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药品调剂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0月的药剂调剂情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药品调剂管理,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析不同药剂调剂管理模式下各组调剂差错问题、差错原因、调剂管理质量评分比较。结果在调剂差错率上,观察组为0.29%,对照组为1.08%,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剂管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为(90.42±3.26)分,显著多于对照组(77.94±3.18)分,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药品调剂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药剂调剂工作水准,减少不良问题。

  • 标签: 西药房 药品调剂 PDCA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房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加强药学服务的对策。方法应用文献系统评价法,结合我院药房、药学服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结果我院药房问题包括药房规范化管理不完善,缺乏门诊用药咨询管理及处方的前置审核;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结论通过文献系统评价法结合药房现状,应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改进服务模式,提高医院药房水平。

  • 标签: 药房管理 药学服务 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西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5月实施用药处方干预后的500例用药处方资料为研究组,再选取2017年7月—12月我院500例未实施用药处方干预前处方资料为参照组。同步分析其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干预效果情况。结果经过组间比较显示参照组门诊西药不合理用药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将用药干预措施应用于门诊西药不合理用药处方中可有效减少误差,提升处方质量,进一步保障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用药处方 调查与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DCA循环法对改善药房质量及降低药品应用差错率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4月—2017年12月,在药方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药方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作为研究组,评判标准药房质量、药房差错事件。结果研究组的各项药房质量以及药房差错事件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法的实施可改善药房质量及降低药品应用差错率,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药房管理质量 药品应用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药安全管理对保障西药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在不同时期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管理,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用药安全管理。结果研究发现,接受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验组药品摆放错误、警示牌损坏、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出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西药高危药品管理有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不良事件发生率 药品摆放
  • 简介:摘要门诊西药开创“敞开式柜台药学服务”平台,药师与患者面对面零距离服务、规范服务用语,提倡微笑服务,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工作,同时加强药房,加强药师继续教育,努力提高药学服务质量。门诊西药是药剂科重要药学服务窗口,承担着门诊临床科室及患者的药品保障和药学服务工作。随着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地冲击着医院药学的发展,医院药师们面临着药品零差率、医药分开等医改政策对药学本身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但是无论客观环境如何变化,药师的核心使命与价值是不变的,即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前提下,提高药学专业的差异性服务去优化患者的治疗结果。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我们药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通过用药指导、处方前置审核和用药咨询等药学服务工作,在减少医疗差错、增进患者用药质量方面提供更多专业保障,因此本药房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如下措施。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药学服务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品调配风险控制,评价其在药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17年7月—12月我院药房179份药品记录进行分析,于2018年1月—10月制定并实施了问题及相关风险控制措施;对控制前、后药品差错率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结果控制前,差错率为35.19%、满意度为75.36%;控制后,差错率为14.28%、满意度为92.68%,控制后药品差错率、满意度明显改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药风险控制措施在药房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降低配药差错率,还可以提高患者对药房的满意度,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药品 风险控制 药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264例西药处方,依照处方开具的时间进行分组,2018年1-12月应用西药调剂质量管理(实验组)进行干预,2017年1-12月常规西药调剂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西药处方在应用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药进行调剂质量管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西药房 调剂质量 不良反应事件
  • 简介:摘要现代人们法律意识越来越强,许多人对医疗事故的法律也越来越关注。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医疗事故的维权意识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等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统计,医疗纠纷正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护纠纷,不仅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心态,而且对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必须对护理人员与患者纠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 标签: 护患纠纷 相关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西药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整理分析2018年1—12月门诊西药处方调剂差错登记记录,其中重点对468例调剂差错的处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018年门诊西药调剂处方总量为217608张,其中干预处方调剂差错(差错未出门)468例,无药品出门差错。在处方调剂差错中药品数量差错占首位,其次是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差错等等。结论发生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因素、医师和药师三个方面。通过分析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和严格执行处方审核规范等工作,查找调剂差错原因所在,从而提高药房服务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处方调剂 差错原因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实施效果。方法分析总结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制定并实施相应对策,我院2017-2018年的100例手术治疗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其中未施行强化手术室安全管理前的5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强化手术室安全管理后的50例为观察组,对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手术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强化手术室安全管理后的患者非常满意度高于实施前,手术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并施行相对应的强化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手术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隐患 护理措施 问题分析 对策
  • 作者: 罗建青1于树芳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9-11-0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9年第17期
  • 机构:(1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柯坪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22)(2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当中药品管理服务创新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药房药品管理资料中选取200份,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的常规药品管理模式100份药品管理资料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之间药品管理服务创新模式100份药品管理资料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药品管理结果。结果统计数据分析两组药品管理资料的药学服务情况,研究得知,实验组药品中购时间、错误用药率等指标较优,且两组药品管理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药品管理方式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研究得知,实验组药品管理模式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较高,且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当中采用药品管理服务创新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药学服务情况,还能提升服务满意度。

  • 标签: 医院药房 药品管理服务创新模式 建设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应用SHEL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2018年4月应用SHEL模式作为实施组,2016年1月—2017年2月未应用SHEL模式时期作为常规组,对两组高危药品管理情况予以分析比对。结果应用SHEL模式后的高危药品失误事件发生率为0.035%(5/14320),显著低于未应用时期的0.335%(48/14315)(P<0.05);而应用SHEL模式后,人员因素、发环境、管理制度等失误因素和常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应用SHEL模式可有效减少高危药品失误情况,减少各个失误因素的出现,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门诊药房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SHEL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中心药房关于近效期药品的管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2018年1月—12月间中心药房近效期药品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从计算机管理措施与人工管理措施两方面入手,论述提高管理质量的方式。结果以计算机管理联合人工管理对中心药房的近效期药品进行控制,可降低药品浪费率,提高管理质量。结论计算机管理联合人工管理在中心药房近效期药品工作中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心药房 近效期药品 管理措施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沟通在小儿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10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小儿患者1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均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应用护沟通艺术,促进护理人员与患儿的沟通和互动,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在患儿好转出院时,采取问卷调查模式,分析患儿及其家属对于小儿外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护理之后,两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小儿外科护理中,采取护沟通艺术,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在护理中,护理人员与患儿通过良好的沟通,构建和谐的护关系,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护患沟通艺术 小儿外科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变应性咳嗽应用中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2018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变应性咳嗽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咳嗽总积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变应性咳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变应性咳嗽 中西药结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中药房操作程序对调剂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以前传统中药房方法下管理的的200张中药处方为对照组;2017年以后实施规范中药房操作程序管理的200张中药处方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管理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管理考核成绩分别为3.0%、(93.4±1.2)分,对比对照组的22.0%、(78.3±1.5)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药房中实施规范操作程序管理措施,可以显著提升中药房调剂质量。

  • 标签: 中药房 操作程度 调剂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中医学是我国独有的特色医学,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几乎所有医院都设有中药房。中药房不仅是医院向患者销售药品药材的窗口,还是中药保管与供应的主要平台。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是确保中药房药品质量和医院经营运作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医院药房中药管理现存问题展开探讨,提出相应的管理改善对策。

  • 标签: 中药管理 医院药房 现存问题 改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房抗生素安全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114例住院患者,将实施临床治疗管理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未实施临床治疗管理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情况,以及治疗投诉、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生素药物使用合理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且治疗投诉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房加强对于抗生素药物的管理,可有效促进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降低风险事件、投诉事件等的发生几率,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药房 抗生素 安全合理用药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我院门诊药房促排卵管理。方法制定促排卵药品目录,严格按特殊药品管理执行。结果有效的管理了促排卵药品,达到了相应的疗效。结论通过对门诊药房促排卵管理,可提高药师对促排卵管理的意识,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 标签: 促排卵药 管理 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