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民事起诉权是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民事诉讼领域的重要体现。它具有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制约法院审判权的滥用等多方面的功能。我国现行的一些制度诸如起诉和受理制度等对于民事起诉权的保障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民事起诉权 功能 保障 当事人
  • 简介:法学界,既判力、一事不再理和禁止双重危险的界定一向不尽清晰,在理论与实践中均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既判力的基本目的乃是确保实体判决之确定性和终局性,禁止法院就既决事项进行相互矛盾的实体审判,具有实体法的效果,客观上产生一事不再理的效果;一事不再理仅具有程序性效力,约束就同一诉讼标的再行起诉或审理;禁止双重危险主要是保护人民的权利,间接达到确保判决终局性的目的,不以实体判决为前提,且具有争点效。三者有很大不同,不能相互替代、混同使用。

  • 标签: 既判力 一事不再理 禁止双重危险 辨析
  • 简介:诉权是当事人享受的基本人权,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在宪法中明确诉权概念,加强诉权的宪法保障,不仅符合现代法治理念,而且是维护公民权利、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也顺应了诉权宪法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诉权 宪法 权利救济
  • 简介:我国《公司:法》规定的1%持股比例使绝大多数股东不能单独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绝大多数股东只能是联合行使股东代表诉讼的诉权。要使股东代表诉讼真正在实践中能够运作,就必须设置联合行使诉权的具体规则。不法行为发生后取得的股份符合“净手原则”和“善意”要件,该股份应计入其提起诉讼时的持股比例。不法行为发生前是否持有股份,决定联合股东或被联合股东的身份。可转换公司债的持有人在诉讼提起时或提起前承诺在转换条件成就时转换为股票的,可以作为联合股东或被联合股东提起代表诉讼。股票质权人不应具有代表诉讼的资格。联合行使诉权的方式可采取有诉权征集、信托和联合合同等。联合行使诉权因联合者与被联合者的主动性不同应有不同的诉讼义务和不同的败诉责任。

  • 标签: 股东代表诉讼 诉权 联合行使
  • 简介:在一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而提起的劳动争议诉讼案件中,为避免胜诉方当事人无法获得执行依据的不公平现象之出现,法官超越“不诉不理”原则进行裁判是司法实践的主流做法。但“不诉不理”是不能逾越的司法原则,加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0条并没有限制被告的反诉权,故应从保障反诉权的角度出发解决“不诉不理”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之矛盾。

  • 标签: 劳动争议 仲裁 诉讼 反诉
  • 简介: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的确定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其前提是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是一种专门公益诉讼,不应对其进行环境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的二元界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应当包括检察机关、政府环境管理机关、环保团体和公民个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应当根据公权主体优于私权主体的原则,按照政府环境菅理机关、检察机关、环保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先后顺位来行使环境公益诉权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范围 诉权顺位
  • 简介:新刑诉法对刑事辩护制度作了重大修改,将律师辩护前置至侦查阶段,实现了追诉与抗辩的同步。律师辩护的前置给侦查部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应对,严格规范执法,落实刑事辩护新规制。

  •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 追诉与抗辩
  • 简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与《劳动合同法》实施相配套的一部重要的程序法律,是打劳动争议官司的主要法律依据。它做出了诸多有利于劳动者的规定,对于劳动者诉权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会和劳动者应当对这部法律引起高度的关注。

  • 标签: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者诉权 工会职责
  • 简介:作为行政诉权论的重要一环,行政诉权之本质既与诉讼目的息息相关,又对诉权内容及诉权要件产生直接影响。学理上,行政诉权之本质未能达成共识。各学说因诉讼目的论基础或研究视阈上的差异,仍缺乏统一评判标准。以法院的审查方式作为统一评判标准,可起到为各学说搭建共同对话平台的效果。根据法院在判断行政诉权要件时需以何种审查方式完成为标准,可将各诉权学说分别归入实质条件诉权说与形式条件诉权说两大阵营。因实质条件诉权说存在诉权认定结论与现实情况脱节、陷入未审先判的思维误区等缺陷,而形式条件诉权说则可确保诉权认定结论与现实情况相一致、切实化解“立案难”、强化客观法秩序维持之行政诉讼功能模式,故后者更可取。目前,形式条件诉权说阵营中的抽象诉权说、司法行为请求权说、宪法诉权说仍有不足,作为司法行为请求权说之修正版的“诉权层次论”应予提倡。

  • 标签: 行政诉权 行政诉讼 实质条件诉权说 形式条件诉权说 诉权层次论
  • 简介:我国法律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只有赋予被害人上诉权,才能确保被害人参诉,维护司法的公正.

  • 标签: 被害人 上诉权 必要性 可行性
  • 简介:诉权虽然是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但当事人应合法行使诉权,不应滥用。对于目前当事人滥用诉权增加的情形,有必要予以规制.诉权的行使与送达、管辖权的冲突、管辖豁免等密切相关。目前,除了当事人不要滥用诉权以外,各国法院也要从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国际合作与礼让以及公平正义等角度出发,恰当地行使管辖权,这样既是节约本国司法资源,也是对当事人、其他国家负责。

  • 标签: 诉权的行使 送达 管辖权 管辖权的冲突 管辖豁免 国家行为
  • 简介:物权请求权发轫于罗马法的诉权,凭借对物之诉和对人之诉存在于罗马法中。在部门法运动和中世纪法学理论的推动下,物权请求权分立于罗马诉权。尽管物权请求权承继罗马诉权的程序功能,且得诉权之行使方可实现,但是物权请求权非因之而附着于诉权,而是独立于诉权,发展为横跨实体权利与诉讼程序之间的桥梁,为物权的顺利实现提供服务和保障。但物权请求权不附属于物权,也非物权的效力所致,它是异于物权的,在物权存续期间,于一物的同一类型的物权请求权因同质的侵害行为会反复出现,但基于物权请求权的相对性和相对人的变化,此时的物权请求权与彼时的物权请求权并非同质,物权请求权是一种相对独立于物权的请求权。正是基于物权请求权的此等属性,物权请求权才可能成为诉讼时效的客体。

  • 标签: 物权请求权 罗马法诉权 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