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rt-PA溶栓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方法搜集接受rt-PA治疗的32例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h、8h、24h凝血参数值。结果溶栓前凝血参数均在正常范围,溶栓2h后PT、APTT、TT均延长,FIB降低,溶栓8h后TT仍延长,FIB仍降低,24h后无明显差异。结论rt-PA溶栓后PT、APTT、TT、FIB均有变化。

  • 标签: rt-PA 溶栓 凝血参数 脑梗死
  • 简介:北京地区12所医院联合进行一项研究,对207例发病6小时以内的脑梗死患者,应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以小剂量(0.6~0.8毫克/千克)效果最佳,副作用最小。与非溶栓对照组(80例)进行比较,基本痊愈加显著有效率,溶栓组为77%,非溶栓组为40%,溶栓组疗效显著。溶栓治疗最大的副作用是脑出血为4.38%,而对照组为0。

  • 标签: 溶栓治疗 超早期脑梗死 RT-PA 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疗效 脑梗死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针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不同剂量rt-PA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0例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大剂量的rt-PA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小剂量的rt-PA进行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脑出血、梗死、上消化道出血等不良状况人数均少有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个阶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rt-PA在临床治疗急性肺栓塞疾病上都有一定的作用价值,但是小剂量的rt-PA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减少了不良状况的发生。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小剂量的rt-PA 大剂量的rt-PA
  • 简介:摘要目的(1)比较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的疗效和安全性;(2)比较rt-PA静脉溶栓治疗病例中3h与3h-6h两个时间窗亚组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别;方法23例发病时间<4.5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剂量(0.6~0.9)mg/kg。溶栓前及溶栓后2h、24h及7d接受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接受改良Rankin评分,并观察安全性。结果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较基线值显著改善(P=0.04),20例完成3个月MRS评估者中,0~1分7例,死亡2例,为症状性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高(P=0.002)及完全前循环梗死型(P=0.01)者易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结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rt-PA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轻型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方法70例轻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rt-PA静脉溶栓组入院后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常规治疗组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3个月后mR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3个月后rt-PA静脉溶栓组mRS评分(≤2)的比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改善轻型脑梗死患者预后。

  • 标签: 轻型脑梗死 静脉溶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TCD在脑卒中rt-PA溶栓中的指导意义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卒中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rt-PA溶栓治疗并采用安慰剂检测,实验组患者给予rt-PA溶栓治疗并接受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再通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血流再通率(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血流再通率(64.2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在脑卒中rt-PA溶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患者的血流再通,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经颅多普勒(TCD) 脑卒中 rt-PA溶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有效时间窗内的心理体验及需求,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5例诊断为脑梗死且适用rt-PA的患者进行沟通,利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脑梗死患者有效时间窗内心理体验可归纳为4个方面的主题心理社会压力;对环境不适应感;紧张、焦虑;疾病信息需求。结论脑梗死患者在应用rt-PA期间,多伴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并有不同程度心理压力,护理工作中应及早针对患者提供诊疗信息,指导患者有效应对环境,并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 标签: 脑梗死 rt-PA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作者: 孟一曼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09
  • 出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 第07月 04
  • 机构: 隆尧县医院,河北隆尧055350
  • 简介:目的:探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方法:抽选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3例,实验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RS评分、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在患者接受了及时有效的治疗之后,绝大部分患者仍不能完全恢复健康,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身体功能性障碍,影响患者行为能力,带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沉重的负担。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本文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时间窗进行了研究分析,综述了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旨在为提升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水平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rt-PA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rt-pA组30例,给予0.6mg/kg(最大50mg)rt-PA静脉溶栓治疗,10%静推2min,其余90%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60min;尿激酶组30例,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于5%葡萄糖100ml中30min内静脉滴注,两组均皮下注射肝素,其余治疗也相同。结果溶栓后3周rt-PA组和UK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和4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值<0.05)。结论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梗死的疗效优于尿激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NICU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24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改善,6例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未进一步加重;24h后复查CT患者均无继发性颅内出血。结论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特别是在溶栓过程中仔细观察血压,并给予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rt-PA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rt-PA 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尿激酶和Rt-PA治疗,观察和比较两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此次的76例急性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组采用Rt-PA溶栓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37%(37/38)与对照组94.74%(36/38)比较(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发生继发性出血几率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对急性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采用Rt-PA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患者所发生的继发性脑出血几率较低。

  • 标签: Rt-PA 急性超早期脑梗死 尿激酶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发病在4.5小时内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观察组37例行rt-PA静脉溶栓,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抗血小板治疗。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溶栓后临床疗效,以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治疗后90d生活质量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h、24h、7d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23±3.51)vs(11.32±1.12),(6.72±2.31)vs(9.24±2.53),(4.23±2.12)vs(7.34±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BI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8.56±3.51)vs(61.30±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mRS评分疗效良好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7.56%(25/37)vs34.38%(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4h脑出血率及死亡率高于对照组[16.21%(6/37)vs9.37%(3/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近、远期疗效均较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急性脑梗死的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1,2],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rt-PA(注射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anant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其作用是激活纤溶酶原,使之成为纤溶酶,从而可以溶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颅内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溶栓治疗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方式将24例患者分成两组,rt-PA组与尿激酶组,每组12例。rt-PA组采取rt-PA溶栓,尿激酶组采取尿激酶溶栓,溶栓后24小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结果rt-PA组溶栓前NIHSS评分为14.3±5.4,尿激酶组溶栓前NIHSS评分为14.4±5.2,两组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24小时rt-PA组溶栓NIHSS评分为10.2±1.4,尿激酶组NIHSS评分为10.5±1.1,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rt-PA 尿激酶 溶栓 脑梗死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随机交替法将我院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均分为对照组(n=31、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1、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评分。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实施责任制护理对神经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rt-PA静脉溶栓 责任制护理 神经功能
  • 简介:本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应用rt-PA溶栓后的临床反应及护理.对AMI者9例应用rt-PA进行溶栓治疗后作观察.结果9例均获成功.用rt-PA溶栓治疗,是恢复冠脉再灌注,缩小梗死范围,挽救濒临死亡心肌,降低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护士应熟练掌握rt-PA溶栓的要点和方法,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预防和发现并发症,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治疗计划.

  • 标签: RT-PA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监护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