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了聚丙烯酸盐高吸水树脂常用的合成工艺及其性能的表征,综述了水溶液法和反相悬浮法聚合工艺和助剂的改进,并介绍了高吸水树脂性能改进的措施。

  • 标签: 聚丙烯酸钠盐 吸水树脂 合成工艺 聚合
  • 简介:丛枝菌根真菌(AMF)在增强植物砷(As)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接种AMF能提高植物体内三价砷As(III)的比例,AMF可能参与了将五价砷As(V)还原为As(III)的过程从而提高了菌根植物的As抗性,但目前尚缺乏直接分子证据。本文从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irregularis)菌丝中克隆得到了一个砷酸盐还原酶基因RiarsC并进行序列分析。将该基因转入arsC缺陷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菌株WC3110(ΔarsC)中,通过As(V)抗性生长曲线和As形态测定,分析了该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RiarsC属于谷氧还蛋白-谷胱甘肽依赖的砷酸盐还原酶家族;RiarsC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了As敏感型E.coli菌株对As(V)的抗性,当培养基中As(V)浓度为100μmol·L-1时表现更加明显。As形态分析表明,表达RiarsC的E.coli菌株能够将培养基中71.03%的As(V)还原为As(III);与表达空载体的菌株相比,还原效率提高了61.98%。本研究证明了AMF的砷解毒还原能力,为进一步开展AMF的砷代谢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标签: 丛枝菌根真菌 砷酸盐还原酶基因 克隆 基因功能验证
  • 简介:1例59岁男性患者因食管癌骨转移给予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1次/月。用药11次后患者出现牙龈脓肿,停用唑来膦酸,行口内脓肿切开引流术、脓肿冲洗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其后改用帕米膦酸二钠80mg静脉滴注、1次/月,共用药8次。末次给药后1个月患者于拔牙后出现局部创口溢脓、疼痛,间断发热,可见暴露骨面和瘘管形成。停用帕米膦酸二钠,行右上颌骨感染病灶清除术及骨隆突修整术,并给予全身和局部抗感染治疗,4个月后创面愈合。考虑为双膦酸盐药物相关上颌骨坏死。

  • 标签: 二膦酸盐类 骨坏死 上颌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膦酸盐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4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双磷酸类药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及各处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氏三角区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膦酸盐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骨密度,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双膦酸盐类药物 骨质疏松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硝酸盐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同时降低前负荷,轻微降低后负荷以及扩张心膜外大冠状动脉。其他如对血小板、前列腺素和心肌细胞的作用还不能确定与减少心肌缺血有关。

  • 标签: 缺血性疾病 硝酸盐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双膦酸盐药物在 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 。方法: 74 例入组对象均筛选自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研究时间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 , 随机分组,对照组(37 例)服用钙尔奇 ,观察组( 37 例)给予双膦酸盐药物 。对比两种方案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以及疾病疼痛程度、骨密度的影响 。结果: 组间对比,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 11 例 ,观察组为 4 例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分数低于对照组,骨密度指标值更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双膦酸盐药物抗 骨质疏松效果较高,能够提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要推广 。

  • 标签: 骨质疏松 双膦酸盐类药物 安全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硝酸盐最主要的作用是同时降低前负荷,轻微降低后负荷以及扩张心膜外大冠状动脉。其他如对血小板、前列腺素和心肌细胞的作用还不能确定与减少心肌缺血有关。

  • 标签: 缺血性疾病 硝酸盐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应用双膦酸盐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分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0例。对照组使用钙尔奇治疗,观察组为双膦酸盐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96%)高于对照组(80%),两组比对后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期间,予以双膦酸盐药物的应用价值高,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双膦酸盐类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应用双膦酸盐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 2016年 4月至 2018年 4月收治的 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分方式将其划分成 2组,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 50例。对照组使用钙尔奇治疗,观察组为双膦酸盐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96%)高于对照组( 80%),两组比对后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 p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双膦酸盐类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折急性期患者中给予双磷酸盐药物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5例桡骨骨折急性期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对照组的55例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的55例患者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骨折一年后桡骨远端骨密度变化率。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79.99%);骨折一年后,测量患侧桡骨远端骨密度变化情况发现,对照组为-3.5%,观察组为+1.6%,差异显著性。结论将双膦酸盐药物应用到骨折急性期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预防骨折丢失。

  • 标签: 双膦酸盐类药物 桡骨骨折 急性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膦酸盐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5例骨质疏松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使用双膦酸盐药物给患者治疗骨质疏松症,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大转子、骨密度以及腰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度皆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度为69.7%,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度为39.0%;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度显然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两组患者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其骨密度均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大转子、腰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分为效果显著、有效、无效。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61%,两组患者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发现,以上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的对骨质疏松进行治疗,但双膦酸盐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更加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骨密度,以及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对临床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安全性相对高,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双膦酸盐类 抗骨质疏松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恬尔心与硝酸盐药物联合对患有心绞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心绞痛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硝酸盐药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恬尔心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表现复常时间、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恬尔心与硝酸盐药物联合对患有心绞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恬尔心 硝酸盐类 心绞痛 治疗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龄社会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二膦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药物,常被用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一线药物。随着二膦酸盐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及长期应用导致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关注,但目前尚无正式指南指导临床医生。本文将综述近年二膦酸盐药物在骨质疏松治疗领域的现状及进展,旨在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循证参考。

  • 标签: 二膦酸盐 临床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初步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在教学设计中利用电子书包功能实施双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自主构建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的水解的实质,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用电子书包功能辅助学习,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 标签: 电子书包 双课堂 盐类水解 自主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藻酸盐敷料联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4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藻酸盐敷料结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及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换药次数[(2.08±1.27)次]少于常规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使用双膦酸盐药物治疗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安全性,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分析2014年6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双膦酸盐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钙尔奇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方面的有效率为37.5%(15例),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2.5%(5例),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密度的改善发现,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在特定区域,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例),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29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双膦酸盐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骨密度情况,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的学习和推广。

  • 标签: 双膦酸盐类药物 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安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