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西班牙皮拉尔德拉奥拉达达市新建的一座人行桥造型独特,该人行桥跨越人工排洪沟,与排洪沟45°斜交。其主梁分为两部分,通过销接构件连接。一部分为长16m的大悬臂结构;另一部分为平面呈Y形的结构,由桥道与百叶步梯组成,两部分上布置的人行道总长60m。两部分结构主梁均为变截面,采用强度为60MPa的白色自密实混凝土制作。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模型,分析动、静载荷载作用下结构状态,并与建成后实桥荷载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结构的安全性。

  • 标签: 人行桥 悬臂梁桥 自密实混凝土 有限元 荷载试验
  • 简介:连拱隧道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过程对围岩扰动大。在地下水丰富地区,围岩注浆町有效提高围岩自稳能力,且能有效减少地下水渗入隧道空间。本文以某隧道工程为依托,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得出常水位作用下连拱隧道渗漏水特点,以及围岩渗透系数大小对渗流场特征的影响。

  • 标签: 渗流场 连拱隧道 渗透系数
  • 简介:为准确评估钢桥结构的疲劳损伤状态和剩余疲劳寿命,以江阴长江大桥为背景,对该桥钢箱梁疲劳裂纹产生位置进行连续疲劳应变监测,获取应变时程数据,结合雨流计数法技术建立日疲劳应力谱;分析应力幅~循环次数分布规律;研究累积损伤度分布特征,建立损伤度分布模型,计算不同车道构造细节疲劳损伤度和剩余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钢箱梁顶板测点、U肋与横隔板焊接末端处、弧形缺口有效截面最小处均以压应力为主,U肋以拉应力为主;应力幅累积循环次数分布服从Weibull函数分布;疲劳累积损伤度分布服从Boltzman函数分布,顶板与U肋连接处U肋腹板沿横桥向慢车道疲劳损伤较快车道损伤大,下游车道较上游车道损伤大,其中下游慢车道U肋腹板细节疲劳损伤最大。

  • 标签: 悬索桥 钢箱梁 裂缝 应变 监测 应变时程
  • 简介:为研究单索面斜拉桥的受力特性,以东水门长江大桥(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单索面斜拉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上、下层桥面沿纵向和横向的轴力、剪力及弯矩分布规律,分析上、下层桥面及腹杆的最大、最小主应力。结果表明:上层桥面沿纵向轴力和剪力在斜拉索及桥塔处取得极值,沿横向轴力变化不大,剪力和弯矩在中纵梁处取得最大值;下层桥面沿纵向轴力在跨中及桥塔处取得极值,沿横向轴力变化不大,剪力和弯矩分别在桥面中部和侧边取得最大值;受斜拉索索力影响,上层桥面锚箱附近易发生应力集中,应力向两侧均匀传递,下层桥面荷载主要通过腹杆内、外侧进行传递,腹杆应力峰值在其两端与节点板连接处。

  • 标签: 斜拉桥 单索面 钢桁梁 内力 荷载传递机理 应力集中
  • 简介:官冲隧道是衡炎高速公路上的一座小间距、小半径、大超高短隧道,隧道的地质条件较差。本文介绍了官冲隧道在平、纵、横等方面的特色设计,同时浅谈在山区隧道设计方面的一点认识体会。

  • 标签: 小净距隧道 设计 线形 横断面 防排水 注浆
  • 简介:拱北隧道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关键控制工程,是继港珠澳大桥主桥之后又一世界级工程,本项目设计方案新颖,暗挖段运用了管幕及冻结两种新的工艺,而且地质条件极差,环境敏感,管线众多,建设难度大。本文全面介绍拱北隧道的设计方案,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 标签: 拱北隧道 设计 方案
  • 简介:成都市二环路上跨大石西路、清水河的清水河大桥是一座独塔双索面两跨混凝土加劲梁自锚式悬索桥,主要介绍其设计特点及关键技术。

  • 标签: 自锚式悬索桥 桥型 桥梁设计
  • 简介:中兴隧道位于渝沙高速公路彭武段,左洞长6105.42m,右洞长6082m,是本线最长的隧道之。隧道穿过岩溶、岩溶水发育地段、断层破碎带、岩爆及地应力、煤系地层等不良地质地段,设计难度大。本文主要介绍该隧道的平纵面选择,主体结构设计,营运通风设计等。

  • 标签: 特长隧道 岩溶 瓦斯 岩爆 地应力 通风
  • 简介:为促进国内同行对人行桥美观的重视,激发设计灵感,创建出更多适合当地、造型美观的人行桥,结合国内、外一些设计独特的人行桥案例,分析人行桥的5种美,即融合于环境的和谐美、结构造型突出展示其地标性的美、展示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美、利用高新技术展示现代科技的美以及人文关怀中表达的人性美。以国内某人行桥方案设计为例,探讨人行桥设计阶段如何实现美观。

  • 标签: 人行桥 桥梁景观 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 方案设计
  • 简介:东海大桥全长约31km,工期紧,施工环境恶劣,非通航孔70m跨下部结构是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通过采用钢管桩、预制混凝土吊箱承台、预制墩身等快捷施工技术,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简要介绍一些设计细节。

  • 标签: 桥梁基础 钢管桩 承台 设计
  • 简介:本文结合渝黔高速公路真武山1号、2号隧道的供配电设计,讨论了高等级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变电所电力监控,接地及电缆敷设等方面的内容与设计方法。

  • 标签: 真武山隧道 供配电 设计 变电所 接地 电缆敷设
  • 简介: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AASHTOLRFD)中设计汽车荷载种类多样且复杂,介绍该规范中关于HL-93设计汽车荷载的相关规定,以及荷载影响线的动态规划法分析原理,进而研究变轴距、变车距等形式的HL-93设计汽车荷载在MIDASCivil通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快速实现方法。对国外某实桥进行HL-93设计汽车荷载效应分析,并与中国规范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该多跨等截面连续梁,随着轴距的增加,主梁支点负弯矩、跨中正弯矩逐渐减小;而随着车距的增加,跨中正弯矩基本不变,支点负弯矩呈现先增大而后逐渐减小的规律。中国公路Ⅰ级与美国HL-93设计汽车荷载效应相比,主梁剪力与跨中正弯矩前者比后者大,支点负弯矩前者比后者小15%左右。

  • 标签: AASHTO LRFD 设计汽车荷载 影响线 动态规划法 分析
  • 简介:宁波外滩大桥主桥为(225+82+30)m独塔四索面异形钢斜拉桥,外侧设置全长203.9m的曲线异形悬挑钢人行桥(采用悬臂工字梁受力,内、外侧设置箱形边纵梁),人行桥与主桥钢箱梁结合成一体。为确保该结构形式静力、动力特性满足要求,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模型,研究附属人行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得出附属人行桥设计关键技术包括:箱形边纵梁顺桥向间隔30~37.5m设置1条断缝,调索完成后安装主跨靠近2/5、1/4和1/8位置的箱形边纵梁;采用铝合金桥面;在边跨人行桥增加7对钢管斜撑,钢管上、下部设置半圆球节点。该桥采取上述构造和施工措施后可避免附属人行桥过度参与整体受力,降低应力水平,同时保证动力特性与舒适性满足要求。

  • 标签: 斜拉桥 附属人行桥 静力特性 动力特性 有限元法 桥梁设计
  • 简介:采用分析法或数值法计算土压可以有效地设计盾构。本文通过比较计算论述了这些方法的不同处与类似处。

  • 标签: 计算 设计 盾构 数值法
  • 简介:过去10年,泥水盾构和土压平衡盾构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这两种隧道掘进机都能够在地下水位以下软地层中采用开挖面支护的方法挖掘隧道。这种掘进设备最重要的仍然是开挖面的挖掘方法,从设备的角度来说。是刀盘和刀具的配置。本文论述了这两种隧道掘进机刀盘设计的共同之处以及不同点。

  • 标签: 软地层 刀盘 设计 隧道掘进机 原理 土压平衡盾构
  • 简介:在高寒地区由于水害、冻害的产生给公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防排水设计在隧道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具体的项目要求,对在高寒环境中的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及相应的施工进行浅析。

  • 标签: 高寒地区 隧道 设计 防水 排水
  • 简介:湖北省麻城至武汉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观石河大桥地处大别山脉中低山区,主桥为(67+3×120+67)m5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分左、右两幅,主梁为箱形结构,主桥桥墩采用双肢变截面矩形空心薄壁墩。考虑该类型桥梁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常出现的病害,设计中箱梁高度和底板厚度均采用二次抛物线变化,以改善结构受力情况,并且采用动态、全寿命设计理念,设置一定数量的顶、底板预应力束备用孔道,在施工或运营过程中必要时启动。主梁采用三角斜拉式后支点挂篮悬浇施工,0号块采用型钢托架施工。桥梁建成后的荷载试验结果显示,桥梁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 标签: 连续梁桥 刚构桥 桥梁设计 桥梁施工
  • 简介:广州市科学城永和隧道最大开挖宽度18.5m、开挖高13m,隧道长1072m,隧道跨度之大国内罕见。本工程在8个月的合同工期内顺利完成,创造了大断面隧道快速施工的记录。本文对永和隧道的设计情况进行了介绍,为后续国内大跨度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永和隧道 大跨度 设计
  • 简介:日本梦翔大桥由2跨PC连续箱梁桥和3跨PC连续矮塔斜拉桥组成,跨越熊野河的陡峭峡谷。矮塔斜拉桥采用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使上部结构更加细长,地震响应程度有所减小。矮塔斜拉桥桥墩采用柱式墩身,沉箱式桩基础;桥塔为Y形倾斜结构,桥塔中预埋钢锚箱,塔端斜拉索锚同在其中;箱梁中设置12×φ15.2体内预应力钢束和19×φ15.2的体外预应力钢束,梁端斜拉索锚同在混凝土桥面翼板的加劲肋上;斜拉索采用27×φ15.2的多股钢绞线束。大桥主梁采用挂篮对称悬臂浇筑,桥塔混凝土浇筑与斜拉索的安装和张拉同步进行,斜拉索采用主粱两端翼板下方4个千斤顶依次同时安装和张拉。

  • 标签: 矮塔斜拉桥 高强度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挂篮 悬臂施工
  • 简介:为研究三塔斜拉桥结构的力学行为特征,为三塔斜拉桥设计提供参考,结合三塔结合梁斜拉桥工程设计实例,建立三塔结合梁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对斜拉索重叠布置、塔间斜拉索、提高桥塔刚度及采用辅助墩等措施进行参数分析,总结其受力行为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显示:设置重叠索、设置塔间加劲索、边跨设置辅助墩可有效改善中塔、主梁、斜拉索受力,减少塔顶水平位移值及跨中主梁挠度值;提高中塔刚度可以减少塔顶位移;提高边塔刚度对结构影响很小;提高中塔的塔高可以改善桥塔内力,但会增大塔顶位移。计算结果可为三塔结合梁斜拉桥结构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斜拉桥 三塔 结合梁 重叠索 塔间索 桥塔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