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2年1月至9月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我院2012年1月至9月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

张忠明

张忠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药剂科200090)

【摘要】目的分析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9月出院病人的病历300份,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患者病历中临床用药数据如抗菌药物的选用种类、使用方法、用药时机及总的预防用药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类切口清洁手术为300例,预防用药的例数为283例,用药率达90.43%,其中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一代头孢素类、克林霉素类,喹诺酮类,其他类。用药过程中有25例是两联用药。预防用药多在术前2-24小时,为不合理的居多;术后用药在48小时以内的占83.39%,基本符合要求。结论本院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存在选用药物起点高、抗菌谱广、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及不必要的抗菌药物联用问题,应注意抗菌药物在I类切口清洁手术的预防应用问题,加强管理并规范抗菌药的预防应用。

【关键词】I类切口预防用药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072-02

为了解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I类切口清洁手术中抗菌药预防使用的情况与合理性,我们从2012年1月-9月出院病人的病历中随机抽取300份进行回顾性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抗菌药预防使用的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2年1-9月的外科I类切口清洁手术出院病人病历300例,填写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

1.2调查内容

对患者的病历记录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研究,在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上填写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及其入院诊断、基础疾病、过敏史、有无感染、手术名称、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切口类别。同时还要仔细填写患者的用药情况,使用的抗菌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累计抗菌药物使用天数。

1.3评价依据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严格以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及《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等文件为依据,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评价指标与合理性评价标准,判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与否。

2结果

2.1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I类切口30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为283例,使用率为90.43%,在这283例病例中,头孢菌素类使用量最多,占50.17%。其次为青霉素类,占22.62%。再者克林霉素类占12.01%、喹诺酮类占8.13%、其他类抗菌药占7.07%。

2.2预防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在这283例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单一用药258例,占91.17%;两联用药25例,没有三联用药。

2.3抗菌药物的应用时机及使用天数情况

在这283例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术前未使用抗菌药预防感染只占0.70%,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术后持续用药时间小于等于24h只占27.56%,有的术后持续用药时间可达28天。具体情况分布见表2。

表1I类切口手术前预防用药时间分布

3讨论

3.1预防用药物选择不合理及用药指征不明显

调查发现,医师对于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不够明确,将应用抗菌药物作为增加手术的保险系数。同时,还发现存在严重的预防抗菌药高选问题,滥用抗菌药,增加了耐药菌的可能性。

3.2联合用药

调查中283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中单用占所有病例的91.17%,二联用药占所有病例的8.83%,没有三联用药。两联用药中有9例头孢菌素类与克林霉素的联用,属于不合理应用。7例的喹诺酮类与硝基咪唑类联用,两者联用可以扩大抗菌谱并增强疗效,但是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应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因其在皮肤组织的浓度不高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不宜用作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故应慎重联合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5例使用了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联用,这会增加肾脏的毒性反应,故也是不合理的。

3.3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时机

在调查的使用抗菌药预防感染的283份病历中,只有85份在这个时间段给予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术前大于2h给药的为196例,占所有预防性用药的69.26%,过早给药造成术中切口部位的药物浓度达不到预防感染的目的。术前未使用的为2例,占0.70%,但是术后所有病历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应于预防感染,术后给药由于错过了细菌发生污染或定植的时间,是达不到预期的抗菌效果的,故也属于不合理应用。

3.4术后用药持续时间不合理

抗菌药物总的预防用药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h,总的预防用药时间小于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

综上所述,医院应从实际出发,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和临床应用监管,参照相关的文献制定出细化到各种手术的具体用药选择、用药时机和用药疗程的相关规范,使临床医师有章可循。同时,医院要经常给予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合理用药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群,席淑华,谢少飞,等.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对照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4):248.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594.

[3]夏国俊主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宣贯手册[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