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探讨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92 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4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PCI 治疗,治疗组则给予抽吸导管+ PCI 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栓积分和血流分级评分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术后患者 ST 段的回落情况、并发症及不良心脏事件等。结果 : 治疗组血栓抽吸术后 ST 段回落> 70 %的患者比例显著多于对照组, TS 则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抽吸部位远端血流 TIMI 分级平均值较对照组有所好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术后患者无血栓抽吸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较为有效。结论 :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有助于改善 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 患者 心肌再灌注的改善和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减少,同时预后改善效果突出,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 ] 心肌梗塞 抽吸 导管 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CI治疗,治疗组则给予抽吸导管+PCI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栓积分和血流分级评分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术后患者ST段的回落情况、并发症及不良心脏事件等。结果:治疗组血栓抽吸术后ST段回落>70%的患者比例显著多于对照组,TS则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抽吸部位远端血流TIMI分级平均值较对照组有所好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无血栓抽吸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较为有效。结论: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的改善和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减少,同时预后改善效果突出,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心肌梗塞 抽吸 导管 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急性梗死后的炎症反应是其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在脑梗死的早期介入,可以起到有效的抗炎作用。本文就近年来针刺对急性梗死后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针刺 急性脑梗死 炎症细胞因子 良性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CT指导下对急性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并分析其有效性。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需要静脉溶栓患者100例,经CT确诊脑梗后。分为CT确诊后0~3h组及3~6h组,并记录每组溶栓前后的治疗有效、痊愈、mRS0~1分、mRS1~2分、Barthel指数≥95、血管再通、死亡、症状性脑出血患者数,并统计分析其差异性。结果CT确诊后0~3h组患者行rt-PA溶栓治疗结果治疗有效41人,痊愈15人,mRS0~1分23人,mRS1~2分25人,Barthel指数≥9520人,血管再通者19人,死亡3人,症状性脑出血6人。CT确诊后3~6h组患者rt-PA溶栓治疗结果治疗有效30人,痊愈5人mRS0~1分12人,mRS1~2分13人,Barthel指数≥959人,血管再通者9人,死亡7人,症状性脑出血8人。结论CT指导下0~3h溶栓与3~6h溶栓相比,患者从中获益更多。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 rt-PA CT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尤瑞克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苦碟子注射液,疗程均为14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90d的NIHSS评分情况,同时分别比较治疗后90d两组患者的MRS评分在2分以下、Barthel指数大于80分者所占的比例。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尤以治疗组下降更加显著,但治疗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②治疗后90d,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中MRS评分在2分以下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8.32%、67.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90d,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中Barthel指数大于80分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1.32%、60.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清热解毒中药苦碟子注射剂结合西药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清热解毒 尤瑞克林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0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病例入院后均给予神经内科疾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梗死疗效明显.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脉络宁注射液 脑梗死 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