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翻译是利用词汇意义进行的源语和目的语间的信息转换过程,而词义的形成依赖于言语使用的环境.语言是在横向与纵向交织的动态语境中不断发展的,本文从共时与历时角度分析翻译语境中的词义问题.

  • 标签: 翻译 动态语境 共时 历时 词义
  • 简介:甲骨卜辞时期,个体事物主要有“数+名”、“名+数”、“名,+数十名,”三种计数方式,“名,+数+名。”是“名+数+容器量词”、“名+数+集合量词”类推的产物,拷贝型量词是个体量词的最初形式。西周以后,拷贝型量词被一般名量词替代,量词观念开始建立。量词产生后,在不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的类推作用下数词后面添加量词成了一种规范。汉语“数+量+名”结构由不可数名词的计数结构“数+量+名”类推而来,同时也是汉语内部自我调整的产物。两种不同的语序“数+量+名”和“名+数+量”基本语义相同,均可用于计数和描写,只是表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但这种区别仅仅是倾向性的。因此,“名+数+量”和“数+量+名”具有相同的话语功能。

  • 标签: “名 +数+名2” “数+量+名” 语序
  • 简介:答辩日期:2013年6月限定性范围副词指的是范围副词中表示限定的一个次类,其内部成员在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就""才""光"三词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而且其语义、句法、语用功能都较为复杂,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选取这三个词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大规模真实语料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共时和历时的综合考察。

  • 标签: 范围副词 限定性 真实语料 句法分布 次类 共时
  • 简介:汉语词汇演变是汉语史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由于带标注历时语料库的缺乏,词汇史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宏观的、整体的定量研究还很难实现。本文运用数据库技术和计量方法,在人工标注历史性语文辞典《汉语大词典》的30多个词条的80多条书证的时代信息后,对词典中的词汇、义项数量和词长在历代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学描绘,分析词汇的宏观演变,使用回归分析方法获得了当代词汇的词汇留存度和时代的对数曲线方程,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和公式。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词汇演变 汉语史 语言年代学
  • 简介:从隐性量的角度切入,发现“还X呢”的形成伴随着“理想化的认知模型”到“情理值”再到“语义等级序列”的认知过程,从而总结其构式义:作为X(事物)或发生X(事件)的情理值不足。造成其语义复杂的语用动因是说话人或受话人反预期的心理状态,对言者自身的移情也会引发“还X呢”产生冲突降级的语用功能。追溯“还X呢”的历时形成过程,揭示原型构式和三个变式之间的内在承继关联。

  • 标签: “还X呢” 情理值 反预期 移情 历时形成
  • 简介:不同时期动词“娶”、“取(娶)”关涉对象的隐现情况是不同的。先秦时期“娶”的关涉对象通常未出现,现代汉语时期“娶”的关涉对象通常出现。而“取”在不同时期其后通常出现关涉对象。这与人们思维方式的转换有很大关系。

  • 标签: “娶” “取” 动宾关系 思维方式
  • 简介: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2012年至2014年普通高考英语学科全国新课标卷Ⅰ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维度为命题素材和试题设计,且对部分题型进行历时分析并附部分命题评议,以为高考英语命题改革提供参考。

  • 标签: 语言测试 高考英语 英语命题 英语试题分析
  • 简介:<正>我处在对某科研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从追查该所25元联营投资款中发现其设有帐外资金1600多元。审计人员在审查该所往来款项时,发现该所于1994年末收到联营企业××公司技术转让费、管理费等共44.6元,记挂“应付及暂存款——××公司上交所”科目。经向被审计单位调来有关资料。翻

  • 标签: 财务负责人 联营投资 技术转让费 审计人员 帐外资金 往来款项
  • 简介:延安时期党在“排除难”中创造辉煌奇迹的历史,蕴含着极为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是:在思想路线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政治路线上.把现实纲领与远大理想相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走历史必由之路”不动摇;在组织路线上,坚持以培养和造就领导骨干为中心.最关键的是建立稳定成熟、全党拥戴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工作路线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和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相统一,最核心的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政策策略上.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最有效的是运用统一战线“法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精神动力上,坚持倡导和弘扬时代需要的伟大精神,最突出的是坚定信念,藐视困难,艰苦奋斗。

  • 标签: 延安时期 排除万难 创造辉煌 经验启示
  • 简介:通过对三峡地区长江沿岸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远古时期人类居住遗址的所处位置、海拔高度,尤其是遗址地层堆积中往往还叠压有洪水过后的淤积,根据这些洪水淤沙层的位置以及其上、下堆积层中包含物的年代,我们可推测出远古时期三峡地区长江发生洪水的大致年代,洪水水位的海拔高度,看看那时的河床究竟是比现在高、还是低,从而为当今人们治理长江、开发长江提供科学的证据。

  • 标签: 远古时期 三峡 长江洪 枯水位 淤沙层 海拔高度
  • 简介:时光倒流20年,“元户”人人艳羡,希望集团的刘永好为了成为“元户”而下海。今天,“元户”差不多已成了低收入阶层的代名词,年薪10元的人成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坚力量,而年薪百万元的人大多来自各类赢利的经济实体的领导人和受益阶层。2002年,在不同的城市里,年薪1元、10元、100元的人们分别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 标签: 年薪 职业生涯 私人时间 幸福感 夜生活 猎头公司
  • 简介:水工混凝土在干旱环境下的干缩变形、抗裂性能对水利工程的影响较大,本文采用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的交互作用来模拟高温干旱环境,采用典型工程渡槽和面板混凝土配合比配制试验用混凝土,在不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了渡槽混凝土、面板混凝土的干缩、力学强度、抗裂特性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对已建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在长历时干旱环境下的干缩变形性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长历时高温干旱 水工混凝土 水工建筑物 干缩变形 开裂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选树了众多的道德模范,为推进社会道德趋善向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解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模范的历时性演进图景,分析了道德模范的角色形象变迁及其体现的价值内涵,探讨了道德模范历时性演进对当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启示。

  • 标签: 道德模范 新中国 历时性 演进图景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郑玄《周礼注》继承了以往注释家的历时沟通观念,继续使用或改造其历时沟通用语,并据之在注文中对经文用字进行历时沟通,也为后来明确创造术语“古今字”来沟通这类字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其用语“A古文(为)B”、“A,今B字”、“古者,A为B”、“故字A为B”等严格来讲还称不上术语,但反映了历时沟通术语的初期发展过程。

  • 标签: 郑玄 历时沟通字际关系用语 古文 故字
  • 简介:从英源外来词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高峰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深刻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通过这一独特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潮流的走向、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的转变。通过对当前英源外来词的流行动因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审视当前的社会现状、深入探索社会生活的奥秘、深刻体会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对待英源外来词这一语言文化现象。

  • 标签: 英源外来词 历时发展 流行动因
  • 简介: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 标签: 北京话 旁称代词 句法 语义 演变
  • 简介:“A很多”属于某些位于南方地区的汉语方言的句法结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它逐渐进入了普通话。据考察,7年来15家报纸上这一结构逐年增加。文章对今后这一结构在共同语中的发展进行了预测。“A很多”出现在普通话中并迅速增加有其存在的语义基础,调查支持此分析。“A很多”丰富了共同语形容词程度表达的形式,是一种应该欢迎的句法结构。

  • 标签: A很多 历时考察 新结构扩散 语义基础
  • 简介:从试题内容、馈入信息和试题情景设计三个方面,对2008一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及各自主命题卷书面表达试题进行历时分析.结果发现:历年试题的体裁分布呈现“集中一均勾一集中”的趋势;话题涉及面较广,多为考生熟悉的话题;馈入信息的提供形式由多样化趋向单一型;提示信息量都较为充足;情景设计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原则总体把握较好.但研究结果也显示出少数试卷体裁比较单一、部分试题话题内容重复出现、真实性较强的题目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等问题.基于此,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试题命制应在体裁和题材的选择、馈入信息的设计上坚持多样性,在试题情景的设计上确保真实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平衡;高中英语教师应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体裁和题材方面的多样化,同时鼓励学生多输入一些真实性语言材料,在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培养其高层次思维能力。

  • 标签: 高考英语 书面表达 历时研究
  • 简介:传授与接受:改革起步期的师生认知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从开始至现在,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中国第一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5/1986)的出台,标志着大学英语教学的诞生,1985—2000年间,大学英语教学处于边起步边发展的阶段,是为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起步期。

  • 标签: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英语教育改革 历时研究 认知 师生 视域
  • 简介:本文对《苟子》中“所”字用例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定量分析,并结合对《尚书》、《周易》、《诗经》、《论语》、《商君书》等重要典籍中“所”字用例的历时考察,就“所”后介词的产生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苟子》 “所”字词组 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