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甘油酯水平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入选2000年至2001年期间467例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并平均随访4.5年。依据甘油酯(Triglyceride,TG)浓度是否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将患者分为TG≤1.7mmol/L组(n=280)和TG〉1.7mmol/L组(n=187)。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和静脉血标本,分析其基线资料和预后。终点事件为长期随访全因死亡。结果467例脑出血患者长期随访中死亡110例,全因死亡率为23.6%。TG≤1.7mmol/L组的全因死亡率(30%,84/280)明显高于TG〉1.7mmol/L组(13.9%,2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G≤1.7mmol/L增加死亡风险2.341倍(HR=2.341,95%CI1.508~3.635,P=0.001)。经多因素Cox因素分析校正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后,TG≤1.7mmol/L增加死亡风险(HR=1.984,95%CI1.258~3.13,P=0.003)。结论TG≤1.7mmol/L增加脑出血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 标签: 甘油三酯 脑出血 全因死亡率
  • 简介:[目的]探讨橄榄中甘油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索氏提取法提取橄榄油,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甘油酯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甘油油酸酯标准液浓度在0.202~1.010mg/ml范围内与吸光值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48),橄榄中甘油酯含量可达88.58%。[结论]紫外-可见光谱法可作为测定橄榄中甘油酯含量的快速方法,且该方法简便、重现好、结果准确。

  • 标签: 橄榄 紫外-可见光谱法 甘油三酯 含量测定
  • 简介:在羧基丁腈橡胶(XNBR,牌号X146)和4.4′-甲撑双(2,6-二叔丁基苯酚)(AO4426)复合材料具有最优阻尼性能配方的基础上加入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AO2246)制备了一系列的元复合材料。通过动态热分析仪(DMA)、扫描电镜(SEM)、傅利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仪器对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元复合材料中只出现一个损耗阻尼峰,元复合材料阻尼峰值都比二元复合材料的大。随着AO2246含量的增加,阻尼峰值对应的温度不断向高温方向偏移。元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图中,随着AO2246增加,可以看到颗粒物不断细化,直至形成纳米结构的颗粒;DSC曲线中可以看到AO2246和AO4426的结晶熔融峰的存在;傅利叶红外谱图中呈现了共轭体系酯中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对应的吸收峰和肟类C=N—OH中的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 标签: 羧基丁腈橡胶 AO4426 AO2246 阻尼性能 纳米微晶
  • 简介:硝酸甘油和人类舌体的第一次接触,爆炸式地开启了它不平凡的历程。1866年,这种被诺贝尔用于制作炸药的物质,就在十余年后铅华洗尽,褪去子弹的铜臭,装进药瓶中,化为救治心脏病的神奇处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救人无数。

  • 标签: 硝酸甘油 诺贝尔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重新认识和评价甘油酯、谷丙转氨酶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甘肃稀土公司职工体检甘油酯和转氨酶,脂肪肝检测值,按甘油酯高低分为A、B、C、组,计算相关系数r,采用t检验,分析二者相关性,率检验采用χ2检验。结果随着甘油脂的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各组χ2检验P<0.05和P<0.01,有显著性差异;甘油酯和谷丙转氨酶之间χ2检验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对象甘油脂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甘油脂和谷丙转氨酶之间没有相关性。

  • 标签: 甘油三酯 谷丙转氨酶 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感染性疾病治疗时比较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如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同时,该类抗生素也可用于治疗部分非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特发性肺纤维化等,治疗效果均比较好。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其在临床中应用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即综述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硝酸酯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和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药学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前来接受治疗的128名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患者均为64人。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1组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statins)进行治疗,研究2组的患者采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疾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经过两种不同药物的治疗后,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且采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其不良反应较少,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硝酸酯类药物对其进行用药,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减少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此种用药形式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硝酸酯类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因其高效、对哺乳动物低毒和易降解等特性已被广泛使用,目前对其生态毒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及内分泌干扰、发育和生殖毒性方面,而关于其免疫毒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了关注。文章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免疫毒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主要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综述了此类杀虫剂对不同生物的免疫毒性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同时总结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暴露与免疫相关疾病发生的关联,以期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免疫毒性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拟除虫菊酯 杀虫剂 免疫毒性 分子机制 免疫相关疾病
  • 简介:目的评价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腰围、腰身比和体脂肪率与高甘油酯血症的关系及其筛检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重管理门诊患者119例。检测身高、体重、腰围、体成分及血脂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法分析BMI、腰围、腰身比、体脂肪率对甘油酯超标的筛检率,用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表示。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BMI、腰围、腰身比和体脂率在不同人群中与甘油酯超标的关系。结果在女性患者中,腰围和腰身比的AUC高于BMI和体脂肪率(均有P〈0.05);男性患者中,腰身比的AUC最大。在女性和男性中,腰身比和腰围高的患者发生甘油酯超标的风险均高于腰身比和腰围低的患者(均有P〈0.05)。结论腰围和腰身比对高甘油酯血症的筛检价值优于体脂肪率和BMI。

  • 标签: 体脂肪率 高甘油三酯血症 线性模型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中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布地奈德喷鼻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做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VAS、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中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可取得显著疗效,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鼻-鼻窦炎 大环内酯类药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我院所接收的110例心绞痛患者,将其分成联合组(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酯类药物),与单一组(硝酸酯类药物),每组患者55人,疗程均为30天,对比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92.72%,单一组为80%;并且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2%,单一组为15%,联合组均优于单一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性。结论在临床治疗心绞痛患者时,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酯类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更好,并且安全性更高,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硝酸酯类药物 心绞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医院耳鼻喉科接收的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入选患者均经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45例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命名为头孢组;另外的45例患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命名为大环内酯类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大环内酯类组患者经治疗后VAS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头孢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头孢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当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鼻-鼻窦炎 慢性鼻-鼻窦炎 大环内酯类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对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应用于咯血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80例咯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取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对比治疗48h后两组患者的咯血量减少情况即不良反应情况,进而评价联合用药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用药后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0%(36/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5%(27/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胸闷、心悸、腹痛等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应用于咯血治疗效果安全、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 联合用药 咯血
  • 简介:摘要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是产科中常见急症的一种,严重威胁着母婴生命安危,心衰的处理重在预防,其治疗原则在终止妊娠前改善产妇的心功能,并且顺利进行剖宫术和加速术后恢复。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多巴酚丁胺与硝酸甘油联用治疗妊娠合并心衰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多巴酚丁胺 硝酸甘油 妊娠合并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科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出院病历1488份,对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研究抗生素使用率为39.31%,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率为12.10%,以儿科、内科最为多见;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以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为主。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基层医院临床科室使用基本合理,但相较于其他抗生素有增加趋势,通过加强对基层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监督管理,以保证安全使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其他药物进行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 2015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性心衰应用硝酸甘油与利尿合剂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收集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难治性心衰诊治的患者资料,从中随机选择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均分为对比组和探究组,对比组患者应用硝酸甘油联合呋塞米治疗,探究组患者应用硝酸甘油与利尿合剂联合治疗。结果探究组共40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病情缓解率为95.24%,对比组共32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病情缓解率为76.19%,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BNP、左室射血分数均获得改善,探究组患者BNP低于对比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比组,2组上述观察指标均可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难治性心衰应用硝酸甘油与利尿合剂联合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使心衰指标得到改善。

  • 标签: 硝酸甘油 利尿剂 难治性心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给予静脉应用硝酸甘油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危象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2组,各46例。2纽均给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危象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危象 静脉滴注 硝酸甘油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