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最近,来自英国的研究通过对来自英国的19000名中年男子进行为期40多年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果。心脏病的危险因子使人的寿命缩短,如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等。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量的研究预期寿命与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同醇之间关系的研究。一名50岁的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的吸烟者来说,其寿命比同龄人(没有心脏病危险因子)缩短10。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如果这些危险因素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就

  • 标签: 危险因子 高血压 心脏病 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 吸烟者
  • 简介:亮点包括具有前景的心脏疾病和卒中预防及治疗新药、设备和手术。去年,在抗心脏疾病和卒中方面取得各种各样进展,有新药、新手术以及现有治疗的改进与新发现益处。1、新药降低一半胆固醇一种每月注射一次或两次的新类别药物,可将有害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减少一半。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以明确PCSK9抑制剂是否能预防心脏病发作或提高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

  • 标签: 心脏疾病患者 心血管病 心脏病发作 治疗新药 低密度脂蛋白 主动脉瓣替换术
  • 简介:支架植入术后晚期血栓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大面积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有报道证明,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s,DES)术后未服用或不规则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较易发生极晚期血栓。目前,我院有1例DES置入术后7且规则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发现血栓形成。据我们所知,这是DES植入后,规则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最晚期的报道[1]。

  • 标签: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极晚期 血栓形成
  • 简介:气候变化与许多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脑血管病。河北省满城县地处河北省中部,保定市西部,为半山区农业县,其中山区面积占45%,总人口37.5万。满城县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半干旱类型区,四季分明,最低气温为-16.9℃。满城县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地区,

  • 标签: 气候变化 脑出血患者 县医院 脑血管病 高发地区 河北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互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健康对照者20名。所有试验对象当天采集空腹静脉血5ml。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氟伐他汀40mg治疗组(26例)和80mg治疗组(25例),30d时再次采血5ml,测定IL-6、IL-10和MMP-1浓度。结果治疗前AMI、UAP组IL-6和MMP-1显著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IL-6和MMP-1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80mg组下降更甚(P〈0.01)。血清IL-6水平与血清MMP-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47,P〈0.01)。IL-10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IL-6、MMP-1在ACS患者中血清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斑块不稳定相关,从而促进了冠心病患者发展为临床上的ACS;IL-10在冠心病患者血清水平中无明显变化;IL-6、MMP-1和IL-10与冠脉病变支数无关;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IL-6、MMP-1的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其效用与药物浓度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白细胞介互素-6 白细胞介素-10 基质金属蛋白酶-1 氟伐他汀
  • 简介:尽管,每一个人都不能逃避死亡,但我们如果能减少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那么我们便可使生命变的尽可能的长。

  • 标签: 保健法 死亡原因 医学 血压
  • 简介:心电图改变一般不能提示疾病的病因,但有一些心电图改变具有一定的病因诊断价值,另有一些心电图改变可提供诊断线索.然而,心电图对左侧气胸的诊断意义尚未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分析10例左侧气胸病例,发现其有左室面导联(I、aVL、V4、V5、V6导联)R波低电压、位置性Q波、QRS振幅变化及R波逆向递增等较为明显的心电变化,其中左室面导联R波电压于坐位时描记心电图又发生了成倍增加,其增加率107%~780%(376.50±225.99),与正常组-22%~73%(-42.33±37.76)及肺气肿组-28%~40%(-31.28±27.64)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左侧 气胸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心脏损害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7至20101期间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17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危重症组,并收集非甲型H1N1流感患者21例作为对照。大部分患者接受分子生物学检测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C反应蛋白,并接受胸部X线摄片检查,计算心胸比。结果甲型H1N1流感多发生于青壮年患者,轻症患者较重症患者更年轻(P<0.05)。在危重症患者中,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胸比均较其他组高(P<0.05或P<0.01)。1例死于心肌损害。结论与既往研究相符,2009甲型H1N1流感可以导致心肌损害,特别是在危重症患者中心肌损害较显著,从而将导致心脏扩大等损害,导致死亡率升高。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心肌损害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时光如梭,2015,钟声敲响,我刊也迎来了创刊的第13个年头。时下电子媒体的冲击,让传统纸质媒体挑战重重,但我刊仍坚持一一克服。从最初的双月刊到现在的月刊,从最初的64页到现在的84页等等的变化。回头望望,也已足足坚持12,想来不易。在此,谨代表编辑部全体人员感谢读者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

  • 标签: 电子媒体 时光如梭 心血管病防治 家庭医生 章教授
  • 简介:ObjectivesToexploretheprotectiveeffectofirbesartan(Irb)undertheinterferencewithangiotensinⅡ(AngⅡ)onABCA1.MethodsElectronmicroscopywasusedtodetectthemorphousoffoamcells.TheexpressionofABCA1mRNAanditsproteinweredeterminedbyRT-PCRandWesternblotting,respectively.Thevarianceofcellularcholesterolcontentwasmeasuredbyzymochemistryvia-fluorospectrophotometer.ResultsApositivefacilitativeeffectofAngⅡontheformationoffoamcellswasobserved.TotalcholesterolwasincreasedsignificantlybyAngⅡ,theexpressionofABCA1wasdown-regulatedobviouslybyAngⅡ;IrbcouldprotectABCA1againstthelesionofAngⅡ;TotalcellularcholesterolcontentwasreducedsignificantlyinIrb+AngⅡgroup;However,considerablealterationaboutthecholesterolcontentandtheexpressionofABCA1werenotobservedinIrbgroupwithoutincubationwithAngⅡ.ConclusionsIrbcouldprotectABCA1againstthelesionofAngⅡ,whichmaycontributetoitsanti-atheroscleroticproperties.

  • 标签: 保护作用 转运体 三磷酸腺苷 巨噬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WESTERN印迹
  • 简介:患者男,35岁.临床诊断心肌炎.图为Ⅱ导联记录.可见P波顺序出现,正向传导,P-R间期0.16s,窦性P-P间期较规则为:0.80s.图中可见数组P波已经脱离了生理不应期,但是仍然出现传导迟延(上行P13P-R间期为0.36s;中行P5p-R间期为0.32s,下行P9P-R间期为0.32s)和传导中断(中行图R5、R6之后,下行Rt之后).

  • 标签: 假性房室阻滞 心律失常 心电图 治断 心肌炎 窦性心律
  • 简介:患者男性,79岁。4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经休息或口服利尿剂缓解,无典型心绞痛症状,未经系统治疗。于200412气短加重,不能平卧。心电图(ECG)(图1A)示:P波顺序出现,Ⅰ、Ⅱ、Ⅲ、aVF、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其振幅、时间均正常,ST—T改变(ST1、aVL、V4-V6呈下斜型下移达0.3mV,TI、aVL、V4-V6倒置0.2~0.5mV)。

  • 标签: 心电图 QRS波 AVR导联 碎裂 心绞痛症状 系统治疗
  • 简介:正常成年人12导联心电图的V1导联呈rS型。当V1导联以R波为主或R/S〉1时,临床可见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后壁心肌梗死、右心室肥大、肥厚型心肌病、右位心、A型心室预激及正常变异等多种情况。本文结合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对V1导联R/S〉1的几种表现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心电图 心电向量图 V1导联 R/S〉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0例结核性腹膜炎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中,9例17~45岁。均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CT主要表现有腹水7例;腹膜、大网膜、肠系增厚6例;淋巴结增大3例,部分同时伴有以上征象。全部患者在积极抗结核治疗,伴明显腹水早期腹穿抽液、激素治疗,平均随访2,症状消失。结论结合临床及CT表现,多数病例可作出正确诊断,早期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结核 腹膜炎 诊断 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