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光动力疗法能有效地破坏脉络膜新生血管,而对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几乎无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封闭典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方法。我科为接受眼科光动力疗法的患者制定了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治疗前制定了输注维速达尔的标准流程,确定固定的医护合作小组,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治疗中需要配合与注意的事项,保证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在治疗中严格地执行输注维速达尔的标准流程,加强医护、护患沟通,密切观察、配合,保证顺利进行。在治疗后采取电话回访的形式,观察患者在光敏反应期的表现,并进行日常生活的指导。有效地促进遵医行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形成了良好的医护合作模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光动力学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为他克莫司在儿童临床上的应用提供药代动力依据,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基于生理药代动力模型结合他克莫司相关药物参数以及机体生理参数预测儿童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与临床观察数据相比,生理药代动力模型预测的Cmax、AUC以及Tmax基本一致,曲线拟合良好且折叠误差小于2。结论通过生理药代动力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他克莫司儿童体内的药代动力相关参数。

  • 标签: 他克莫司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患者肛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痔手术患者100例纳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外剥内扎术)与试验组(括约肌切断术)。对两组治疗后肛肠动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肛管最大收缩压以及肛管静总压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性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肛管高压状态得到有效缓解,并能够避免影响肛门正常功能,值得借鉴。

  • 标签: 肛肠动力学 痔手术 影响 肛门括约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推拿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内我院神经科接收的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给予对照组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则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用药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且血流动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推拿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半夏白术天麻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推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丙泊酚全麻诱导时产生的循环波动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去甲肾上腺组(N组)和对照组(P组),每组40例。两组在诱导时均静脉推注丙泊酚2.5mg/KG。去甲肾上腺组(N组)将去甲肾上腺素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ug/ml,在丙泊酚之后推入6ug。P组则在相同时点推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在30秒钟推注完毕。观察并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30s(T1)、1min(T2)、2min(T3)、3min(T4)、4min(T5)的血压与心率的变化。结果与P组相比较,N组在诱导后的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较诱导前的波动及变化率更低(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可有效的改善丙泊酚诱导时导致的循环波动。

  • 标签: 丙泊酚 去甲肾上腺素 血压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依据指南推荐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治疗。对比两组用药前后血流动力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d、3dH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前后MA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1dMAP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患者心率,同时保证血流动力稳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脓毒症 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满山红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兴安杜鹃的干燥叶,满山红中的杜鹃素是有效的祛痰成分。本文综述了杜鹃素近年来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药代动力研究进展和药理学研究成果。

  • 标签: 杜鹃素 含量测定 药代动力学 药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小儿经口气管插管血液动力产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采取全麻术进行普外科1手术的200例患儿,随机分为芬太尼组(C组)与瑞芬太尼组(A组)各100例。对麻醉诱导初期(基础值)、诱导后开始、气管插管时与插管后1、3、5min时的血压和心率(HR)等数据进行记录。结果和基础值相比较,诱导后所有患者血压值都有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患者相比较,HR较稳定(P<0.05);气管插管引发各组血压、HR均有所变化(P<0.05),A组变化幅度相对显著,C组轻微。结论瑞芬太尼在管制小儿经口气管插管的血液动力运行模式上发挥的作用是显著的。

  • 标签: 瑞芬太尼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者肠系上动脉血流动力改变进行研究,分析其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4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选取同期未采取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指标,D、PSV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EDV、TAVM、Q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I、RI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长期腹膜透析会导致患者肠系上动脉血流动力改变,了解患者血流动力指标,分析其对患者产生的长期影响,对尿毒症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尿毒症 腹膜透析 血流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聚明胶肽和复方乳酸钠液预扩容对老年人麻醉肠镜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行麻醉肠镜检查患者100例,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检查前给予聚明胶肽500ml预扩容,B组检查前给予复方乳酸钠液500ml预扩容,肠镜检查过程中均补充乳酸钠液10ml/kg/h静脉维持。两组患者均给予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维持麻醉。记录各时段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值。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聚明胶肽预扩容可有效防止老年人麻醉肠镜中的血压下降。

  • 标签: 聚明胶肽 老年人 麻醉肠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效果及血流动力检测。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4年4月—2017年1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激光治疗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激光治疗组则予以常规方法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水肿吸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激光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激光治疗组水肿吸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激光治疗组血流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激光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血流动力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效果 血流动力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择期接受腹部手术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并对两组患者围术期HR、BIS、MAP值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HR、MAP值在个时间点变化比较平稳,而对照组则变化较大,观察组患者在T1与T3时的HR,T3、T4时的MAP值,T1、T2、T3的BIS值与T0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时的HR,T1、T2、T3、T4时的MAP,T1时的BIS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DUI腹部手术患者辅助全身麻醉的镇静效果较好,可维持血流动力的稳定,使麻醉药的使用剂量明显减少。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腹部手术 血流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动脉血流动力在妊高症肾损害中的预测效果。方法将我院48例妊高症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期48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超声检查肾动脉血流动力指标及肾功能。结果轻度组、重度组主肾动脉、段动脉EDV低于对照组,且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高组、轻度组β2-MG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β2-MG、BUN、Crea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动脉血流动力变化是预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有效方法,指示性较好。

  • 标签: 彩超 肾动脉血流动力学 妊高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术式与传统开放性修补术对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胃肠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胃肠动力等指标。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传统组的20.00%,但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术式有利于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胃穿孔 微创术式 开放性修补术 胃肠动力学
  • 简介:摘要血流动力对维持血管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对平滑肌细胞的功能和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冠脉搭桥、介入手术等都会破坏局部力学环境,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迁移及表型转换是诸多心血管疾病术后不良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血流动力影响平滑肌细胞的因素及其机制对于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主要力学因素、分子机制、研究模型等方面综述研究进展,为冠脉搭桥手术操作及临床预后提供参考。

  • 标签: 冠脉搭桥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入住我院康复医学科3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模式A、压力80mmHg下的空气波压力对纳入患者患下肢20分钟/次、2次/天,治疗约20天;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双下肢在治疗前后股总静脉血流动力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患侧与健侧比较,患侧血流峰速度(18.14±4.53)、血流平均速度(10.97±3.34及血流量(5.78±2.69)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0天后患侧血流峰速度(27.13±0.85)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疗法能够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血液回流,改善下肢静脉血液瘀滞状况;重复使用空气波压力疗法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标签: 空气波压力治疗 脑卒中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分娩孕妇应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麻醉对血流动力影响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行剖宫产手术孕妇8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布比卡因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两组孕妇麻醉前、麻醉后10min、手术完毕三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指标进行检测并记录,血流动力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平均收缩压、心率;在两组孕妇应用不同麻醉药物后,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麻醉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的血流动力指标无差异(P>0.05),在麻醉10min后两组孕妇的血流动力指标明显降低与麻醉前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麻醉10min后血流动力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的血流动力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麻醉效果优良率97.5%高于对照组孕妇麻醉效果优良率90.0%(P<0.05)。结论剖宫产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布比卡因更为有效安全,罗哌卡因对孕妇的血流动力干预较小。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麻醉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及血流动力指标变化情况。结果59例患者经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2%,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肺动脉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能有效救治急性心力衰竭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及稳定心功能。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应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引起的血流动力变化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接收的剖宫产产妇74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入院登记簿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其中对照组应用布比卡因,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统计两组血流动力改变情况、麻醉效果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结果麻醉后,两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改变明显,但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感觉平面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长,维持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与对照组的18.92%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应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均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与布比卡因对比,罗哌卡因对病患血流动力的影响更小,可加快病患意识苏醒和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效果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50例。对A组施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B组施以静吸复合麻醉。分析两组血流动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气腹后10min、气腹结束时、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和心率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施以全凭静脉麻醉,能够显著改善其血流动力

  • 标签: 丙泊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瑞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