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刑法条文的相对稳定性与生活情势的多彩变化之间存在天然裂痕,选取何种立场与思维,成为求取两者平衡的基本前提。洗钱罪短短数载便经历两次修订,其上游犯罪“类罪扩充”的列举模式虽在适用上颇具“简洁明快”之感,但对类罪之外的洗钱行为却难以规制,这凸显刑法条文与生活情势的偏斜与脱节。《反洗钱法》第二条所规定的七种类罪之后“等”字的加入,无不为洗钱罪上游犯罪范域界定提供可行切入点。突破严格解释论立场,遵循该“等”字所蕴涵开放思维之秉性,选取概念思维基础之上的双向思考纬度的类型思维来探寻洗钱罪上游犯罪的“本核”,成为洗钱罪上游犯罪匡正的可行路径。

  • 标签: 洗钱罪 上游犯罪 匡正 类型思维 双向思考
  • 简介:现金交易是全球重要的洗钱方式之一。英国经过多年探索,围绕现金交易,以金融情报中心为枢纽,以金融机构、大额现金交易商、律师及房地产经纪等中介行业、出入境个人为主要义务主体,以可疑交易为核心内容,构建起了涵盖多行业的功能完整、重点突出的现金交易反洗钱监测体系,值得借鉴。

  • 标签: 英国 现金交易 反洗钱 管理体系 金融情报
  • 简介:全球化的进展虽可促进国际社会互动关系更加密切,但同时也提供犯罪活动向外滋延的有利条件,使得犯罪型态趋向多元化、国际化、组织化。特别是在此两岸经济迅速发展及交流频繁下,两岸的洗钱犯罪明显有扩大趋势,洗钱者利用两岸在司法与管制上的差异,将洗钱活动移往之间,达成漂白黑钱、逃避司法追缉之目的,而目前两岸使用最频繁的洗钱手法,便是利用地下通汇方式,将资金游走于两岸。至于打击跨境洗钱犯罪的困境,便在其"跨境"的字义上,从犯罪人的角度而言,跨境洗钱犯罪的实施,便意味着增加执法机关诉追的困难并降低自己被捕的风险。因此,面对此跨境治理缺口,即"管辖权的缺口"、"参与性的缺口"、"诱因性的缺口"及"功能性的缺口",未来两岸为了有效防制跨境洗钱犯罪,应以全球化治理的观点来检视两岸跨境洗钱犯罪的问题。所以,在立法政策面上,多做沟通、相互学习,并可参照联合国相关公约,完善反洗钱刑事立法,藉以缩小彼此法制的落差,以弥补诱因性的缺口。在司法政策面上,须强化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与司法互助协议,引入刑事诉追的移转管辖,以弥补管辖权的缺口。在实务执行面上,应建立两岸共同打击跨境洗钱犯罪合作平台,藉以建构防制跨境洗钱犯罪合作网络,以弥补功能性及参与性的缺口,共创两岸人民双赢的局面。

  • 标签: 跨境犯罪 洗钱 地下通汇 两岸共同打击犯罪 司法互助
  • 简介:自由贸易区试验下频繁流动的跨境资金以及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必然对自贸区及整个国家的反洗钱工作形成挑战。犯罪分子通过多种方式利用自贸区洗钱或进行恐怖融资,严重影响自贸区的国际信誉,冲击国家金融秩序甚至危及社会稳定。我国应当进一步落实FATF《新四十项建议》,同时借鉴发达国家针对自贸区洗钱的反洗钱经验,建立并完善我国的自贸区反洗钱监管法制。有必要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多层次的监管法律体系,全面推行风险为本的反洗钱方式,同时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协调中央与自贸区及各部门之间的监管,在国际层面上进一步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 标签: 自由贸易区 反洗钱 监管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