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管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并对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椎管麻醉的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麻醉治疗之后的血流动力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血压和心率变化的幅度小,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治疗。结论实验组患者使用椎管麻醉的方式进行骨科手术治疗,其相对于常规全麻的方式来说在对人体血流动力方面的影响更小。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椎管麻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妊娠高血压疾病眼底血流动力特点及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PIH住院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眼底血流动力特点及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关系。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第二峰(B)与第一峰(A)的比值(B/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围产儿发生窒息、胎儿窘迫、早产以及死亡的病例数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孕妇的眼底血流动力特点可以作为PIH诊断及判断新生儿预后的一项临床指标。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眼底血流动力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癌结节患者的血液动力情况检查诊断当中,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内收治的30例肝癌结节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同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体格检查的30名健康人作为参照组,两组研究对象都需要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检查,并对比两组对象的血液动力指标。结果研究组对象的相关指标与参照组对象相比存在明显不同,数据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肝癌结节患者的血液动力情况检查方法选择而言,让其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肝癌结节 血液动力学 诊断 变化 灌注参数 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特征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用2017年6月~12月本院心内科接收的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25例,将他们视为观察组,并选用到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老年患者18例,视他们为对照组,采取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对两组老年人的SV、CO、CI、PEP/LVET、A2-O、PCWP、AC以及TPR等参数进行监测,并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SV、CO、CI、A2-O以及AC均明显降低,而PEP/LVET和TPR明显升高,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对于这类患者需加强护理。

  • 标签: 冠心病 血流动力学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流动力检查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01月-2018年0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尿流动力检查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78例尿流动力检查正常的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尿流动力检查结果,分析病程和尿流动力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各项尿流动力检查结果都和对照组存在差异,病程超过10年和在10年以内的糖尿病患者,各项尿流动力检查结果差别明显(p值<0.05)。结论糖尿病容易引发膀胱功能性病变,且病程越长,损伤越严重,尿流动力检查可以评估病情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尿流动力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后对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给临床治疗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急性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应用冰袋进行常规降温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动力指标。结果经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MBI和NF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心肺复苏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后,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指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心肺复苏 血流动力学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对其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及用药1周的血流动力参数变化,另外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出量(SV)和收缩时间比率(ST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应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指标,并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脉隆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门静脉癌栓对肝癌血流动力中的影响及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HCC患者,合并有PVTT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未合并有PVTT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对PVTT给肝癌患者血流动力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病灶在IMAX、MTT上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TP、RT上病灶则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有一些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病灶所有指标均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有明显的不同,且组间差异远超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TT会使肝癌患者的血流动力发生变化,临床可以借此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来进行肝癌的诊断。

  • 标签: 肝癌 超声造影 门静脉癌栓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体位变化对产妇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医院行剖宫产的72例产妇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7)。对照组取平卧位,观察组取头高10°位。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HR、SBP、DBP及使用麻黄素、调整手术体位、追加局部麻醉药物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后的HR、SBP及DBP等血流动力指标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使用麻黄素、调整手术体位及追加局部麻醉药物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取头高10°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能够较好的控制麻醉平面,对血流动力的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体位变化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松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变化情况。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下肢骨科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他们在松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变化情况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松止血带操作之后,有90例患者的BP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的变化,患者中大多数都是青壮年患者,其中有60例患者进行了择期手术,有30例患者选择了急症手术,另外其他的30例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有着比较明显的BP下降,其中有20例患者选择了择期手术,有10例患者进行了急症手术。结论在具体的临床试验中,采用相应的止血带来阻断患肢的血运,这样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具体的松解止血带过程中,常常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发生相应的变化,针对于此要有针对性的对于相关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掌握变化的根源,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下肢骨科手术 松止血带后 血流动力学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采取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有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80例,通过奇偶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试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取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40例参照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行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对其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流动力的各项指标分别为(89.8±13.2)、(69.6±13.2)、(76.2±10.9),较参照组有所减少;而经持续性肾替代治疗的试验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有39例,临床治疗效率为97.5%,与参照组相比有增加;两组间数据差异(P<0.05)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讨论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性行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均有所疗效,其中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非布司他在高尿酸血症伴慢性肾病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及药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高尿酸血症伴慢性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1、2、3组,每组15例患者,1组患者采用空腹口服40mg非布司他治疗,2组患者采用空腹口服80mg非布司他治疗,3组患者采用空腹口服120mg非布司他治疗,观察3组患者血浆中非布司他药物的浓度,检验患者的血清尿酸值。结果服药后,患者吸收药物的速度及程度无显著改变,治疗中,部分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伴慢性肾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非布司他 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病 药代动力学习 药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监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PEEP递增法行肺复张时急性血流动力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其中10例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设为实验组,另10例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设为对照组,均用PEEP递增法行肺复张,复张前均用超声除外心脏功能不全,并用床旁超声监测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复张时急性血流动力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进行肺复张后,DBP与心率无显著变化,MAP、SBP较复张前降低,氧合指数(PaO2/FiO2)出现较大改善,差异显著,P<0.05;全部患者进行肺复张后,LVEF、RVEF、SM、TAPSE以及MAPSE均无显著变化,LVEDD及RVEDD较进行肺复张前变化较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进行肺复张前后超声监测即刻血流动力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基础心脏功能正常的前提下,PEEP递增法是安全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前后超声监测结果及血流动力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为短暂的平均血压下降,与心脏负荷的改变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改变在肺内源性组和肺外源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 标签: 超声监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PEEP递增法 急性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血液流动力监测与床旁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按照平行的原则将这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多参数无创监测,观察组患者应用床旁超声与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血液动力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检测指标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超声图像特征差异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AP、PaO2/FiO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HR与EVLW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血液流动力监测与床旁超声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续心排血量监测 血液流动力学监测 床旁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与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机体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方案,评估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流动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脾静脉血的流量与门静脉血的流量均有显著降低而且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及普萘洛尔来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止血时间更短,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状态,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 上消化道出血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总结和归纳建立便秘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并分析各方法的特点。目前小鼠和大鼠为便秘模型的动物对象,建立便秘模型的方法很多,但是其制作模型和指标的观察还需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在生物、细胞和分子水平继续进一步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寻找便秘的发生机制,使建立模型的方法思路与临床患者的便秘病机相一致,最终促进治疗便秘药物的研发和发展。

  • 标签: 便秘 动物模型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时总结中重度痤疮病人接受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中重度痤疮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红蓝光照射联合胶原贴方法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没有产生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对于中重度痤疮病人,为其开展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应用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重度痤疮 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为眼科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23名眼科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建立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结果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满足德尔菲法研究标准;构建的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在内的4项一级指标和19项胜任特征及64项行为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论构建的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结果可靠,可作为眼科专科护士选拔、培训、考核的标准。

  • 标签: 眼科 专科护士 胜任特征模型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加枳实消汤痞治疗胃动力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0例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记录。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中,显效10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5%。常规组20例患者中,显效9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5%。结果显示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枳实消痞汤疗法促进胃动力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是胃动力不足的一种理想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 枳实消痞汤 胃动力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乌龙丹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血清IL-1β、IL-6、IL-8、TNF–α的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龙丹高、中、低剂量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给药。观察各组关节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情况;并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IL-8、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乌龙丹各剂量组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乌龙丹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血清IL-1β、IL-6、IL-8、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乌龙丹中剂量组改善最为显著。结论乌龙丹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缓解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有效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时血清IL-1β、IL-6、IL-8、TNF–α。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乌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