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气雾剂和硝酸甘油含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含片,研究组采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比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3.54±0.01)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硝酸甘油气雾剂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硝酸甘油气雾剂 硝酸甘油含片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通过TLC检测、FTIR、XRD、UV-Vis及NMR等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硫酸锆与甘油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低pH值(〈1)下,甘油与Zr(IV)发生配位形成五元环螯合物,产物结构稳定且有较好晶型,不溶于常见有机溶剂却可以溶解在10%小苏打水溶液中,溶解过程部分配位作用解除,释放出少量甘油而Zr(IV)却不发生水解。

  • 标签: 硫酸锆 甘油 螯合配位 解配位作用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应用,讲述了目前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危害性。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危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硝酸甘油、酚妥拉明联用治疗由血栓形成导致的心源性休克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因由血栓形成导致的心源性休克的患者20例,临床用药观察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联合用药,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从用药原则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出发,综合药物治疗,入院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降低患者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结论因临床根据病症症状及自身条件,用药方法不尽相同,总体原则根据病情发展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恶化,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 标签: 硝酸甘油 酚妥拉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碘甘油明胶海绵治疗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诊所2012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冠周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将冠周袋内置碘甘油进行医治,干预组患者则用碘甘油明胶海绵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显著的差异,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6%,根据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碘甘油明胶海绵治疗冠周炎的效果十分明显,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碘甘油 明胶海绵 冠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40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患者,对40例患者的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的具体情况。结果在研究的40例患者中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的有12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有10例,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有8例,肝损害的有4例,出现血栓静脉炎的有6例。在旧品种与新品种方面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为皮肤、肠胃及过敏性休克反应症状,而肝损害及血栓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相对较少,而新品种所致的不良反应要低于旧品种。

  • 标签: 大环内脂 抗生素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中酞酸酯类浓度与肾透析的相关性,探究肾透析患者体内酞酸酯类的暴露情况.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内科透析室接收并治疗的肾透析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钛酸酯类浓度跟肾透析的关系.结果:每次透析时长为2h,3h和4h所测得的酞酸二丁酯(DBP)浓度分别为(1.05±0.13)x103ug/L、(1.06±0.12)x103ug/L和(1.05±0.11)x103ug/L,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每次透析时长为2h,3h和4h所测得的酞酸二辛酯(DEHP)中位浓度分别为(3.35±0.06)x103ug/L、(5.05±0.01)x103ug/L和(4.65±0.23)x103ug/L,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肾透析患者体内酞酸酯类主要有酞酸二丁酯(DBP)和酞酸二辛酯(DEHP),其中酞酸二辛酯(DEHP)浓度与肾透析每次的时长存在相关性.

  • 标签: 血清中 酞酸酯类浓度 肾透析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头孢类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在治疗前均差异不显著,实验组治疗一个月后(3.25±0.33)、(1.49±0.42)、和治疗3个月后评分分别为(2.04±0.49)、(1.31±0.51),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鼻窦CT评分治疗前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大环内酯类药物 慢性鼻-鼻窦炎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物质(PAEs)含量及分布情况,为开展食品中PAEs的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2—2013年在我国7个省、直辖市大、中、小超市以及农贸市场采集市售7类常见的动物源性食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PAEs含量。结果:18种PAEs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均有检出(0.11%~45.11%),其中,检出率较高的4种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其平均含量范围为0.05~0.13mg/kg,整体数据呈偏态分布,大部分数据集中在低水平区域。包装熟畜肉中DEHP和DBP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食品;水产类食品中DIBP和DCHP的含量相对高于其它食品。包装熟畜肉中的DEHP、DBP和DIBP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非包装的生畜肉。结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普遍检测到PAEs,而且不同种类食品中PAEs含量不同,差别较大。总体来说,有关部门需关注检出率和含量水平较高的加工包装食品。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动物源性食品 调查 含量分析
  • 简介: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水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采用梯度淋洗,流动相为水、乙腈,分析时间为16min。采用标准溶液系列进行分析,绘制工作曲线,并计算回归系数。进行了回收率、检出限实验,当取样量为1L时,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回收率均在85%以上,RSD〈1%。在现场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水源原水以及沿线的干渠中,检测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其平均浓度范围为0.4-1.8μg/L,均小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限值。出厂水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工作曲线 精密度 准确度 回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脑外科治疗的60例脑水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甘露醇脱水降压治疗,观察采用甘露醇合并甘油果糖脱水降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脱水降压疗效以及肾功能受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脱水降压效果上无差别P>0.05。但后者能明显降低对肾功能的损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水肿患者的治疗采用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脱水降压效果满意,且对肾功能影响小,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脑水肿 甘油果糖 甘露醇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局部辅助外用碘甘油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间在我科诊治的4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儿局部辅助外用碘甘油治疗。结果观察组各观察参数及7d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局部辅助外用碘甘油治疗可有效促进病变的快速好转,其技术简单、安全有效,缩短病程、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 局部外用碘甘油
  • 简介:该文介绍了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的产品发展,分析了其临床应用的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对α-氰基丙烯酸酯的改性研究,最后对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氰基丙烯酸酯 医用胶 改性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