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甘油酯血症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到的脂质异常之一。许多单基因疾病已经确定能够引起严重的高甘油酯血症,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甘油酯升高是由多种影响微小的基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继发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控制不佳、酒精滥用和各种常用药物。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纠正这些继发因素、优化生活方式(如调整饮食)非常重要。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重度高甘油酯血症患者胰腺炎的发病风险,降低中度高甘油酯血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本综述着重探讨了高甘油酯血症的多种遗传因素和获得性原因以及目前的治疗策略,同时对高甘油酯血症各种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的支持证据进行了回顾,并且提出了简单可行的分步管理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G、FPG及TG葡萄糖乘积指数(TyG)与高血压发病间的关系,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金昌队列中符合研究标准的23 581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TG、FPG及Ty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间的关系,并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正常TG组相比,总人群中TG边缘升高组和升高组的HR值(95%CI)分别为1.16(1.01~1.34)和1.49(1.30~1.70),男性中分别为1.13(1.01~1.27)和1.17(1.06~1.30),女性中分别为1.05(0.88~1.26)和1.06(0.88~1.28);与正常FPG组相比,总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组的HR值(95%CI)为1.29(1.13~1.48),男性中为1.26(1.08~1.48),女性中为1.59(1.14~2.21);以最低四分位数组为参照,总人群中TyG的最高四分位数组的HR值(95%CI)为1.73(1.45~2.07),男性中为1.32(1.14~1.53),女性中为1.87(1.37~2.54)。TG、FP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间呈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Ty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线性相关。结论较高的TG、FPG、TyG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G、FPG及TyG较高的人群为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在高血压防治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高血压 甘油三酯 空腹血糖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甘油酯结果不良的原因分析。方法 排出仪器、试剂的原因,通过检验杯检验引起的不良。结果 对检验的仪器定期的进行维修和保养可以避免检验结果不良,从而使得检验的结果符合临床的要求。结论 为了能够使检验的结果比较准确,应当按照仪器的说明的要求,定期的为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从而有效地解决因为仪器问题而引起的甘油酯结果不良。

  • 标签: 甘油三酯 结果不良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TGP)是AP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HTGP发病率逐年升高。不同地区HTGP的发病率不尽相同,其病死率也有较大差异。近年来,有关HTGP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发病机制和诊治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就HTGP的发生机制、病因、发病率和预后做一综述,重点阐述不同地域HTGP的流行病学。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流行病学 发病率 预后
  • 简介:摘要我国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炎(HTGP)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且HTGP患者病情有易重症化和易复发的临床特点。HTGP患者在发病早期需紧急降脂治疗以阻止病情进展,在出院后需长期控制血清甘油酯(TG)水平以防止病情复发。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证据并结合笔者临床实践,介绍HTGP早期降脂药物选择、血液净化(包括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的指征、饮食和营养治疗的要求以及患者出院后血脂的控制策略,为临床医生管理HTGP患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胰岛素 低分子肝素 降脂治疗
  • 简介:摘要1例随访1年余的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1)基因突变致婴儿期短暂性高甘油酯血症(HTGTI)患儿并复习文献,发现HTGTI婴儿期起病为主,临床以肝大、脂肪肝、高脂血症、轻度转氨酶异常为特征。且有长期甚至延续至成年的肝脏脂肪代谢异常、肝酶升高以及生长发育问题,故长期干预及远期预后值得临床医生关注。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GPD1 婴儿期短暂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肝脏脂肪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胰管支架治疗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TGP)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期间收治的66例HTG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保守组(n=46)和支架组(n=20)。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转重症监护室(ICU)加强治疗率、入院48 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甘油酯水平、抑酶药使用时间等。结果共入选HTGP患者66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13例,年龄(39.3±9.7)岁。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支架组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胰管支架置入。与治疗前相比,保守组和支架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淀粉酶、甘油酯、APACHE II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支架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低于保守组[2.00(2.00,4.00)比4.00(3.00,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患者禁食天数、住院时间、抑酶药使用时间均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组[10.0%(2/20)比41.3%(1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管支架治疗可以快速缓解HTGP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高脂血症 甘油三酯类 支架
  • 简介:摘要:探讨 糖尿病诊断中弄过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血清甘油酯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21年1月~7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尿常规检验;研究组38例,采用生化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检验有效率97.37%、对照组71.05%,x2=9.896,P=0.002。研究组的空腹血糖、糖耐受平均值、血清甘油酯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尿常规检验相比,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更高,尤其是在血清甘油酯水平上升的情况下,提示患者有较高概率患有糖尿病。

  • 标签: 糖尿病 生化检验 血清甘油三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究高甘油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40例高甘油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展开研究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同时将同期接收的40例非高甘油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对照组,针对发病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两组患者BMI指数、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脂肪肝与D-D浓度等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发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体质量指数(BMI)、甘油酯、总胆固醇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12月在长沙市第四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稳定期的COPD患者,测定BMI、甘油酯、总胆固醇,同时回顾性记录上一年度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联合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指南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A、B、C、D 4组,分析各组患者BMI、甘油酯、胆固醇的关系。同时分析BMI<25 kg/m2组的患者急性加重和BMI、甘油酯、胆固醇的关系。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16例COPD患者,其中男104例,女12例,对比4组患者各自的BMI、甘油酯、胆固醇相关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总患者人群中,BMI、甘油酯、胆固醇和急性加重无明显相关,而在BMI<25 kg/m2亚组中,甘油酯(OR=10.364,P=0.035)和胆固醇(OR=2.506,P=0.025)是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而BMI是急性加重的保护因素(OR=0.283,P=0.034),BMI越高,急性加重风险越低。结论在BMI<25 kg/m2的患者中,BMI、甘油酯、胆固醇可能与COPD急性加重风险相关。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人体质量指数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入院48 h内血清甘油酯(STAG)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P)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成都市第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为AP的住院患者1 006例。根据入院48 h内STAG水平将AP患者分为正常至轻度高甘油酯血症(HTG)组(STAG<2.3 mmol/L,877例)、中度HTG组(STAG为2.3~<8.5 mmol/L,82例)和重度HTG组(STAG≥8.5 mmol/L,47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AP局部并发症[包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PFC)、急性坏死性积聚(ANC)和AP相关胃肠道异常改变]的发生率;采用改良磁共振严重指数(M-MRSI)对AP并发症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AG水平与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POF)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至轻度、中度HTG组比较,重度HTG组患者年龄最低[52岁(19~82岁)、47岁(21~62岁)比35岁(18~43岁)],男性患者比例最高[46.3%(406/877)、64.6%(53/82)比85.1%(4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943、2.841, χ2=26.912、6.224;P均<0.017);重度HTG组体重指数≥30 kg/m2的患者比例高于正常至轻度HTG组[38.3%(18/47)比20.2%(177/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2,P=0.003);中、重度HTG组既往糖尿病史和重度饮酒患者比例均高于正常至轻度HTG组[31.7%(26/82)、29.8%(14/47)比15.4%(135/877),37.8%(31/82)、46.8%(22/47)比9.6%(84/8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6、6.833、56.613、60.844,P均<0.017)。与正常至轻度、中度HTG组比较,重度HTG组胰腺坏死和APFC发生率,以及M-MRSI评分均最高[分别为8.2%(72/877)、15.9%(13/82)比38.3%(18/47),17.8%(156/877)、36.6%(30/82)比59.6%(28/47),2分(0~10分)、3分(0~10分)比5分(0~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936、8.244、48.842、6.381,Z=2.711、3.049;P均<0.017);中、重度HTG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ANC发生率均高于正常至轻度HTG组[28.0%(23/82)、48.9%(23/47)比13.3%(117/877),26.8%(22/82)、42.6%(20/47)比13.3%(117/8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1、43.965、11.008、30.144,P均<0.017);重度HTG组POF发生率高于正常至轻度、中度HTG组[46.8%(22/47)比14.8%(130/877)、24.4%(2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205、6.838,P均<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比值比=1.84,95%可信区间1.26~3.03)、体重指数≥30 kg/m2 (比值比=2.41,95%可信区间1.61~3.77)、饮酒(比值比=3.81,95%可信区间2.09~5.47)、中度HTG(比值比=1.89,95%可信区间1.78~5.23)和重度HTG(比值比=3.65,95%可信区间1.98~6.49)是POF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STAG水平与AP并发症的发生有关,中度和重度HTG(STAG≥2.3 mmol/L)与POF风险独立相关。

  • 标签: 胰腺炎 高甘油三酯血症 并发症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油酯葡萄糖指数(TyG)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参加健康体检且符合条件的25 535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TyG指数与NAFLD患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对NAFLD的诊断价值。结果NAFLD的患病率随着TyG指数的升高而逐渐递增;在校正其他潜在影响因素后,TyG第二、、四分位组与第一分位组相比,NAFLD患病风险的OR值(95%CI)分别为1.677(1.495~1.881),2.707(2.397~3.057)和4.049(3.482~4.71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诊断NAFLD的最佳临界值为6.9,曲线下面积为0.81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66%和70.51%,联合TyG指数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结论TyG作为一项简单方便的生物学合成指标,与NAFLD患病之间密切相关,当TyG指数≥6.9时,对NAFL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健康体检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硝酸甘油时如今众多心绞痛患者必备的治疗心绞痛药物,其能在服用后短时间内发挥作用扩张心脏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心肌供血增多从而缓解心绞痛。在临床上和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硝酸甘油的使用非常普遍方式,但不同使用方式得到的治疗效果却不甚相同。本文将结合心绞痛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对硝酸甘油的不同使用方式下不同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展开分析论述。

  • 标签: 硝酸甘油 药理作用 使用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合并2型糖尿病高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旨在为指导该类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42例2型糖尿病高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A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接受住院治疗的40例高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B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例如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糖尿病史、血脂水平等,并分析其影响病情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组患者的高血压患病例数多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性别(男)、年龄、住院时间、吸烟史、饮酒史以及脂肪肝患病例数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甘油酯、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降钙素原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预防2型糖尿病高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临床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积极控制患者血脂,降低其血糖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三酰甘油血症 急性胰腺炎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碘甘油治疗下颌智齿冠周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到2020年间到我院治疗下颌智齿冠周炎的80位患者,将他们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使用生理盐水和过氧化氢冲洗盲袋和智齿冠周,并让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接受一天一次的碘甘油注射盲袋及智齿冠周,一个疗程(天)后对这8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因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所以采用碘甘油治疗的病患比采用正常方法治疗的病患效果更好一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妊娠高血压采用硝酸甘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选择,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确定研究对象,选取人数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增塑剂的类别与创新方向,重点介绍新型异辛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增塑剂可有效提升塑料制品的柔韧性与稳定性,避免断裂变形,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与潜在价值。通过对新型异辛酯类环保增塑剂的深入研究,以期优化增塑剂性能,解决环保问题,促进塑料制品在市场中的发展与应用。

  • 标签: 新型环保增塑剂 异辛酯类化合物 合成与实践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食品检测过程中,对于农药的残留检测技术是整个食品检测得以向前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这种检测的结果是整个食品安全性得以保障的关键,因此,相关的技术工人用必须要重视对于当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通过对多种检测技术的有效实施操作,进而在极大程度上保障其农药残留所检测的实际结果和数据的准确性,只有充分保障其结果的精确性以后,才能够为整个食品的安全带来良好的保障。本文主要是根据当前在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在此基础之上介绍几种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在其使用期间的优势和缺陷,进而为后期的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食品检测 农药残留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