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颈椎退行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枕颌吊带法行颈椎牵引的护理要点为牵引物质量为3~6kg,2周为1疗程,牵引期间,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因过度牵引造成颈髓损伤。疼痛明显的患者可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指导患者热敷,减少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 标签: 颈椎退行性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卵巢囊性病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卵巢囊性病,总结其CT表现和特征。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单侧病变27例,双侧8例,计卵巢病变43个。其中卵巢单纯性囊肿12例,表现为囊壁菲薄,囊腔内密度均匀,近似水样;囊腺瘤13例,呈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肿,囊壁光滑,大部分厚薄欠均匀,2例有壁结节,囊腔内CT值约8-18HU;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表现为囊壁薄,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典型者囊腔内有片状近似液平面影。畸胎瘤4例,表现为囊壁薄,囊腔内有脂肪成份,部分有钙化;脓肿3例,表现为多房性,囊壁较厚,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囊腺癌1例,表现为多房囊实性,有不规则壁结节。术前CT诊断正确31例,准确率88.5%。结论CT能很好显示卵巢囊性病的特征,对各种囊性病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卵巢 囊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PAD)较非糖尿病患者患病率更高、进展速度更快、病变更严重。PAD的内科治疗一方面强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另一方面是针对间歇性跛行症状的药物治疗,其中己酮可可碱、西洛他唑、沙格雷酯、前列腺素E能改善行走距离,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治疗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留置导管,显示病变部位、用导丝先捣碎血栓,然后将溶栓导管置入血栓内,首次剂量溶栓后均保留导管,送回病房,采用微量泵维持溶栓24小时(总剂量控制在剂量尿激酶200~250万单位),同时给予适量肝素静脉滴注(一般先给予负荷剂量2000~5000IU,然后按250IU/Kg剂量每12小时皮下注射一次,调节注射剂量,使注射后6~8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达到治疗水平),每2小时查凝血指标,保持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正常的1~1.5倍,防止出血。结果30例(39条下肢)下肢动脉病变,具有不同程度血栓形成,溶栓成功26例,部分溶开4例,1条胫前动脉溶栓失败,植入支架12例,均为股动脉狭窄,球囊扩张30例,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后狭窄段狭窄小于30%。

  • 标签: DSA 下肢动脉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输尿管占位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7例输尿管占位性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尿管癌中管壁增厚4例,腔内充盈缺损2例,腔外肿块2例,合并后腹膜淋巴结肿大及周围结构浸润2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腔内充盈缺损2例,腔外软组织肿块1例,输尿管息肉均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结论MSCT对于输尿管占位性病的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 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乳腺恶性病的诊断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收治的260例运用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病的病例,与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相对照。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变大小以及不同年龄患者的乳腺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的正确率。结果超声对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炎性乳癌、黏渡性癌、乳腺导管乳头状肉瘤、髓样癌、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正确率分别为85.71%、96.67%、95.00%、96.00%、97.50%、96.00%、100.00%,原位癌(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最大径<1cm与≥1cm的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之间的差异(75.00%、95.18%)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对不同年龄组恶性病的正确率为91.43%~94.2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原位癌和直径<1cm的恶性肿瘤的容易误诊、漏诊。在其他方面准确率较高。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圈套扎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胃镜发现的有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的患者进行超声胃镜检查,观察病变大小、形态、位置(在管壁的层次)、边缘及回声强度,对起源于粘膜层的肿物治疗前均行病理检查,对固有肌层的肿物尽量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行针吸活检,然后行皮圈套扎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套扎成功,3-5天内病人有轻度疼痛,2周后复查胃镜见肿物脱落,套扎处浅溃疡形成,4周后复查胃镜仅见局部凹陷,愈合良好。无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皮圈套扎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的优点。

  • 标签: 上消化道 隆起性病变 胃镜 超声胃镜 套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脏非肿瘤性局灶性病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当出现典型的FNH超声表现,即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的动脉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轮辐状分布的肿瘤血管,动脉期呈高增强,肝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仍然呈高增强或等增强时,应高度提示FNH的诊断。

  • 标签: 肝脏非肿瘤性局灶性病变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在女性盆腔囊性病诊断的应用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盆腔囊性病的成像资料,使用方法包括VR、MIP、SSD等多种成像技术。结果病例图像显示良好,其中显示单纯性囊肿12例、囊内分隔36例、壁结节23例、脂-液平面2例、囊内钙化3例。结论CT检查具准确性和特异性。较常见的包括卵巢功能性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成熟囊性畸胎瘤和上皮性囊性肿瘤,对于术前评价诊断及良恶性分析具有较大的帮助。

  • 标签: 盆腔 卵巢 囊性病变 CTI
  • 简介:退行腰椎滑脱症(以下简称DS)以腰痛、下肢神经根痛、间歇性跛行等为主要表现,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并且与腰椎椎间盘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失稳症等密切相关。临床中手法治疗退行腰椎滑脱症的方式多种多样且疗效较好,现就手法治疗退行腰椎滑脱症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从而了解其发展概况。

  • 标签: 手法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额颞叶退行变包括3种临床综合征:行为变异额颞叶型痴呆即狭义的额颞叶痴呆或额颞叶痴呆额叶型、语义性痴呆和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本文综述额颞叶退行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 标签: 额颞叶退行性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中的诊断和内镜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经胃镜诊断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作比较,分析EUS诊断的符合率;并对其中78例黏膜下肿瘤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病变切除术。结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以间质瘤最常见,其次是平滑肌瘤,不同病变的声像图有一定的特点;EUS对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是92%。结论EU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可初步定性,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超声内镜 隆起性病变 上消化道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支导丝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totalocclusion,CTO)病变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CTO病变,着重分析其采取分支锚定技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TO的方法和效果。结果共对45例冠状动脉CTO病变的靶血管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所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采用分支血管锚定技术,成功开通CTO靶血管40例、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达到3级,成功率88.9%。2例患者术中出现靶血管夹层;2例患者球囊未能通过CTO病变部位;2例患者术中导丝穿出靶血管真腔而入心包,1例患者发生分支血管破例,采取球囊低压力堵塞后未见造影剂再渗漏;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结论CTO介入治疗采取分支锚定技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且安全有效。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冠状动脉 分支锚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并探讨其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病变的病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9~58岁,平均45岁,2例有2次以上手术史,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均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病变,术后复位下鼻甲黏膜瓣,并完成下鼻道开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切除病变,无面部麻木、溢泪等并发症,仅一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外侧壁切开入路治疗上颌窦病变视野宽,病变切除彻底,保留鼻腔外侧壁结构,术后鼻腔功能恢复快、创伤小、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病剥除术的安全性,优越性。方法对59例卵巢良性病行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病剥除术,与同期条件相当的60例卵巢良性病剖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45分钟,剖腹组为72分钟。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组平均失血量,术后住院日与剖腹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卵巢良性病剥除术安全,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良性病变