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药患纠纷的常见原因,以及相关的防范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西药发生的12起药患纠纷事件,对药患纠纷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与整合,分析导致该现象的具体原因。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药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药师、医师、患者及药品本身。结论药师在服务过程中,应耐心与患者沟通,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与素养,完善药房管理,全面杜绝药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西药房 药房管理 药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药误发药的原因并分析应对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西药按处方调配时产生误发的医药处方共计1688张。通过对误发医药处方相关记载资料的采集与整合,分析造成西药误发药的原因,并对各因素对西药误发药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最终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引起我院西药误发药的原因可归类为西药药师因素、患者自身取药因素、其他医务工作者因素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各方面占比依次为60.63%、10.78%、19.56%、9.03%。结论西药误发药原因有很多,加强防范,优化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医院有关部门务必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西药房 误发药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加强西药管理,对提升医学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健全医院的工作制度,强化医院服务和工作流程,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根据门诊药房的要求制定综合性管理措施,从而提高药房的服务管理水平。结果转变医院的服务理念,实行以患者为主的服务模式,提高药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提高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结论对门诊药房实行科学化的管理措施,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制定合理、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西药房管理 药学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不合理处方,对结果进行点评。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新编药物学》《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药品说明书进行不合理处方评定,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78张处方中有不合格处方1488张,不合格处方率为4.12%,其中不规范处方834张,占56.05%,不适宜处方928张,占46.98%,超常处方6张,占0.6%。结论门诊西药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应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临床用药,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西药房 不合理处方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门诊西药药品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进而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本文对2011年到2015年我院的西药药品发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门诊西药发生药品发放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制度不够完善,医护人员责任感不足,药品管理存在漏洞等。结论药品的发放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关系密切,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尝试各种方法,改善药品管理情况。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药品管理 药品发放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现阶段西药处方调剂差错情况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降低医疗事故发生几率。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西药处方共计943张,统计并分析其中出现差错的处方,找出出现差错的根本原因后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分析并对比实施干预措施前后处方差错率情况。结果在实施干预措施后,西药处方数量出错、用品出错、用法出错等情况均少于实施前,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药处方出现差错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出现差错的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出错情况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可间接的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使院内医疗工作能正常开展。

  • 标签: 西药房处方 调剂差错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药不合理处方的成因与干预方法,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西药1500张处方(2015年1月17日至2016年12月17日)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其原因,结合原因提出相关的干预方法。结果1500张处方中,有95张处方为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为6.33%,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的占比(37.89%)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原因的所占比例,P<0.05。结论导致西药不合理处方的原因较多,以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等较常见,为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临床应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 标签: 西药房 不合理处方 成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提升西药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间接受西药药学服务的患者共计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3月到8月(西药药学服务规范化管理前)、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西药药学服务规范化管理后)后各1000例,比较药学服务规范化管理前后的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评分结果等。结果实施西药药学服务规范化管理前后,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26/1000)和0.3%(3/1000),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评分分别为(82.1±3.1)分、(95.9±2.7)分,规范化管理后的各项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管理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从西药药学管理制度完善、硬件设备改进、服务人员专业素养提升、药物质量管理强化、西药不良反应监测与反馈等多个方面入手对西药药学服务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促进西药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差错事件的减少,患者的评价更优,颇具应用价值。

  • 标签: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 临床实践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引进品管圈的管理理念,提高药师参与药房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药房工作模式科学化,规范化。方法药师自发地在西药组圈,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十大基本步骤,进行计划,执行,评估和处置。结果品管圈的实施,可以凸显出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结论品管圈管理理念的运用,有效促进了门诊西药的管理,提高了药师素养,增强药师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管理意识。

  • 标签: 品管圈 等候取药时间 用药交代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高危药品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西药以及病房区进行详细的检查,从而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用药问题做出积极的分析。结果在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用药方面,西药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药品的摆放和警示标识码管理。结论为了保证西药高危药品和管理和用药安全,必须要强化管理制度的建设,从而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进而减少管理失误,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西药药品发放差错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管理对策,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门诊西药药品管理及发放工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药品发放差错原因。结果通过分析,门诊西药药品发放差错主要是药品差错和剂型差错;原因主要是药品摆药错误、处方核对错误、处方书写不规范、患者自身因素等方面。结论为预防和减少门诊西药药品发放差错,应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完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药品调配流程,同时强化药房人员业务素质,全面提升西药药品管理水平。

  • 标签: 门诊 西药房 药品发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督制度在医院西药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医院西药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药品的合理分类以及药品监管制度在改进前后的不同应用效果,并对管理中的差错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探讨改进工作的意义。结果在进行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的改建后,管理差错率由原来的2.81%降低到现在的0.72%,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7.23%提升到了96.17%,改进前后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西药的管理当中,积极的进行药品的合理分类和监管措施的改进,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的差错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所以说进行药品的合理分类和监管措施的改进意义重大。

  • 标签: 药品合理分类 药品监管制度 医院西药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西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及其相对应的改进措施。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六个月期间我院门诊西药所开出的药方中选取2400张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药方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分析,并且以此给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在所抽选的2400张药方中,有28张药方存在不合理迹象,其占比为1.17%,其中其原因主要包括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用药次数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所选择药物不合理、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药物使用途径不合理等6个方面,这6个方面所对应的张数分别为1张、4张、5张、8张、6张以及4张。结论在门诊西药中还是存在少量处方不合理的迹象,对这些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需要改正的地方,并且同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门诊西药不合理药方的数量,进而能够为临床的用药提高更高的安全保障。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不合理用药处方 回顾性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西药处方样本1600份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抽取的门诊西药处方样本800份划入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抽取的门诊西药处方样本800份划入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管理和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样本的处方调配差错率。结果观察组多处方同时配药8例,药品数量错误6例,漏配4例,品项错2例,差错率2.5%;对照组多处方同时配药8例,药品数量错误8例,漏配10例,品项错16例,差错率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进一步降低门诊西药处方调配差错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 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药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方法和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我院西药药房从2014年1月开展提升西药药学服务质量的活动,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西药药学服务作为对照组,入选的患者病理共600例,另将开展提升西药药学服务质量活动后的患者病理600例作为观察组。自制《药学服务满意情况调查表》发给患者进行填写,并搜集整理数据进行分析,对于满意度评价可分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为十分满意例数与比较满意例数和比上总患者例数。结果下发的1200份调查表均全部回收,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药物发放差错7例,差错率为1.17%,对照组药物发放差错58例,差错率为9.7%,观察组的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错率,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有效提升西药药学服务质量科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同时降低发放药品差错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西药药房 服务质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药房管理工作属于医院基层医疗工作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证用药安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在医疗技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西药种类、数量等在持续增加,同时随着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西药日常工作量明显得到增加,其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为使得西药管理工作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医疗工作,更需要对管理方案持续进行完善。为使得西药管理工作质量能够充分得到保障,就必须做好对药品分类以及监管工作。

  • 标签: 药品分类 西药房 药品监管 使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药管理对减少药患纠纷的作用的相关研究。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00例西药取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进行了强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情况;西药环境质量、药物发放等候时间;护理前后西药调配质量水平;药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情况、西药调配质量水平、西药环境质量、药物发放等候时间、药患纠纷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西药取药患者实施强化管理模式效果确切。

  • 标签: 西药房管理 减少药患纠纷 作用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门诊西药药学服务质量的意义及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在我院西药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统计,2016年医院门诊西药仍然按照历年传统医药管理制度进行运营,2017年我院门诊西药开始实施进行药物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观察比较2016年度与2017年度门诊西药发生的失误率、被服务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投诉率进行对比。结果2016年错误率2.03%高于2017年0.31%,2016年投诉率1.97%明显高于2017年0.25%2017年患者对药学服务质量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2016年满意度85.00%,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门诊西药药学服务质量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西药房药学 服务质量 意义
  • 简介:摘要门诊药房是临床药师为患者直接服务的主要窗口,其工作主要为调配、发放、请领、保存药物,同时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和用药指导服务,并为各个临床科室的用药提供调度和供给职能。药房差错是违反国家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药房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造成管理、服务、技术等方面的失误。为避免和杜绝差错的发生,在此分析了发药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让药房工作者充分认识发药差错的严重性,并提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门诊药房药品的养护管理,加强门诊药房贮存管理,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科学合理摆放药品,合理排班,严格执行调剂操作规程,对患者进行用药交代,建立差错登记及分析总结1等预防措施减少差错的发生。

  • 标签: 发药差错 用药安全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西药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以及用药处方200张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后,我院账目合格率、患者投诉率及药品报损率进行比较,并分析西药管理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我院西药管理工作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我院患者投诉率及药品报损率均明显低于全面质量管理前,账目合格率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水平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药管理工作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全面质量管理 西药房管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