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模式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基于CIPP模式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析

沈宇淸,徐凯,严鹏,欧阳玉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科  江苏 泰州  225500

摘要目的:对临床教学采用CIPP模式教学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接收实习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共68例,按照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方法进行,观察组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使用CIPP评价体系。结果:观察组医学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分别(86.07±2.18)分、(82.11±3.2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 05。观察组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评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满意度分别(75.10±4.31)分、(69.25±4.17)分、(78.26±4.36)分、(79.21±4.26)分、(89.21±3.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 05。 结论:CIPP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临床教学的实际情况,利于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显现,对临床教学质量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CIPP;临床教学;教学质量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的关键时期,是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也是把医学生最终培养成一名合格临床工作者的关键阶段。教学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医学生、教师、管理者之间只有及时、有效的沟通才能达到有效调控,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状态,取得好成果[1]。而在实施临床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进行评价对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一系列医学教育相关评价标准不断涌现,但相对于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说,不能完全充分地呈现现代临床教学质量发展的需求。课程评价属于方案评价的范畴,迄今为止,在方案评价模式中,CIPP模式应用最为广泛。CIPP模式包括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这4个环节的评价。对教学计划及教学质量能够起到较高的参考价值,对教学成果有促进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实施不同教学评价体系,目的在于探究CIPP评价体系对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接收的医学生,共68例,其中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男:女=12:22;年龄:20-23(21.68±2.41)岁;专业成绩:72-90(86.45±5.24)分。观察组:男:女=14:20;年龄:20-24(21.97±2.53)岁;专业成绩:71-91(86.39±5.30)分。两组别间基线资料对比,p值>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医学生经过临床教学后,采取常规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观察组:本组医学生在对照组医学生的教学方案的基础上采用CIPP评价体系,具体内容有:①通过查阅、参考相关文献,了解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并与的临床医护人员深度沟通后,形成临床教学评价量表的初稿。②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本院多名专家进行匿名征集意见,在行政、临床、科研教学、管理人员、医、护、技等范围选择专家(工作年限均>10年,具有副高职称或相应经验)。对征集的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将结果逐渐趋于一致,并有可靠结论。③根据教学目标、结果(参与人员达到一致)进行评价设置,分为了解、熟悉、掌握;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在线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医学生对教学知识目标掌握期望、对教学接受程度、课前预习效果等方面,同时对医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检查、反馈、记录;通过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评价是否达到教学重点、是否达到临床需求。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优化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两组医学生完成临床教学后均进行考核,即理论考试及操作技能考试,同时对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调查。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医学生的考试成绩,包括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满分均为100分。

②比较两组医学生的教学成果,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评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与人文关怀、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将从研究中收集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规范统计,其中收集的计数资料通过(%)予以表述,行x2检验;收集的计量资料通过(x±s)进行表述,施以t检验,P<0. 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医学生的考试成绩

观察组医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 05,具体见表1。

1比较两组医学生的考试成绩x±s,分

组名

例数

理论成绩

技能操作成绩

对照组

34

85.42±2.46

81.64±3.57

观察组

34

86.07±2.18

82.11±3.24

t值

-

1.153

0.568

P值

-

0.253

0.572

2.2对比两组医学生的教学成果

观察组医学生的教学成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 05,具体见表2。

2对比两组医学生的教学成果x±s、分

组名

例数

自主学习能力

临床评判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沟通能力

满意度

对照组

34

64.33±4.27

60.78±4.43

61.67±4.54

63.27±4.50

78.48±3.77

观察组

34

75.10±4.31

69.25±4.17

78.26±4.36

79.21±4.26

89.21±3.06

t值

-

10.351

8.118

15.368

14.999

12.885

P值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指导教学改进工作的重要措施。临床医生在日常的工作中承担着繁重的诊疗任务,相当一部分医生还要做课题、搞科研,严重压缩了用于教学的时间,教学热情不高,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深入研究不多,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目前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结果为导向,不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侧重对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进行评价,缺乏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方面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工作的成败[3]。因此,研究探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CIPP模式评价体系又称为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其内容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 、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成果评价(product),该评价体系使教育教学工作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可以从中详细了解并确定教学计划进行的有效性,为是否改进教学计划和做出相关决策提供所需有力依据[4]。在临床教学开展前、开展中、开展后,分别对其内容进行评价,在开展前,通过背景评价,设定一个合理的教育目标,并通过输入评价对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优化;在开展中进行过程评价,对教学计划的实施监督、优化,并预测教学效果;最后通过结果评价判断临床教学的有效性及适宜性[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医学生的教学成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CIPP评价体系用于临床教学质量的评价中,成效显著,可明显提高医学生的教学成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基于CIPP模式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值得在教学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月琴,王笑,张惠. 基于CIPP模式评价高职《急危重症护理》虚拟仿真教学[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6(4):11-14.

[2] 林双宏,吴疆. 基于CIPP模型联合BOPPPS教学法在实习护生个人防护安全强化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护理,2022,14(9):571-574.

[3] 汪卓赟,周典,王静,等. 基于CIPP模式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医院,2019,23(7):55-57.

[4] 陈一凡,李雁,李昕,等. 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BOPPPS+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在中医骨科技能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22,31(5):911-914.

[5] 欧阳其适,刘梨花,黄蓓蓓,等. 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结合CIPP评价模式在低年资护士DVT培训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