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后发生脑梗死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统计2000年至2007年内25例此类患者,对其发生原因、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研究,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青少年、老年人,全身多发损伤病人及不适当的治疗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出现脑梗死;治疗应采用综合疗法;预后大多良好。结论对轻型颅脑损伤后脑梗死讨论对预防其发生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轻型颅脑损伤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轻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早期出现临床病情恶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就诊的291例轻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以急性期临床病情恶化(clinical deterioration within 24 h,CD24h)和亚急性期临床病情恶化(clinical deterioration between 2 d and 14 d,CD14d)为主要终点事件。数据统计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软件,应用Pearson Chi-Square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相应变量的组间差异,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主要终点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主要终点事件CD24h和CD14d的发生率分别为21.6%(63/291)和30.6%(89/291),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比例为13.4%(39/291)。以CD24h为终点事件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高是增加CD24h风险的正性独立影响因素(OR=1.184;95%CI=1.078~1.300;P<0.01);小脑梗死(相比脑干梗死)(OR=0.250;95%CI=0.082~0.757;P=0.014)、非大动脉粥样硬化(相比大动脉粥样硬化)(OR=0.026;95%CI=0.002~0.325;P=0.005)对CD24h有负性预测作用。以CD14d为终点事件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肺部感染(OR=28.085;95%CI=6.863~114.927;P<0.01)和基线NIHSS高(OR=1.114;95%CI=1.001~1.240;P=0.048)是增加CD14d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再灌注治疗(OR=0.089;95%CI=0.013~0.613,P=0.014)可降低CD14d风险;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相比脑干梗死)(OR=7.526;95%CI=1.565~36.188;P=0.012)增加CD14d发生风险,而非大动脉粥样硬化(相比大动脉粥样硬化)(OR=0.076;95%CI=0.009~0.683;P=0.021)对CD14d的发生风险有负性预测作用。基线NIHSS(OR=0.834;95%CI=0.758~0.918;P<0.01),CD14d(OR=0.048;95%CI=0.018~0.130;P<0.01)和肺部感染(OR=0.045;95%CI=0.012~0.167;P<0.01)对良好临床预后(发病14 d的改良Rankin评分≤2)有负性预测作用。结论早期临床病情恶化对轻型后循环脑梗死良好临床预后有负性预测作用。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亚型和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是轻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CD24h和CD14d的危险因素,肺部感染是CD14d的危险因素。急性期再灌注治疗有助于降低轻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临床恶化风险和改善临床预后。

  • 标签: 后循环梗死 再灌注治疗 临床恶化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轻型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方法70例轻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rt-PA静脉溶栓组入院后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常规治疗组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3个月后mR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3个月后rt-PA静脉溶栓组mRS评分(≤2)的比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改善轻型脑梗死患者预后。

  • 标签: 轻型脑梗死 静脉溶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抗(拜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在急性轻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案,将我院 201 8年 1月至 201 9年 1月就诊的 120例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分为 2组。实验组 60例应用丁苯酞注射液及拜阿司匹林 (第一天 200mg,之后 100mg/ d)联合氢氯吡格雷 (第一天 300mg,之后 75mg/d)口服治疗,对照组 60例应用拜阿司匹林 (第一天 200mg,之后 100 mg/d)口服治疗, 2组均给予调节血糖、调节血压、稳定斑块及清除自由基等对症治疗,均治疗 14 d。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实验组有效率 95%,对照组有效率 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轻型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拜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丁苯酞注射液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尤瑞克林取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确诊的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作为研究主体,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纳选对象均匀划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治疗期间应用尤瑞克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比分析对照组、观察组NIHSS评分,所得结果为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于轻型急性脑梗死治疗期间应用尤瑞克林对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尤瑞克林 轻型急性脑梗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收治78例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9例。单一组以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治疗效果(有效率97.44%)优于单一组(有效率82.05%),差异存在,有意义(P﹤0.05)。结论 把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方式应用在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身上时,可以提升临床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的临床症状,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治疗效果 氯吡格雷 急性轻型脑梗死 阿司匹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