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教学医院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开展研究。方法选取数名临床带教老师和访谈专家,通过查询文献、深入访谈和咨询问卷,确定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并赋予相应权重)。结果确立了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和40项评价指标,其中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9例三级指标。结论全面的、科学的教学医院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可以全方面的体现出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实用的教学管理工具。

  • 标签: 教学能力 带教老师 教学医院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呈现“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效果,进一步指引“课程思政”改革的创新提升,是“课程思政”改革中的重要环节。由于“课程思政”具有结构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等特征,其教学评价也极具特殊性。“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重点要解决好评价活动组织、评价标准构建和评价方法体系构建三方面的问题。

  • 标签: 专业课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体系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教学采用CIPP模式教学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接收实习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共68例,按照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方法进行,观察组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使用CIPP评价体系。结果:观察组医学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分别(86.07±2.18)分、(82.11±3.2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CIPP 临床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 要】对疼痛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转变、组织形式、标准的实施等研究进行综述 , 提示我国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发展和健全。了解国外先进疼痛管理指南及疼痛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总结了疼痛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有研究 [1] 认为 , 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涵盖的关键内容涉及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三领域。推荐的医院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包括四方面 :1 有无建立对医护人员的培训项目 ;2 对疼痛患者有无建立初始评估 / 再评估流程 ;3 医疗方面有无根据指南提供疼痛治疗服务 ;4 对患者及家属有无提供疼痛相关宣教。为我国建立规范的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疼痛护理相关制度,培养疼痛护理专业人才,促进最佳疼痛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疼痛护理 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学乳腺疾病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及教学效果。【方法】 构建教学形成性考核评价标准,在外科学教学中乳腺疾病章节课程应用。 【结果】 在2018级本科班外科学课程乳腺疾病章节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级,两个班级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60.09±4.59分和58.63±5.38分,而两班级在期末临床操作考试成绩为和25.50±1.77分 和24.77±2.45分,在实验班和对照班级各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4, p<0.05,t=2.618, p<0.001)。学生及旁听教师对乳腺疾病章节课程满意度进行评分,两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分分别为85.55±5.57分和83.31±6.61分( t =2.78,p﹤0.05)。【结论】外科学乳腺疾病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高了外科学乳腺疾病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外科学 乳腺疾病课程 形成性考核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Delphi法构建护理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Delphi法,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对临床护理人员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确定,观察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情况。结果: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均超过3.50;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明显较高。结论:应用Delphi法构建护理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标签: Delphi法 护理临床带教 教学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完善、系统的适用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CIPP评价模式为框架,确定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100% ,权威系数Cr值分别为 0.855、0.875,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 0.258、0.267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指标体系共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31项。结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合理,构建过程科学。

  • 标签: CIPP模式,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伴随社会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医学课堂已出现结构性变革,由传统教学的以知识获取为重点转变为重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扩大医学课堂的内涵及外延。本文就临床医学混合式教学发展现状展开探析,同时根据信息化发展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探究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问题。临床医学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机结合线上和线下,秉承环境和师生相结合、评前导向和评后反馈相结合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将教师、学生作为主体,构建混合式教学质量高评定体系,并且设计相关评定指标。

  • 标签: 临床医学 混合式教学 构建路径 质量 评价 体系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生育政策放开,多数大龄女性的生育要求较为急切,使得更多的不孕症患者寻求生殖中心的帮助。不孕症患者易出现精神抑郁问题,这使得患者在妊娠、手术等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患者逃避关于生育的言论、隐瞒不孕的问题、贬低自身的价值,进而不积极配合手术,因此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与医疗结果息息相关。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用来评价和支持护理活动的量化测量工具,是直接反映护理质量的重要体系。目前很多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普通门诊、监护室及病房,而针对辅助生殖患者而言,系统性、科学性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尚未被建立起,导致对于辅助生殖患者的总体护理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定。本文具体探讨与分析了辅助生殖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以促进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服务,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和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不孕症 辅助生殖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进行探讨。方法 以三维结构理论为依托,通过长期的文献研究以及德尔菲法的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并建立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在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问询的过程中,问询分为两轮进行,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专家的意见进行调查和统计。调查结束后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 96.34%和 99.16%,两轮的权威指数为 0.867和 0.893,协调指数分别为。 0.45和 0.36.在对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后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包括 3项一级指标, 24项二级指标以及 79项三级指标。结论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建有合理性与科学性,为今后高血压护理工作的有序开闸提供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本次研究通过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方式对相关的指标进行筛选,并对指标的权重确定及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显示,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更高,在对其经过三轮咨询后确定产科护士核心能力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别有7个、14个、32个。结论:对于产科护士,应构建其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升护士的整体能力和素质,为临床核心能力的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产科护士 核心能力 体系指标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科技查新也在医学科研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而查询工作的质量评价体系,则成为影响查新质量的重点内容。为此,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常见的查新项目,对比各项目的评价重点内容,经过反复敲定,构建了相对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希望对提高我国医学科技查新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医学科技查新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护理实践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11月-2022年12月中接受医院诊治的500例患者被纳入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的模式划分两个小组,即对照组以及研究组,两组患者数量相同,对比静脉输液护理的结果,包含穿刺成功情况和患者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静脉输液 护理实践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科技查新也在医学科研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而查询工作的质量评价体系,则成为影响查新质量的重点内容。为此,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常见的查新项目,对比各项目的评价重点内容,经过反复敲定,构建了相对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希望对提高我国医学科技查新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医学科技查新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灵敏、科学、实用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体系,为血液净化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法,建立血液净化专家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要求设计专家信函询问量表,经过两轮专家对应,统计分析数据,最后确定血液净化专家护理质量敏感指数评价体系。结果:在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2和0.874。两轮调查后,共形成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分数、可操作性分数和计算公式均合理,专家识别度≥90%。结论:构建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系统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卫生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按照研究目的选择专家进行咨询,使用Delphi方法予两轮问卷式咨询;根据专家选择的标准,选出35名专家,首轮咨询由32名参加,第二轮由31名参加。结果通过两轮咨询,第二轮各级别指标重要性协调系数均较首轮显著提高(≥0.40)(P<0.05);首轮与第二轮专家判断系数、熟悉程度、权威系数分别为0.66、0.85、0.75与0.69、0.85、0.77。结论对社区卫生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予以初步构建,利于提高应急预案编制质量,从而对社区预案进行有效评价,值得推广。

  • 标签: 应急预案 社区卫生 评价指标 构建
  • 简介:【摘要】 针对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的现状,为有效缓解监管力量不足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矛盾,提出了企业职业卫生分类分级方法。该方法通过筛选影响企业职业卫生水平的主要因素,建立企业职业卫生分类分级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为实现职业卫生差异化监管提供技术手段,从而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效率。

  • 标签: 职业卫生 分类分级 综合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方法,应用于内科护理学中进行过程评价,能够通过对护理学进程的了解和掌握,总结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培养计划以及教学过程中发生或潜在的问题,尽快反馈给教学主体,进行教学进程对的改进和完善1.形成性评价方法是现阶段医学领域以及各个进展性领域的一种新型引导方式,对传统的权威理论形式的教育主导方式产生挑战.我国护理学教学中逐渐应用形成性评价体系,有助于形成能够适合我国护理学教学的应用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本文研究内科护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应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关键词内科护理学形成性评价教学的应用模式教学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24-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