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尔菲法的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基于德尔菲法的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构建

张颜马丽孙丹丹王娇子

辽宁何氏医学院辽宁沈阳110163

摘要:目的构建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为眼科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23名眼科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建立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结果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满足德尔菲法研究标准;构建的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在内的4项一级指标和19项胜任特征及64项行为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论构建的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结果可靠,可作为眼科专科护士选拔、培训、考核的标准。

关键词:眼科;专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德尔菲法

近十年来,眼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更新,眼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发展迅猛,眼科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应向着技术性和专业性方向发展,才能与眼科学的发展相适应[1-2]。课题组借鉴胜任特征模型理论和方法,构建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旨在为今后眼科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考核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关键信息。

1资料与方法

1.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研究小组包括7名成员,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2名;硕士5人,本科2人。研究小组主要任务为根据胜任特征模型及文献回顾法构建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初稿,协助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

1.2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的初步拟定

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在文献回顾[3-5]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收集、分析整理资料,运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和建议,形成包含一、二级指标的眼科护士胜任特征结构模型,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44项,三级指标130项及其各指标内涵。

1.3遴选咨询专家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构建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专家入选标准为:(1)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尽量保证能参加本研究的各轮函询工作;(2)本科及以上学历;(3)中级及以上职称;(4)符合下述1项及以上者:①10年以上眼科工作经验;②5年以上眼科管理经验的护士长;③在综合性医院(设有眼科病房)任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④护理院校五官科护理教学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研究共纳入眼科护理专家16人。年龄31~43岁,平均(35.19±3.37)岁;从事眼科护理工作年限为10~25年,平均(13.06±4.39)年;本科12人,硕士4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6人,中级7人。

1.4专家咨询表的拟定

研究小组通过阅读有关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护士胜任特征等文献,结合文献内容分析和专家访谈,以McClelland[6]的胜任特征模型为理论依据,构建了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初稿(第1轮问卷),以保证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的科学、全面、系统、可行。根据第1轮函询结果和研究小组讨论意见进行修改,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

1.5专家函询步骤

本研究采用现场发放、E-mail方式发放函询问卷,要求专家在1周内进行回复。第1轮问卷回收后,由双人进行数据汇总、整理和统计,并召开研究小组会议,讨论第1轮专家函询建议与意见。为保证专家函询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仍选择第1轮函询专家进行第2轮函询。2轮函询结束后,对各条目内容及权重赋值进行数据资料处理,确定最终的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

1.6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均数、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有效回收率和提出建议的专家比例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表示;权重的最终确定应根据德尔菲法的结果,采用均数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2结果

2.1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

专家积极系数是指专家对研究的关心、合作程度。本研究第1、2轮各发放问卷23、19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为19、16份,回收率分别为83.61%、84.21%。专家权威系数是专家对问题熟悉程度和判断系数的综合体现(为两者的均值),经统计分析,第1、2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8和0.77。本研究中,专家对一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912~0.1087;专家对胜任特征的变异系数为0.0811~0.1382。

2.2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

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该模型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在内的4项一级指标和包括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础知识、心理相关知识等在内的19项胜任特征及64项行为指标。

3讨论

3.1眼科护士胜任特征的研究意义

截至2012年,中国视力损伤(包括盲和低视力)的人数高达7550万人,约占全球视力损伤人数的20%[7]。眼科护士作为我国眼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与使命。然而,目前我国眼科专业护理发展远落后于其他专科护理发展,无论是眼科护士的教育和培训,还是眼科专科护士制度均未明确建立,极大限制了眼科护理的发展,难以与眼科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匹配[8]。因此,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有利于从整体角度对眼科护士进行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培训,同时也有利于眼科专科护士培训机构指定出公平、客观的评价体系,进而提高培训效果。

3.2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内容确定及分析

本研究是以McClelland的胜任特征模型为理论依据构建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以及个人态度与特质在内的眼科护士胜任特征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归纳眼科护士胜任特征及其行为指标,兼顾了显性胜任特征和隐性胜任特征,较为完整地体现了胜任特征模型的内涵。在第1轮函询过程中,需要删除的一级条目为“个人特质”,但经课题小组讨论后认为,包含热情主动、慎独、责任心等在内的内隐性素质是作为护士必不可少的品质,因此决定将一级条目中的“个人特质”与“态度”合并为“个人素质”。此外,有专家提出,将“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合并为“执行和决策能力”,因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会执行医嘱,更要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帮助病人更好的促进健康。根据第一轮的认可率和满分率删除的二级条目包括“仪器设备知识”、“仪器设备操作”等共计26个条目,涉及66条三级条目。经过课题组成员讨论整理后,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第二轮函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形成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在内的4项一级指标和19项胜任特征及64项行为指标。

3.3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的潜在应用价值

有研究指出,以胜任特征为导向对神经内科新护士进行培训,能使心护士的计划与评估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教育与培训能力得到提升,突出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9]。对于管理者而言,可根据本模型对护士进行初步评估,考虑该护士是否适合眼科护士,是否有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称为优秀护士的潜质。也可根据该模型进行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测评量表的编制,从而为眼科护士的选拔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由于本模型尚未经过实践应用,因此该模型的预测效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钟玉红,林碧娟,温桂梅,等.眼科专业护士岗位核心能力的分层培训[J].护理学杂志,2015,30(10):77-79,85.

[2]王季芳,席淑新.眼科高级实践护士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12,26(3B):773-775.

[3]温爱蓉.眼科护士的专科特质[J].重庆医学,2008,37(11):1256-1257.

[4]曹玉可,徐月娥.眼科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对提高手术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能力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24-125.

[5]马秀珍.眼科急诊护士的岗位能力培养[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3):344-346.

[6]McCl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Psychol,1973,28(1):1-14.

[7]谢立信.对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华眼科杂志,2017,53(1):1-2.

[8]杨玉琼,冉莉君,罗兴莉,等.眼科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6):4450-4452.

[9]唐丽梅,宁文杰,田素斋,等.基于胜任力的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实践及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5):2069-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