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白及多糖对酪氨酸(TYR)活性及黑色素形成相关蛋白TYR、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表达的影响。方法:超声提取白及多糖粗品。用不同浓度的白及多糖(0.05、0.1、0.2、0.4、0.8g/L)和曲酸(阳性对照,0.1、0.2、0.4g/L)作用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用于检测细胞活性、TYR活性;各组细胞分别加入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及不同浓度药物共培养后检测黑色素含量;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α-MSH)、曲酸组及白及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予相应干预48h后,应用Westernblot检测B16细胞TYR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曲酸组、白及多糖(0.05~0.8g/L)组、空白组间的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白及多糖在浓度0.1~0.8g/L对TYR的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0.01),其作用与阳性对照曲酸相当;白及多糖在浓度0.1~0.8g/L有较高的抑制黑色素生成作用(P<0.05,P<0.01);白及多糖浓度0.2~0.4g/L对TYR、MITF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白及多糖可能通过抑制TYR的活性和蛋白表达及MITF的蛋白表达,起到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

  • 标签: 白及多糖 黑色素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 酪氨酸酶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洗液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50件医疗器械,随机分为观察组30件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消毒液进行消毒,观察组给予多洗液进行消毒,对比两组合格率和清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清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中应用多洗液可以提升器械清洗的合格率,增加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多酶洗液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
  • 简介:目的利用海洋芽孢杆菌SCSIO06063来源的蛋白对扇贝蛋白进行解制备抗氧化肽。方法采用超滤和反复色谱分离纯化扇贝水解物。获得的肽类结构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MS)鉴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肽类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分离纯化后获得3个肽类组分A、C和E,依次被鉴定为His-Ala-Ile-Ile-Met-Met-Val(A)、Leu-Asn-Pro-Lys-LeuIle-Met-Val(C)和Met-Ile-Leu-Ile-Leu-Phe-Arg(E),经NCBInr数据库中Blast检索,未发现A组分的同源序列,提示其为一个新的肽类结构。A、C和E3个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在浓度为1.0mg·mL-1时,它们的清除率分别为51.6%、55.4%和53.4%。结论海洋芽孢杆菌SCSIO06063来源的蛋白可用于扇贝蛋白解制备抗氧化肽。

  • 标签: 海洋芽孢杆菌 扇贝蛋白 酶解 肽类 自由基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内科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72例实验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肾内科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行普通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治疗,将两种治疗结果分析比较。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4.44%vs77.78%),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肉眼血尿消失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水肿消失时间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内科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肾内科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标本离心不全对凝血时间(TT)测定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选择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凝血标本,第一次检测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均正常,TT检测不出或者结果明显异常,将凝血标本再次离心并重新检测凝血功能4项指标,比较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结果。结果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PT、APTT、FIB差异不大(P>0.05),而TT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标本离心不全对凝血时间测定有显著影响,检测时需引起重视。

  • 标签: 凝血标本 离心不全 凝血酶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中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分别为综合护理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术后并发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更高,预后更好。

  • 标签: 综合护理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用于胆手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手指的接受胆手术患者中选择5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7例,接受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手术麻醉,对照组25例,接受手动调节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手术麻醉,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BIS值优良时间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手术麻醉当中采取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更为显著、镇静深度更平稳、合适,值得推广。

  • 标签: BIS监测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 胆胰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术在诊治慢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采用ERCP进行诊断和治疗的CP患者8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诊断准确率,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水平。结果84例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2.86%(78/84),治疗成功率为90.48%(76/84)。治疗前轻度疼痛12例(14.29%),中度疼痛43例(51.19%),重度疼痛29例(34.52%);治疗后轻度疼痛28例(33.33%),中度疼痛14例(16.67%),重度疼痛2例(2.38%),无疼痛患者40例(47.62%),治疗后腹痛缓解明显好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ERCP对CP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准确率较高、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慢性胰腺炎 应用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和64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比较。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院治疗的7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磁共振胆管造影以及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将影像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CP与64层螺旋CT梗阻水平符合率均为100%;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5.83%、91.67%,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原因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7%、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能够依靠磁共振胆管造影和CT准确的诊断,但磁共振胆管造影在梗阻原因诊断上优势更明显,CT则能够快速诊断,在临床患者诊断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64层螺旋CT 恶性梗阻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疾病的使用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的胆管梗阻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选取105例患者,使用低场MRI及MRCP检查,经病理学诊断,探讨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低场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胆管造影对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是95.2%,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病例,安全性非常高。结论胆管梗阻可以选择低场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胆管造影检查,临床中和患者的病理检查符合度高,诊断的有效性高,能够减少诊断费用,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管梗阻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聚合链对肝硬化患者腹水细菌DNA的检测效果。方法选择细菌通用引物,引入到16SrRNA基因保守区,本次研究中,选择48例腹水样本,对样本行PCR扩增处理和阳性阴性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在分析48例标本时,在15例标本中获得了370bpDNA片段,进过检测,阳性率为31.25%。而阴性和空白对照标本则并未体现出特异性。在PCR扩增后,可以检测出10pgDNA。结论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检测中,采用聚合链技术,可以达到特异性和敏感性的需求,便于检测患者的细菌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细菌易位 聚合酶链技术 16S 核糖体RNA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心肌谱监测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出生的30例患肺炎新生儿(观察组)和30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心电图监测和心肌谱监测,对比监测结果。结果(1)心电图监测结果对照组新生儿无异常,观察组急性期肺炎新生儿存在两项及以上的变化;(2)心肌谱监测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心肌谱结果都更高,重症儿高于轻症儿,急性期高于恢复期(P<0.05)。结论心电图、心肌谱监测有利于诊断新生儿肺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同时评估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酶谱 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保肝降中药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取保肝降中药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36例中,对于保肝降中药治疗后的效果,无效1例,有效3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7.2%;对照组36例中,无效10例,有效2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72.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保肝降中药治疗模式运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工作中,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保肝降酶中药 慢性乙型肝炎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培门冬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采用培门冬联合化疗治疗的46例淋巴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其中NK/T细胞淋巴瘤患者31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15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3.9%(34/46),完全缓解率达到39.1%(18/46),部分缓解率达到34.8%(16/46)。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仍旧是骨髓抑制,其发生概率达到78.3%(36/46),其中有。12例(26.1%)患者出现低白蛋白血症,11例(24.0%)患者发生高脂血症,8例(39.1%)患者发生纤维蛋白原下降。所有患者均无过敏反应、或者出现急性胰腺炎、血栓等。结论培门冬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培门冬酶 化疗 淋巴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消化胶囊结合益生菌治疗肝硬化腹胀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120例肝硬化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并分别给予益生菌治疗和复方消化胶囊结合益生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5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进行治疗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腹胀症状积分分别为(3.28±1.02)分和(5.42±1.23)分,进行治疗后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腹胀症状积分分别为(2.30±0.65)分和(5.01±1.43)分,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肝硬化腹胀患者加用复方消化胶囊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腹胀症状积分。

  • 标签: 复方消化酶胶囊 益生菌 肝硬化腹胀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2014-2016年佛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科学、有效的献血招募和血液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联免疫法(enzymeimmunoassay,EIA)联合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acidtechnology,NAT),对2014-2016年佛山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血液总不合格率逐年下降,年度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不合格率为3.74%,其中常规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1.97%)、HBsAg(0.91%)、抗-TP(0.35%)、抗-HCV(0.34%)和抗-HIV(0.18%);NAT不合格率为0.25%,呈逐年减少的趋势,6人份混样的NAT试剂筛查效率明显高于24人份混样检测.结论佛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引起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ALT和HBsAg,梅毒、HCV等感染人群各占一定比例,抗-HIV阳性率呈逐年递增态势.采供血机构应在无偿献血人群中加强献血前健康检查与咨询,并选用更灵敏、特异的血液筛查技术,最大限度防止传染病经血传播,确保输血安全;同时血站应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对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知识宣传教育,建立和发展低危、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酶联免疫法 核酸检测技术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喷洒凝血(胃镜下)对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00例,时间在 2016.4-2018.4,其中对照组: 50例,基础治疗;观察组: 50例。基础治疗 +胃镜下喷洒凝血,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明显高于对照组 82.0%的治疗总有效率( 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实施胃镜下喷洒凝血,有利于提高止血成功率,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镜下喷洒凝血酶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抑制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本院住院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可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即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抑制剂);并对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BNP水平值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值(161.23±52.12ng/ml)低于对照组患者(RO.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抑制剂治疗冠心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一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冠心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ELISPOT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有关ELISPOT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文献,根据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利用OUADAS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入选17篇丈献,其中中文14篇,英文3篇,16篇文献质量为优,1篇为差,共纳入研究对象2813人,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存在阈值效应,但DOR的Cochran-Q检验显示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异质性值,为61.8%,提示存在中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得到汇总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88(0.86~0.90)、0.85(0.83~0.87)、6.05(4.74~7.71)、0.14(0.1l~0.18).SROC曲线AUC为0.94,Q2为0.88。结论ELISPOT方法对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仍需进一步的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的系统研究,进行相应的亚组分析与分层分析,找出异质性的来源.

  • 标签: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肺结核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