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收集20例鼻腔鼻窦炎性病患者,均采用冠状位CT扫描后再次重建放大处理。结合解剖研究,显示出复杂的鼻腔结构及各鼻窦的开口,描述了炎性病的CT表现。对鼻腔解剖(包括变异)与炎症的关系、粘膜软组织病变及骨质破坏的表现作了讨论分析。

  • 标签: 鼻腔 鼻窦 炎性病变 冠状位CT扫描 再次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41例泪腺占位性病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诊治的141例泪腺区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组织病理结果。依据病理诊断分类,探讨泪腺占位性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分类变量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纳入患者中,男50例,女91例。按病变性质分类,良性病117例(83.0%),最常见的是IgG4相关泪腺炎55例(39.0%);恶性肿瘤24例(17.0%),最常见的是淋巴瘤10例。良性病患者年龄[(45.8±15.7)岁]小于恶性肿瘤[(56.3±16.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3, P=0.001)。按病变类型依次为炎性病72例(51.1%),上皮性病33例(23.4%),淋巴系统病变17例(12.1%)。比较泪腺上皮性病、炎性病、淋巴系统病变3组患者性别构成、临床表现(眼睑肿胀、眼球突出、运动障碍、视力下降)、影像学表现(双侧泪腺受累、眶骨质改变、鼻窦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在眼痛、眼外肌和三叉神经增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两相比显示,泪腺上皮性病较泪腺炎性病的女性患者比例少,出现眼睑肿胀、泪腺双侧受累、鼻窦炎的患者比例少(χ2=17.01,P<0.001;χ2=32.34,P<0.001;χ2=10.43,P=0.001;χ2=10.12,P=0.001),而有眼球突出、运动障碍和视力下降、骨质破坏的患者比例较高(χ2=18.71,P<0.001;χ2=7.64,P=0.006;χ2=7.32,P=0.012);泪腺上皮性病患者与淋巴系统病变相比,前者出现眼睑肿胀、双侧泪腺受累的患者比例低,眼球突出的患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P<0.001;χ2=6.38,P=0.012;χ2=10.14,P=0.001);泪腺炎性病与淋巴系统病变性仅在泪腺双侧受累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P=0.001);淋巴系统病变与炎性及上皮性病相比,其余各组间临床和影像学的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泪腺占位性病7例中未见上皮性病。结论:泪腺占位性病中最常见的是炎性病,其次是上皮性病;良性病平均年龄小于恶性肿瘤;儿童泪腺病变类型分布与成人不同;泪腺炎性病与上皮性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大,相对容易鉴别。

  • 标签: 泪腺 非上皮性病变 泪腺炎 IgG4相关眼病 眼肿瘤
  • 简介:摘要肺部粟粒性病,是日常工作中较常见的病变,肺部粟粒性病,一般是指肺内有2~3mm之大小结节状影,罗精心策划集或稀疏的分布于两肺或肺野之某一局部区域,所以有弥漫性与局限性之分。但是,两都也并非是绝对不变,可因各种因素互相变化。能引起肺部粟粒性病的原因很多,因此要首先了解那些病变能引起肺部粟粒性改变,进而确定粟粒性病之范围,然后再具体的进行分析,并研究它与周围组织器官的联系。

  • 标签: 肺部栗粒性 病变 分析
  • 简介:目的评估iFlow成像在脑血管性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常规全脑2DDSA检查,对所采集的图像用iFlow软件编码,由低年资和高年资医师分别观察2DDSA图像及iFlow彩色编码血流图的血管解剖、病灶形态、大小、血流动力学情况,评估iFlow对脑血管病变是否具有辅助诊断价值。结果iFlow成像能在一幅iFlow彩色编码血流图上完整显示脑血管DSA采集的动态序列所包含的病变信息,包括病灶的解剖形态、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组织灌注情况,较2DDSA更加直观。低年资医师和高年资医师对iFlow辅助诊断价值认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2,P=0.014)。结论iFlow较单独2DDSA图像显示病变更全面,能对临床医师、尤其是低年资医师诊断和评估脑血管病变提供帮助。

  • 标签: 血管疾病 iFlow成像 彩色编码血流图
  • 简介:目的:探索胃镜检出胃恶性病患者的发病及胃镜、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1990~2009年胃镜诊断的3460例胃恶性病患者按不同年龄分组进行胃镜及病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460例胃恶性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26:1),但年龄≤40岁组男女差别不大。50岁以上发病明显增高,特别是60~70岁发病率最高。胃窦部为胃癌的高发部位,年龄440岁组以胃体和胃窦为主,而60岁以上患者胃贲门食管连接部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年龄440岁组病理类型以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随着年龄增长.病理类型逐渐趋向于以中分化管状腺癌、高分化管状腺癌为主。胃淋巴瘤多发于胃体、胃窦部,胃镜下表现以多发性溃疡病灶为主。结论:胃恶性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不同年龄组胃癌的发生部位、病理特点各不相同,应引起重视,同时应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认识,提倡和重视胃镜检查普及,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胃癌 胃镜检查 病理
  • 简介:目的冠状动脉扩张性病(CAE,coronaryarteryectasia)是一种冠状动脉扩张为主的血管病变,扩张的冠脉直径大于附近正常血管的1.5倍。文章概述CAE的发病机制、临床危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coronaryarterydisease)的区别、与全身其他血管扩张的关联、治疗的特殊之处。方法以近年来CAE相关临床、基础研究文献,概述CAE的研究进展。结果CAE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率为1-5%,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是其主要发病机制;CAE可对冠脉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而被认为是有害的冠脉病变;粥样硬化重、特定的ACE、MMP基因型、不合并糖尿病的CAD患者更容易出现CAE;治疗上CAE与CAD基本类似,但不适合用硝酸酯类等药物。结论CAE是一种有临床危害的不同于CAD的冠脉病变,需要临床重视及针对病因进行干预。

  • 标签: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粥样硬化 炎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占位性病应用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于某医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间就诊的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依次采用超声及病理检查方式进行临床诊断,比较不同检查方式下全部98例研究对象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经超声检查发现,98例研究对象中有8例(8.16%)患者为甲状腺癌、19例(19.39%)患者为甲状腺囊肿、66例(67.35%)患者为甲状腺炎性结节、5例(5.10%)患者为甲状腺腺瘤;经病理检查发现,98例研究对象中有6例(6.12%)患者为甲状腺癌、24例(24.49%)患者为甲状腺囊肿、64例(65.31%)患者为甲状腺炎性结节、4例(4.08%)患者为甲状腺腺瘤;两种检查方式在患者病变类型诊断中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且两种检查方式对于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的良恶性诊断结果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技术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中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较精确的区分受检者的甲状腺病变类型及良恶性情况,可作为患者的初步筛查手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检查 病理检查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中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9月~2015年8月接诊的163例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病征的统计。结果超声诊断正确检测甲状腺阳性病124例,准确率为98.41%,恶性病诊断率为39例,准确率为94.87%。结论超声检查在准确度和操作性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应在临床中加强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乳腺恶性病的诊断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收治的260例运用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病的病例,与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相对照。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变大小以及不同年龄患者的乳腺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的正确率。结果超声对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炎性乳癌、黏渡性癌、乳腺导管乳头状肉瘤、髓样癌、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正确率分别为85.71%、96.67%、95.00%、96.00%、97.50%、96.00%、100.00%,原位癌(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最大径<1cm与≥1cm的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之间的差异(75.00%、95.18%)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对不同年龄组恶性病的正确率为91.43%~94.2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原位癌和直径<1cm的恶性肿瘤的容易误诊、漏诊。在其他方面准确率较高。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时开展常规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恶性病31个(35.1%),良性病灶58个(64.9%),病灶平均直径(2.7±1.3)cm。超声造影恶性病灶诊断特异性(93.3%)、阳性预测值(93.3%)和阴性预测值(98.1%)、诊断准确率(93.3%)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特异性(66.3%)、阳性预测值(51.1%)和阴性预测值(81.8%)、诊断准确率(66.3%)(P<0.05)。超声造影检查表现,良性组肝血管瘤动脉期病灶周边呈环状、结节状增强,然后部分或完全向心性填充,填充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高增强;恶性组肝癌动脉期呈整体或部分快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快速减退呈低回声,简称“快进快出”。结论在肝脏局灶性病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中,超声造影技术还需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相结合,必要时穿刺活检。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诊断 超声造影 灵敏度
  • 简介:目的提高对鞍区占位性病的认识,开阔临床思维,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鞍区占位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诊症状表现以视力、视野障碍(87例,69.6%),阵发性头痛、头晕、恶心或伴呕吐(69例,55.2%)及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63例,50.4%)多见,症状持续时间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11年,其中有误诊史者3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结论鞍区占位性病患者常首诊于眼科、妇科、内分泌科等,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加强各科室合作,完善相关检查,可减少和避免误诊。

  • 标签: 脑疾病 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具体的超声特征。方法:于我院乳腺科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根据患者病症特征将其分为三组,即A组(乳腺导管扩张症)、B组(肉芽肿性乳腺炎)、C组(乳腺慢性炎症),从临床结果、超声特征占比率指标予以分析。结果:C组不规则病灶85.00%,不均匀回声85.00%,B组不伴有囊性成分90.00%,不规则病灶80.00%,A组病灶不规则70.00%、0-Ⅰ级血流信号75.00%、不均匀回声90.00%,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不典型炎性病超声具备相应特征,可从诊断过程中,提高疾病认知能力,以此增加确诊准确率。

  • 标签: 乳腺 不典型炎性病变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价值,以此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本次实验时间区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0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完成本次实验。本次实验所选10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且得到了病理证实,计算和记录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检出率及准确率。结果:本次实验所选10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检出人数为93人,检出率为93.00%;在甲状腺占位性病良恶性诊断中,超声诊断准确人数为91人,准确率为91.00%。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诊断中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准确率,且操作简单、价格较低,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超声诊断 检出率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浅表超声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01-2023.12 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病变患者总共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浅表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浅表超声诊断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恶性病为49例,良性病为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囊肿,分别为:18例、15例、16例,超声诊断中声像图为甲状腺局限增大,瘤体主要呈现圆形、扁圆,边缘及包膜清晰完整,且同时有低回声和强回声,主要以混合回声为主,囊体直径在1.4-3.1cm;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癌伴腺瘤、甲状腺癌伴结节囊肿,分别为12例、16例、13例,超声诊断声像图显示甲状腺内回声不均匀,大多数患者有细沙粒样回声,同时肿体与甲状腺之间的晕环不明显。超声检查恶性准确率为98.00%、良性准确率为97.56%。结论 超声诊断结果对甲状腺病变具备较高诊断价值,检查方式简单、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浅表超声诊断 甲状腺恶性病变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浅表超声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01-2023.12 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病变患者总共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浅表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浅表超声诊断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恶性病为49例,良性病为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囊肿,分别为:18例、15例、16例,超声诊断中声像图为甲状腺局限增大,瘤体主要呈现圆形、扁圆,边缘及包膜清晰完整,且同时有低回声和强回声,主要以混合回声为主,囊体直径在1.4-3.1cm;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癌伴腺瘤、甲状腺癌伴结节囊肿,分别为12例、16例、13例,超声诊断声像图显示甲状腺内回声不均匀,大多数患者有细沙粒样回声,同时肿体与甲状腺之间的晕环不明显。超声检查恶性准确率为98.00%、良性准确率为97.56%。结论 超声诊断结果对甲状腺病变具备较高诊断价值,检查方式简单、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浅表超声诊断 甲状腺恶性病变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浅表超声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01-2023.12 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病变患者总共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浅表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浅表超声诊断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恶性病为49例,良性病为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囊肿,分别为:18例、15例、16例,超声诊断中声像图为甲状腺局限增大,瘤体主要呈现圆形、扁圆,边缘及包膜清晰完整,且同时有低回声和强回声,主要以混合回声为主,囊体直径在1.4-3.1cm;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癌伴腺瘤、甲状腺癌伴结节囊肿,分别为12例、16例、13例,超声诊断声像图显示甲状腺内回声不均匀,大多数患者有细沙粒样回声,同时肿体与甲状腺之间的晕环不明显。超声检查恶性准确率为98.00%、良性准确率为97.56%。结论 超声诊断结果对甲状腺病变具备较高诊断价值,检查方式简单、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浅表超声诊断 甲状腺恶性病变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膀胱镜电切手术治疗膀胱占位性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64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行膀胱镜电切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膀胱镜电切手术 膀胱占位性病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