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众所周知,血淀粉和脂肪是检测胰腺功能的常用实验室指标,中国急性胰腺炎(AP)诊治指南也指出,符合以下3项特征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1)与AP符合的腹痛(急性、突发、持续、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2)血清淀粉和(或)脂肪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3)增强CT/MRI或腹部超声呈AP影像学改变[1].近年来血液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得血淀粉、脂肪的检测越来越广泛,临床观察到血淀粉、脂肪数值升高而无腹部疼痛症状,影像学检查又无胰腺疾病证据的受检者经常能够见到.在排除实验室检测误差的情况下,血淀粉、脂肪数值升高如何评价,成为临床医生需要明确的问题.

  • 标签: 胰腺炎 淀粉酶 脂肪酶 高胰酶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胆汁中淀粉和淀粉活性在胆道疾患中改变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X7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囊肿,胆管癌患者血淀粉,同工和部分患者胆汁中淀粉活性。结果各组病例的血清,胆汁淀粉及同工活性水平以x±s计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1)。48%胆道疾病患者在症状发作期血清淀粉及工活性增高,胆汁淀粉活性增高明显,尤其是胆管囊肿,急性胰腺炎组P-AMY/T-AMY比值明显高于胆道疾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MY/T-AMY比值是诊断急笥胰腺炎的较好指标。

  • 标签: 胆管疾病 患者 淀粉酶 胰腺疾病 同工酶 活性改变
  • 简介:摘要血清脂肪是常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之一,其诊断AP特异性较高,但并非所有脂肪升高的患者均为AP,了解并掌握脂肪升高的临床意义,对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 标签: 胰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病因 诊断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依照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颁布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分级标准[1],2002年11月-2004年6月临床随机抽取符合突发性耳聋标准病人61例分成二组.治疗组31例(35耳),男19例,女12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7.5岁.发病开始到用药时间1-7天,平均3.7天.其中伴耳鸣者23例,伴眩晕者10例,耳聋、耳鸣、眩晕同时存在者9例.对照组30例(34耳),男21例,女9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8.2岁,发病开始到用药时间1-6天,平均3.5天.伴耳鸣者18例,伴眩晕者11例,耳聋、耳鸣、眩晕同时存在者8例.治疗前对病人病情、治疗过程及可能出现临床疗效预先告之.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治疗组 胰激肽原酶 临床观察 耳鼻咽喉科学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淀粉(P-AMY)、脂肪(LPS)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并与血清淀粉(AMY)进行比较。方法对41例AP患者和49例非急性胰腺炎(NAP)患者血AMY、P-AMY和LPS进行检测,AMY用比色法(EPS-G7法),Lps用比色法,P-Amy用比色法(EPS-G7法)。结果用AMY、P-AMY和LPS诊断AP,其AP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NAP组(P<0.01)。AMY诊断AP的敏感性为82.9%,特异性为83.7%;P-AMY诊断AP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93.9%;LPS诊断AP的敏感性97.6%,特异性为97.9%,P-AMY、LPS诊断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AMY(P<0.05)。结论P-AMY和LPS对AP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AMY,因此,可以用P-AMY和LPS测定代替AMY测定来诊断AP,提高AP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胰淀粉酶 脂肪酶 淀粉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肽原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都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激肽原肠溶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自觉症状、心绞痛发作频率、静息心电图ST段及T波水平、血脂、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肽原在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方面疗效明显,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冠状动脉疾病 胰激肽原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激肽原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临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治疗下,对照组用厄贝沙坦150mg/d,治疗组加用激肽原肠溶片120u/次,1日3次,两组均使用诺和灵30R控制血糖。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肾功能、24h尿蛋白和尿微球蛋白。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24h尿蛋白量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减少(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降低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减少尿蛋白排出,与激肽原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更有效地减少尿蛋白排出,保护肾脏。

  • 标签: 厄贝沙坦 胰激肽原酶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态原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就诊时间段截取2019年12月- 2020年同月)的7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对象,按照拼音字母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8例,分别实施对照试验(常规治疗)及观察试验(增加激态原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78.95)(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使用激态原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可在临床中普及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态原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就诊时间段截取2019年12月- 2020年同月)的7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对象,按照拼音字母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8例,分别实施对照试验(常规治疗)及观察试验(增加激态原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78.95)(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使用激态原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可在临床中普及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联合应用瘘风险评分表(fistula risk score, FRS)和术后第一日腹腔引流液淀粉(drain fluid amylase on postoperative day 1, DFA1)预测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后临床瘘的条件,指导术后早期拔除腹腔引流管。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30例P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验证FRS对术后临床瘘的预测价值,并在FRS中高分段组(3~10分)患者中进一步利用DFA1对术后临床瘘进行预测分析。结果43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临床瘘56例(13.0%),FRS预测术后临床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95% CI:0.861~0.921, 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RS为术后临床瘘的独立影响因素(OR=2.933, 95% CI:2.230~3.856, P<0.001)。将430例患者参考FRS分组后,低分段组(0~2分)患者无术后临床瘘发生;中高分段组(3~10分)患者中应用ROC曲线分析计算得出DFA1>653.9 U/L预测术后临床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63.8%、39.2%、95.0%。结论对于FRS≤2分、以及FRS≥3分且DFA1≤650 U/L的患者,PD术后可选择早期拔除腹腔引流管。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瘘 胰瘘风险评分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肽原联合葛根素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12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激肽原联合葛根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2,P=0.0229)。结论激肽原联合葛根素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胰激肽原酶 葛根素 视网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组36例经过上述治疗其中17例视力和眼底改善、稳定15例、恶化4例,本组病人中32例经过上述治疗后眼底情况得到改善或稳定,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标签: 早期糖尿病 昊畅 治疗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抑制分泌的治疗情况作比较。方法收集自1995年6月至2015年6月这20年间在我院住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共298例,分别对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加贝酯/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奥曲肽联合加贝酯/乌司他丁等三组药物治疗与非使用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组与非使用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单用蛋白抑制剂和联合抑制治疗死亡率较非使用组更高(P<0.01)。结论使用生长抑素类、蛋白抑制类药物或两者合用未能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手术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蛋白酶抑制剂 生长抑素 奥曲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