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药情况,找到存在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上海市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10到201412处方进行审查,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卫生中心中,就诊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处方金额前5治疗大类分别是心血管系统用药、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调节用药、抗感染药物及神经系统药物,金额占比总和76.1%,是社区中心用药的主要结构。结论这些卫生中心的药物使用数据,全面地反映了社区用药的情况,对政府制定政策,临床分析用药趋势,引导社区合理用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最近的用药情况,回顾和分析不合理处方。方法随机抽查20121-4的处方,每周抽一天,共抽查处方15525张,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另一种方法是查看本院的药品接近失误登记本的记录然后分析。结果我院使用中成药的比率挺高的,不合理的处方主要存在重复给药、药理拮抗、超常规用药、药物用法错误、注射剂溶媒错误、医生漏签名等问题。结论临床医生要清楚所使用中成药的处方组成,避免重复用药,注意用药的合

  • 标签: 处方 药品 药材 中成药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处方书写和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11032张,以卫生部卫医管发〔2010〕28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53号令《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200938号《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2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药品说明书相关要求为依据,对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210张,不合格率1.90%。结论我院门诊处方质量基本合格,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要一步加强处方书写和审核。使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 标签: 处方分析 处方书写质量 合理用药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01—201112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8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6例药品不良发应引起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53例(占62%),女性33例(38%)。静脉滴注占81.6%;口服给药占30.3%;静脉注射脉注射占1.3%;肌肉注射占1.3%。抗菌药物引起的占总数的64.7%,中药制剂引起的占总数的32.4%。ADR最常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38.2%,其次是神经系统。结论加强医院临床药学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能够防止和避免ADR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瑞芬太尼、芬太尼单独与联合应用于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1到20151我院需实施胃肠道全麻手术的99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应用芬太尼全麻,乙组应用瑞芬太尼全麻,丙组联合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全麻,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苏醒时间以及用药量。结果甲组诱导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要明显高于乙丙两组(P<0.05);乙组苏醒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要明显高于甲丙两组(P<0.05);甲组苏醒时间要明显长于乙丙两组(P<0.05);丙组瑞芬太尼用量要明显少于乙组,芬太尼用量要明显少于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组全麻方法都能满足胃肠道手术要求,但联合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全麻,术中能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能较快苏醒,可以有效减少用药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1-9出院病人的病历300份,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患者病历中临床用药数据如抗菌药物的选用种类、使用方法、用药时机及总的预防用药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类切口清洁手术为300例,预防用药的例数为283例,用药率达90.43%,其中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一代头孢素类、克林霉素类,喹诺酮类,其他类。用药过程中有25例是两联用药。预防用药多在术前2-24小时,为不合理的居多;术后用药在48小时以内的占83.39%,基本符合要求。结论本院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存在选用药物起点高、抗菌谱广、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及不必要的抗菌药物联用问题,应注意抗菌药物在I类切口清洁手术的预防应用问题,加强管理并规范抗菌药的预防应用。

  • 标签: I类切口 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感染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通过电脑程序调取门诊药房抗感染药物的消耗数量,并按用药频率(DDDs)进行排序。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病原送检率低,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和联合用药缺乏依据等情况。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用药分析 DDD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10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1、2005、2010抗肿瘤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增加较快。20052001的2.56倍,2010是2005的2.39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其他抗肿瘤药与辅助治疗药物的销售金额排序均位于抗肿瘤药物的前两位。结论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其他抗肿瘤药与辅助治疗药是治疗肿瘤的主要品种。表明我院抗肿瘤药药物的应用状况与国内抗肿瘤药总体用药情况相符。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药物利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用药咨询情况,为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住院药房20181—6的住院咨询记录173例,对咨询方式、咨询对象、咨询问题的类别和咨询解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咨询对象中,患者。结论住院用药咨询不仅能促进医院药学服务的开展及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且能为药学服务新模式的转型提供参考。药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加强与临床医师、护士沟通交流,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用药咨询 统计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台州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感染科住院病人的疾病分类,结合20141~6份公卫中心感染科住院病房的用药特点,分析用药构成与规律,评价感染科疾病治疗的用药现状与趋势。

  • 标签: 感染科 住院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平果县2001—2010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掌握了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死亡的基本特点,为降低平果县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的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调查的分析方法,对2001—2010间平果县孕产妇死亡的个案表、调查报告及评审结果进行系统地分析。结果2001—2010平果县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从最高的100.89/10万下降到0,死亡原因顺位依次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产后出血、白血病。死亡孕产妇分娩地点医院62.5%、家中占31.25%、;死亡地点医院占61.9%、因来不及送或放弃治疗死亡于家中或途中占38.1%,死在医院的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2001—2010平果县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并低于广西平均水平(18.51/10万),说明我国政府投入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成效显著。

  • 标签: 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 死亡地点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V2-compact对我院20121至201212期间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9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KB法加做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米诺环素、阿米卡星。结果我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28.3%(26/92),其中有53.8%(14/26)分离自呼吸道标本,科室分布以重症医学科为主76.9%(20/26)。其他科室有散在分布。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性最高73.1%(19/26)、69.2%(18/26)。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53.8%(14/26)、米诺环素57.7%(15/26)。其余结果均较低。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以重症医学科为主。药物敏感性试验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较为敏感。

  • 标签: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分布 耐药分析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点,为口岸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莆田口岸2001—20105352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对检出的传染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染病监测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2001—2010间对莆田口岸5352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共检出传染病434例,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率为810.87/10万,其中交通员工的发病率最高,出国劳务构成比最高。结论加强出入境人员尤其是出国劳务和交通员工的传染病监测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咨询,对保护出入境人员健康,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出入境人员 传染病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海门市实施《全国结核防治规划(2001-2010)》效果,探索结核病控制的方法。方法对2001-2010海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进展、《规划》目标完成及成本效益等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海门市共新登记肺结核6458例,年平均新登记率63.76/10万,新登记涂阳肺结核3224例,年平均涂阳新登记率31.83/10万,治愈涂阳肺结核2966例,年平均治愈率92.0%,减少死亡人数1548人,避免感染人数26047人,避免新发肺结核病人2605人,投入结防经费333.64万元,支出332.61万元,减少医疗费用约1775337.5元,避免劳动力损失所挽回的社会总价值达700391732.3元,成本效用比86.55元,效益成本比211.11元。结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保障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对肺结核病实行免费检查、免费治疗政策,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 标签: 结核,肺/预防和控制 效果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