选2014年2月~2014年8月在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二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男性51例,女性34例,年龄41~67(56.3±6.2)岁。按照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5例)。选取同期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无冠心病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30例)。分别于入院24h内检测血清甘油酯脂肪酶(ATGL)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组、UA组、AMI组血清ATGL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较SA组血清AGTL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较对照组和SA组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各组AGTL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受试者ATGL与体质指数、甘油、Gensini评分、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226,r=-0.324,r=-0.476,r=-0.367,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365,P<0.05)。结论血清ATGL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新的血清标记物。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甘油三脂脂肪酶 Gensini累计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TG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69例HTG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症HTGP组(63例)和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组(10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具有临床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重症HTG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除重症HTGP组患者心律和呼吸频次显著高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组患者,既往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两组其他基线资料及既往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症HTGP患者WBC、血小板平均体积、红细胞沉降率、总蛋白,第1天及第3天的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脂肪酶、甘油,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TSI、APACHEⅡ、Ranson评分均显著高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白球蛋白比、尿酸、载脂蛋白-A1、血钙、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显著低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第1天和第3天的甘油和CRP水平及CTSI、APACHEⅡ、Ranson评分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第1天甘油水平(OR=1.08,95% CI 1.02~1.14,P=0.01)、第3天CRP水平(OR=1.01,95% CI 1.00~1.01,P<0.01)、CTSI评分(OR=1.51,95% CI 1.06~2.13,P=0.02)、APACHEⅡ评分(OR=1.22,95% CI 1.07~1.40,P<0.01)为重症HTGP的危险因素,第3天甘油水平为重症HTGP的保护因素(OR=0.8,95% CI 0.69~0.91,P=0.00)。结论第1天甘油水平和第3天CRP水平、CTSI评分、APACHEⅡ评分为重症HTGP的危险因素,需特别重视。

  • 标签: 胰腺炎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C反应蛋白 甘油三酯类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高甘油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以血甘油酯升高、代谢紊乱及多脏器功能障碍为显性特征。发病机制的探讨多集中于游离脂肪酸、胰腺微循环障碍、钙超载、氧化应激、基因多态性等方面。有研究指出,高甘油酯血症是继胆道疾病之后引发急性胰腺炎的第二大因素,对其反复发病、疾病急性期严重程度及后期休养恢复等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从提出此概念到研究阶段都未能系统性地明确其发病机制,导致临床治疗缺乏精准性。基于此,亟待探讨高甘油酯血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权威专家指南,就高甘油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